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甲癬

鎖定
甲癬,俗稱“灰指甲”,是指皮癬菌侵犯甲板或甲下所引起的疾病。甲真菌病是由皮癬菌、酵母菌及非皮癬菌等真菌引起的甲感染。甲真菌常見二型:①真菌性白甲(淺表性白色甲真菌病)此型病損侷限於甲面一片或其尖端;②甲下真菌病又分遠端側位型、近端甲下型及淺表白色型,此型病變從甲的兩側或遠端開始,繼而甲板下發生感染。
中醫病名
甲癬
外文名
tinea unguium
別    名
灰指甲
就診科室
皮膚科
常見病因
紅色毛癬菌、須癬毛癬菌、絮狀表皮癬菌引起
常見症狀
病甲渾濁、增厚、表面凹凸不平、變脆易碎等

甲癬病因

甲真菌病通常由皮膚癬菌感染所引起,多由手足癬直接傳染導致。

甲癬發病原因

甲真菌病的主要致病菌為皮膚癬菌中的紅色毛癬菌、須癬毛癬菌、念珠菌及某些黴菌等,多由手足癬直接傳染導致。
皮膚癬菌侵入甲板後能釋放各種分解甲板的酶,破壞甲板,即使甲在結構上和天然免疫功能方面具有一定的防禦力,但總體而言,因甲缺乏細胞免疫功能,對真菌易感,造成甲板適宜真菌的長期生存。

甲癬誘發因素

甲外傷、患有足癬、常穿不透氣的鞋、局部血液或淋巴循環障礙、免疫受損狀態(例如正在接受免疫抑制劑治療、HIV感染等)等都是導致甲癬的易感因素。

甲癬症狀

根據發病類型的不同,甲真菌病患者的甲板可以表現為渾濁、增厚、分離、變色、萎縮、脱落、翹起、表面凹凸不平、鈎甲以及甲溝炎等。患者自覺症狀輕微,也可表現為疼痛和甲下出血,當指甲板增厚或破壞時可影響手指精細動作,趾甲增厚或受到破壞還可以導致甲溝炎,出現“紅腫熱痛”的炎症反應。

甲癬早期症狀

灰指甲的早期症狀多表現為侷限的甲顏色變化,可為白色、黃色、污濁色,指甲會變得脆或者容易分離。除了指甲會有異常變化外,一般來説,疾病早期患者不會有其他明顯的不適症狀。

甲癬典型症狀

常見的甲真菌病可分為5種主要類型,不同類型甲真菌病有其典型表現。
  • 白色淺表型
真菌從甲板表面直接侵入,位於甲板表淺層。甲板出現白色不透明、邊緣清楚的斑或橫溝,質地較鬆脆易碎,逐步擴大或融合,日久可變成黃白色。
  • 遠端側位甲下型
此型最常見。真菌先感染甲周遠端和側緣的皮膚角質層,後延至甲牀。開始時甲板形態正常,後因炎症範圍擴大可出現甲板和甲牀分離。
隨着病程進展,真菌最終侵入甲板,甲板變污濁,色澤和硬度發生變化,脆性增加,極易破損或呈蟲蛀狀。病情進展隨個人差異而快慢不等,一般病程均較長。
  • 近端甲下型
常是患者免疫力下降的表現。真菌由近端甲小皮角質層入侵,表現為白斑,開始僅侷限於甲半月部,可隨甲板生長逐漸外移也可自行逐漸擴大,表現為甲半月和甲根部粗糙增厚,凸凹不平甚至出現破損。常伴發甲溝炎。
  • 甲板內型
此型臨牀少見,中國國內尚未見報道。損害僅侷限在甲板,不侵犯甲下,甲板呈白色或灰白色,無明顯增厚或萎縮,無明顯炎症。
  • 全甲毀損型
這一類型是在上述各類型的基礎上繼續加重累及全甲,表現為全甲板受到侵蝕、破壞、脱落,甲牀異常增厚。

甲癬就醫

甲真菌病特別是指甲受累不僅影響患者的社交不適,同時影響着患者的身心健康,但有很多患者將非真菌感染的指甲疾病當甲真菌病進行自我治療,不僅不能治好,反而會導致病情延誤。
目前遠程醫療發展迅速,症狀較輕時可通過在線問診獲得專業人士建議後自行治療,但建議首診應該到醫院門診,而且如果治療無效則應及時前往醫院就醫以免造成病情遷延。
醫生通常根據病情、不同致病菌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甲真菌病頑固難治,治療時間長、見效慢,治療過程應多遵從醫囑。
此外,因甲真菌病容易復發,注意日常個人衞生習慣也是很重要的一環。

甲癬就診科室

皮膚科

甲癬相關檢查

甲真菌病的實驗室檢查主要包括真菌鏡檢、真菌培養、組織病理學以及分子生物學檢測。
真菌鏡檢與培養一直是診斷甲真菌病的金標準,但由於其受到標本採集、檢驗技術及培養條件等多種因素的影響,真菌檢出的陽性率一直不高,甲組織病理可以彌補這些不足,當發現在病甲組織標本中有真菌菌絲或孢子時,診斷可以確立。
分子生物學檢測主要利用聚合酶鏈反應(PCR)技術,具有檢測迅速、靈敏性高以及特異性強的優點,但缺點是操作繁瑣,還有一定的假陽性與假陰性可能,一般只作為檢測手段的一種補充。目前中國國內外多采用多重PCR等手段來診斷甲真菌病。

甲癬鑑別診斷

  • 銀屑病可引起指甲上出現不規則點狀凹陷,即“頂針狀”改變;
  • 扁平苔蘚可引起特徵性的甲縱形碎裂、殘缺、萎縮及翼狀胬肉樣改變;
  • 手足部濕疹若累及甲部也常致甲板灰暗,表面不平,但其常合併甲周皮炎伴瘙癢等症狀;
  • 雷諾氏現象的疾病,有甲變色、變薄或萎縮,可能出現反甲、縱嵴或溝紋、甲下鈣鹽沉積等改變,但其一定是伴有肢端典型的雷諾氏徵;
  • 斑禿甲損傷可表現為甲板粗糙混濁無光澤、甲水滴狀下凹、縱嵴和不規則增厚、變脆易碎,甲板與甲牀分離等,但通過其典型禿髮表現與甲癬容易鑑別;
  • 甲真菌病還需與先天性白甲症、甲母痣先天性厚甲症、甲母質瘤、Bowen病、甲下黑色素瘤等疾病的甲改變相鑑別,這些皮膚病引起的甲改變與甲真菌病鑑別主要依靠臨牀特徵、真菌學檢查和組織病理檢查。

甲癬治療

若明確為皮膚癬菌感染所致,口服藥主要考慮特比萘芬伊曲康唑;外用藥物方面,中國國內市場上目前僅有5%阿莫羅芬搽劑,抗菌譜較廣,可單獨或聯合口服藥物使用。
甲癬治療方案的選擇取決於綜合因素,包括感染類型及嚴重程度、病原菌的種類、患者年齡、健康狀況及遺傳因素、甲的生長速度、經濟能力、依從性,藥物相互作用和禁忌證等。
就診時向醫生陳述病情要點有利於醫生作出最適合患者的個體化治療方案。

甲癬藥物治療

  • 局部治療(外用藥)
應用局部藥物治療甲癬的指徵包括:
  • 遠端受損甲板<50%;
  • 無甲母質受累;受累指甲、趾甲數目<4個;
  • 不能耐受口服藥物治療。
局部治療的主要問題是藥物不能很好滲透至整甲因而療效有限。5%阿莫羅芬搽劑對於累及甲母質的甲癬治癒率不高,對於甲母質受累的甲癬患者則可以與口服藥物如伊曲康唑和特比萘芬聯合使用,聯合治療比單一治療具有更寬的抗菌譜,且有一定的治療協同作用,可以明顯提高治癒率,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的風險。
  • 系統治療(口服藥)
除了適於外用藥物治療的甲真菌病以外,各型甲真菌病可選用系統藥物治療,主要口服抗真菌藥物包括特比萘芬、伊曲康唑和氟康唑。這些用藥均須在皮膚科醫務人員指導下進行。
推薦特比萘芬連續療法治療甲癬,成人劑量250mg,口服,每天1次,療程一般指甲癬為6~9周,趾甲癬為12~16周。
採用伊曲康唑治療,推薦間歇衝擊療法,成人劑量200mg,口服,每天2次,餐後即服或餐時用純牛奶(脂溶性)或可樂(酸性)服用可增加溶出度,促進藥物吸收入血,連續服用1周後停藥3周為1個療程,總療程一般手指甲2~3個療程,足趾甲3~4個療程。
另一種抗真菌藥氟康唑,其治療甲癬的臨牀和真菌學治癒率均明顯低於伊曲康唑或特比萘芬,加之其治療甲真菌病的臨牀資料較少,故一般不推薦用於甲真菌病的一線治療。

甲癬非藥物治療

  • 拔甲或病甲清除術
有些類型的甲癬如遠端甲板受累、黃斑條紋甲(可能存在皮膚癬菌瘤)、嵌甲和甲板厚度>2mm時,局部清除病甲是必要的。但由於手術撥甲損傷較大,則僅限於不伴有手足癬、單個甲癬的治療。目前這類治療比較少見。
除病甲之前,可用20%~40%尿素或20%尿素加10%水楊痠軟膏封包,待甲板軟化後再予撥除。病甲清除術很少單獨應用,通常用於外用藥物、口服藥物和激光等聯合治療中。
  • 激光治療
激光具有高靶向性、高能量的特點,能使病甲局部接受較高密度的能量並能夠對病原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較少對正常組織造成損傷,可以避免藥物治療的一些不良反應,可能作為非藥物性治療的一個選擇。但激光治療尚缺少系統的臨牀與實驗研究,機制及安全性尚未完全明確,臨牀使用範圍有限。
  • 其他非藥物治療
光動力治療,利用光敏劑結合一定波長的紅光進行照射,產生氧自由基等殺傷病原微生物,從而達到治療目的。離子導入是利用低電流讓局部藥物更好的滲透進入甲板和周圍的組織提高治療療效,但這種方法難以穿透甲板全層。
以上非藥物療法就目前的臨牀效果來看,都不及口服抗真菌藥物的療效,僅作為輔助治療或替代治療的選擇。

甲癬聯合治療

聯合治療包括口服藥物和局部外用藥物的聯合,口服藥物和(或)外用藥物與非藥物治療的聯合。一般在甲板受累面積較大(>50%)、甲母質受累或單一治療失敗時可考慮聯合治療。

甲癬特殊人羣的治療

甲癬可發生於任何年齡人羣,還可能合併多種其他疾病。
兒童甲真菌病雖然發病率不高,單純局部用藥即可以獲得較好的療效。口服藥物對兒童安全性還有待研究,需要詳細瞭解病情後謹慎使用。
老年人是甲真菌病的高發人羣,由於老年人甲生長速度慢,且多合併其他慢性病,用藥療程需更長,同時因為老年人合併用藥較多,系統用藥時需要詳細諮詢醫生,避免藥物間的互相作用。
糖尿病患者、器官移植者和HIV感染者等免疫功能受損者容易出現甲真菌病,此類患者因接受多種藥物治療,在選擇治療甲真菌病藥物時要儘可能避免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
孕婦應避免口服抗真菌藥物治療。

甲癬手術治療

該疾病一般無需手術治療。

甲癬中醫治療

該疾病的中醫治療暫無循證醫學證據支持,但一些中醫治療方法或藥物可緩解症狀,建議到正規醫療機構,在醫師指導下治療。

甲癬預後

該病發展緩慢,若不治療可遷延終生。
在開始系統性甲真菌病治療後,拇指(趾)甲2個月後可能見到甲根部新甲長出,2~4指(趾)甲1個月後可見甲根部新甲,在該時間段內見甲根部有新甲長出,説明治療有效,可進一步完成全療程的治療。
目前對甲癬治癒標準尚未達成完全一致,大部分認同的治癒標準是臨牀和真菌學治癒,即甲板外觀完全恢復正常、甲真菌鏡檢和培養均陰轉作為治療成功終點。甲癬容易復發,治癒後還需注意日常生生活習慣以防復發。

甲癬預防

甲癬及甲真菌病的預防,首先是積極防治常見的癬病,在有甲營養不良時更應防止真菌感染
  • 環境因素
氣温高、濕度大是癬病多發的重要條件。因此,夏季、雨季的癬病比冬季、旱季多且重。有些耐旱抗寒的癬菌,在寒冷、乾旱季節照樣致病,這在中國北方多見。患者的工作、生活環境也不可忽視。通風良好的地方比密閉、悶濕的地方發病率低。人員擁擠的地方發病高。由此可見,職業、工種等對癬病發病率有很大影響。在高温、高濕車間、特別是必須穿着厚重工作服才能生產而通風又差的環境易患癬病,若無洗澡設備或未能及時沐浴,則癬病發病率將明顯提高。
  • 個人因素
男女老少皆可得病。一般來説,青壯年男女更易罹患;愛運動、好活動出汗多者也易罹患。癬病不會遺傳,但有家族易感性。個人衞生習慣與癬病直接有關。接觸公共浴池和衞生條件差的泳池的人易傳染上癬病。飼養貓、狗等寵物者,易被寵物身上的癬菌感染。某些慢性病營養不良甲狀腺功能亢進症糖尿病患者的癬病很多見,症狀也偏重。一些重症,如艾滋病、晚期癌症患者,不僅真菌性癬病發病率高,而且癬病分佈廣泛,表現奇特,十分頑固難愈。內褲太厚太緊時易誘發股癬。經常坐馬桶的人比不坐者易患股癬。游泳後不及時淋浴者易患體癬花斑癬汗斑)。此外,洗澡過頻,喜歡搔抓的人易將帶真菌的皮屑植入患處或傳播到別處而患癬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