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甲午殤思

鎖定
《甲午殤思》是劉亞洲丁一平等編著的軍事歷史類著作,首次出版時間是2014年5月。 [1] 
該書是將“軍事名家的甲午殤思”系列報道擴充內容,挑選編配歷史和文物圖片,彙編而成。書中既有長期從事軍事學術研究的專家、學者,也有軍隊的中高級領導幹部,還有基層部隊的一線指揮員,其研究領域各不相同,反思重點也較為多樣——宏觀處從國家制度到軍隊建設,從文化力對比到海防思路分析;微觀處從戰略設置到戰術執行,從國際法運用對比到諜報戰後果。 [2] 
書    名
甲午殤思
作    者
劉亞洲、丁一平、金一南、羅援
出版社
上海遠東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4年5月1日
ISBN
9787547608531
作品類別
軍事歷史類
作品字數
396000字

甲午殤思內容簡介

該書將報紙刊發的27篇5000字刪節版文章恢復成萬字的完整版,新增3篇,並進行了嚴格的審定與修正,輔之以珍貴歷史和文物圖片。書中既有長期從事軍事學術研究的專家、學者,也有軍隊的中高級領導幹部,還有基層部隊的一線指揮員,其研究領域各不相同,反思重點也較為多樣——宏觀處從國家制度到軍隊建設,從文化力對比到海防思路分析;微觀處從戰略設置到戰術執行,從國際法運用對比到諜報戰後果,不僅讓人開卷即有收穫,同時對我國的國家建設和軍隊建設也具有極強的現實意義。該書有助於讀者詳細瞭解整場戰爭的背景,客觀思考戰爭勝負的原因,及其對當時及眼下中國社會的深遠影響。 [1] 

甲午殤思作者簡介

姓名
軍銜
單位/職務
劉亞洲
上將
國防大學政委
金一南
少將
國防大學戰略研究所所長
丁一平
中將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副司令員
孟祥青
大校
國防大學戰略研究所副所長
肖裕聲
少將
軍事科學院博士生導師
羅援
少將
中國戰略文化促進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
皮明勇
少將
軍事科學院科研指導部部長
張煒
文職二級
海軍軍事學術研究所研究員
劉傑
大校
大連海軍艦艇學院教授
徐焰
少將
國防大學教授
彭光謙
少將
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國家安全政策委員會副秘書長
李安民
大校
海軍指揮學院戰略系主任
邢廣梅
大校
海軍軍事學術研究所研究員
舒健
大校
國防大學戰略教研部副教授
姜春良
少將
軍事科學院戰略研究部研究員
尤永斌
上校
海軍潛艇學院政治教研室主任
方堃
大校
海軍軍事學術研究所研究員
侯昂妤
上校
軍事科學院軍事戰略研究部副研究員
丁偉傑
大校
山東省威海軍分區司令員
楊建立
大校
瀋陽軍區65711部隊政治委員
蘇小東
大校
海軍航空工程學院人文社科系教授
劉化軍
上校
海軍陸戰學院訓練與管理教研室主任
張煌
少校
國防科學技術大學助理研究員
王曉彬
大校
軍事科學院軍事戰略研究部研究員
肖天亮
少將
國防大學戰略教研部主任
餘愛水
少將
北京軍區空軍政治部主任
靳明臣
上校
內蒙古軍事檢察院檢察長
郭鳳海
大校
國防大學科學社會主義教研室主任 [1] 

甲午殤思作品目錄

策劃心語——我們無權不殤思
大時代需要清晰完整的大戰略 舒健
代序:制度·戰略·信仰·國運—由甲午戰爭談起 劉亞洲
不斷提升打贏戰爭的戰略能力—甲午戰爭的戰略警示 姜春良
從一場戰爭看一支軍隊—北洋海軍甲午慘敗實屬必然 金一南
李鴻章海防戰略思想與北洋海軍興亡 張煒
對甲午海戰的再認識 丁一平
甲午諜報戰讓日本佔盡先機 尤永斌
三個甲午年:中國命運的三大轉折 孟祥青
晚清國防轉型與近代海防格局的形成 方堃
甲午戰爭的歷史告誡 肖裕聲
勝負快慢之間—對甲午戰爭的另一種觀察 侯昂妤
甲午戰爭慘敗的十大教訓 羅援
以甲午為鑑,全面提升打勝仗能力 丁偉傑
穿越無形歷史障壁的強國夢 郭鳳海
觀甲午戰場,議強軍目標 楊建立
甲午戰爭:“文化力”的比拼皮明勇
從海陸協同戰例反思甲午戰爭 蘇小東
一場日本精心謀劃的侵華戰爭 張煒
晚清海軍教育訓練得失評析 劉化軍
中日海軍戰略差異決定甲午戰局 劉傑
從攻防不對稱律審視甲午戰爭 張煌
甲午戰爭使中日關係易位的啓示 徐焰
晚清軍事改革的教訓和啓示 王曉彬
還北洋海軍將領公正評價 丁一平
戰略決策失誤與甲午慘敗 肖天亮
以堅強的國家意志應對新挑戰—甲午戰爭120週年祭 彭光謙
走進甲午,是為了走出甲午 餘愛水
日本在甲午海戰中粗暴踐踏國際法 李安民
從甲午年輪迴中看中日價值觀的異同 靳明臣
甲午戰爭:清廷同樣輸在了國際法運用上 邢廣梅
出版後記

甲午殤思創作背景

紀念甲午戰爭120週年之際,新華社解放軍分社與參考消息報社聯合策劃“軍事名家的甲午殤思”專欄,邀請28位將校級軍事名家分別從學術、制度建設、戰略戰術、文化等多種角度,從不同角度反思甲午戰爭的教訓與啓示。 [1] 
2014年3月3日至4月11日,由新華社解放軍分社與參考消息報社聯合組織策劃的“軍事名家的甲午殤思”系列文章於《參考消息》刊發,後以《甲午殤思》為名結集出版。

甲午殤思作品鑑賞

甲午殤思作品思想

甲午戰爭雖然已經過去了120年,但是它並不遙遠。中國人對它的反思也不會停止,因為它能給予中國清醒的頭腦和不竭的前進動力。
中國研究甲午戰爭並不是為了惋惜和痛心這段不堪回首的歷史,而是要以史為鑑,避免歷史悲劇重演。
《甲午殤思》通過軍界和學界專家的視角,在新的時代背景之下,對甲午戰爭進行了全方位、多角度、高視野的重新解讀和審視,反思中國甲午慘敗的深刻原因,揭露日本軍國主義的侵略罪行,總結中國要實現強國夢、強軍夢必須吸取的教訓,體現了中國軍界和學界勇於對國家和民族發展命運發聲的歷史擔當,體現了中共中央主流媒體在新時代條件下的歷史使命感和輿論引導力。 [2] 
《甲午殤思》系列中專門有一篇文章專門談到甲午之敗還是文化之敗,瞭解一個民族首先要了解其文化。 [3] 

甲午殤思藝術特色

該書沒有晦澀的理論,沒有空洞的説教,沒有強制的灌輸,有的只是辛辣的觀點、新鮮的史料、新穎的表達,不少篇章如水銀泄地,不是生拉硬拽;如岩漿奔騰,不是面無表情。它不僅讓讀者在感動中收穫感動,更讓讀者在反思中學會反思。 [4] 

甲午殤思作品評價

中共中央宣傳部副部長、文化部部長、黨組書記蔡武:軍隊的一批思想家、理論家、戰略家在《甲午殤思》中圍繞甲午戰爭所作的深刻反思,給了我們新的啓迪,使我們對怎樣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有了更深刻的感受。下一個甲午年,我們這些人也許都不在了,但是這本書所表達的理念和信仰、世界觀和價值觀仍然會留存於世。 [5] 

甲午殤思作品影響

所獲榮譽
2014年11月,該書入圍《新京報》2014年度好書候選榜單。 [6] 
2015年4月23日,該書入選“2014中國好書”。 [7] 
2017年4月,該書獲得“第六屆中華優秀出版物(圖書)獎”。 [8] 

甲午殤思版本信息

書名
ISBN
作者
出版社
出版時間
頁數
甲午殤思




684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