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甲搓

鎖定
甲搓,四川省鹽源縣傳統舞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甲搓即打跳舞或鍋莊舞,起源於石器時代,與宗教達巴教生產、狩獵和戰爭密切相關。“甲”為美好之意,“搓”為舞的意思,就是為美好的時辰而舞。這種舞節奏明快,舞步剛健粗獷。通常由吹笛子或蘆笙的領舞者起頭,舞伴們面向火堆,緊挽手臂,五指交叉,隨逆時針方向翩翩起舞,舞步隨音樂節奏速度快慢而變化。 [1] 
2008年6月,甲搓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Ⅲ-67。 [2] 
中文名
甲搓
批准時間
2008年6月7日
非遺級別
國家級
遺產類別
傳統舞蹈
申報地區
四川省鹽源縣
遺產編號
Ⅲ-67

甲搓歷史淵源

甲搓(甲措)是摩梭人在長期生產實踐及生活習俗中形成的一種原始民間舞蹈,甲搓一直在瀘沽湖及其周圍地區廣泛流傳。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石器時代,與摩梭原始的宗教達巴教及生產、狩獵和戰爭等密切相關。古時候瀘沽湖人在受到外敵侵襲時,部落首領組織族眾在村口燒起一堆大火,人們圍火塘吶喊跺腳,製造聲勢嚇退敵人。敵退後,人們欣喜若狂,圍着火堆通宵達旦地唱呀跳呀。於是,便產生了羣體娛樂性的民間舞。後又發展成慶祝豐收、節日、祈祝神靈的歌舞,也為青年男女結交“阿夏”提供了場所。 [1]  [3] 

甲搓舞蹈特色

甲搓表演形式

甲搓每逢盛大節日到來,或新屋落成、或婚禮等重大慶典,都可以看到身着鮮豔民族服裝的摩梭人圍着火堆跳起歡快的甲搓。甲搓一般傍晚時候在院內或場壩上舉行,在場地中燃起一堆篝火,舞曲節奏感強,舞步剛健粗獷。領舞者用笛子或笙伴奏,舞伴們面向火堆,緊拘手臂,五指交叉,逆時針方向,翩翩起舞,舞步隨着音樂節奏速度變化,舞者合着舞步不時緊湊有力地發出“阿若若”的呼喊聲,使氣氛激越奔放。領頭人時而唱起甲搓歌,舞者皆附和。年輕女子常着盛裝,舞時更顯出多情而矜持風韻。 [4]  [3] 

甲搓舞蹈動作

甲搓舞
甲搓舞(5張)
基本步法有“前三步,後三步”以及“大跳”等,基本動作由腿部動作和手上動作構成,腿部主要表現為“跨退、踏步、輾轉”等基本動作;手上動作主要表現為“擺、甩、晃、搭、撩”等。活動範圍涉及上肢、下肢、腰、肩、頸部等幾乎遍及全身。舞蹈律動先慢後快,再從快變慢。動作大多反映摩梭人的耕作、狩獵、紡織、等勞動生活內容。甲搓舞姿粗狂、節奏鮮明,動作簡單,便於學習和掌握。女子的甲搓動作以輕柔、優美為主要特點,男子的動作多為迅捷、剛勁有力為主要特點。目前僅有“搓德”、“了搓優”、“格姆搓”、“阿什撒爾搓”、“卧曹甲莫母”等十多種曲調和舞蹈。 [4] 

甲搓表演道具

吹奏樂器有竹笛、蘆笙、嗩吶、二胡、海螺、牛角號、人骨號等,打擊樂器有牛皮鼓、撥浪鼓、芒鑼、鑔、鈴等。為甲搓伴奏的樂器有吹奏樂器和打擊樂器。 [4] 

甲搓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甲搓展現了摩梭先民的智慧,它是中華民族文化寶庫中一朵異彩紛呈、魅力獨具的藝術奇葩,具有多方面的研究價值,可以為豐富羣眾文化生活、增進民族團結、弘揚民族優秀文化、構建和諧社會作出積極的貢獻。 [1] 
傳承現狀
隨着時代的變遷,甲搓民間舞蹈甲搓已處於瀕危狀態,傳承乏人,亟待搶救保護。 [1] 
傳承人物
喇翁基,男,蒙古族,甲搓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申報地區:四川省鹽源縣,序號:05-2267。 [5] 
保護措施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鹽源縣文化館獲得“甲搓”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6]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該項目保護單位鹽源縣文化館評估合格。 [10] 

甲搓社會影響

榮譽表彰
2015年2月8日,金開平在“金曲迎春·舞動天府”上表演甲搓獲得了第一名。 [7] 
重要演出
2018年9月20日,在“成都市廣場舞大賽總決賽暨羣眾廣場舞”展演活動舉行中,甲搓得到展出。 [8] 
2019年10月21日,在“築夢山海間 情定瀘沽湖”2019摩梭民俗文化體驗活動中,甲搓得到展出。 [9]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