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田邊元

鎖定
日本哲學家。東京帝國大學畢業。曾任東京帝國大學教授。最初追隨西田哲學。1930年以後逐漸從西田哲學中獨立出來,創立田邊哲學,企圖建立超越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絕對辯證法”,其實質是把辯證法看成在絕對主觀中存在的客觀與主觀的矛盾。提出種的邏輯,強調“種”(民族、階級、國家)在世界與個人之間的優先性,藉以論證其國家主義觀點。主要著作有《黑格爾哲學與辯證法》、《種的邏輯的世界圖式——到絕對媒介的哲學之路》、《作為懺悔道的哲學》等 [1] 
中文名
田邊元
國    籍
日本
出生日期
1885年
逝世日期
1962年
畢業院校
東京帝國大學
職    業
唯心主義哲學家
出生地
東京
代表作品
種的邏輯的世界圖式

目錄

田邊元生平

田邊元 田邊元
日本近代唯心主義哲學家。所謂“田邊哲學”的創立者。1885生於東京。1901年入東京第一高等學校,1904年入東京帝國大學理學部數學科,因關心人生問題,中途轉入東京大學哲學科,1908年畢業。1913年任東北帝國大學理學部講師,1919年轉任京都帝國大學文學部哲學科副教授。1922-1924年留學德國弗萊堡大學,接受德國哲學家埃德蒙德·胡塞爾馬丁·海德格爾的思想。回日本後,1927年任京都帝國大學教授,1928年繼西田幾多郎後主持京都帝大的哲學講座。早期研究康德哲學,進而研究黑格爾哲學。後提出“物種的邏輯學”,與西田幾多郎的“場所的邏輯學”相對抗。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深居羣馬縣山莊。對自己的戰前哲學作了自我批評。著有《科學概念》、《黑格爾哲學與辯證法》、《哲學入門》等。1950年獲日本文化勳章。後刊有全集15卷 [2] 

田邊元思想

田邊在哲學思想上是西田幾多郎的繼承人。他和西田一起創立了京都學派。田邊的哲學思想發展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哲學第一階段
第一階段從1915年發表《最近的自然科學》時起到1924年發表《康德的目的論》。田邊的科學論基本概念來自西田哲學的“直觀”。他認為只有在“直觀“上才有“實在”。他用這個“直觀”去改造I.康德的先驗論,達到了他所謂的“唯心主義的形而上學”。田邊使“實在”完全脱離物質基礎而走到純粹的主觀主義,以致同西田一樣,把“實在”擴大為神,陷於神秘主義。《康德的目的論》按照康德的分類法提出了 3種合目的性:①主觀的形式的合目的性;②客觀的實質的合目的性;③由田邊命名的所謂“自覺的合目的性”。田邊用“自覺的合目的性”綜合前兩個合目的性,這個綜合以意志為動力,是意志的正、反、合,田邊把它叫做“意志的辯證法”。
哲學第二階段
1932年田邊寫出《黑格爾哲學與辯證法》,1933年出版《哲學通論》,田邊哲學進入第二階段。田邊通過對G.W.F.黑格爾的研究,基本上按照西田的“絕對無的辯證法”模式構思出“絕對辯證法”。接着,他於1937年提出所謂“種的邏輯”。種,指的是個(個別)、種、類(一般)中的種。田邊特別重視這個種,認為它是社會存在不可缺少的契機,個、種、類三者是處於以互相否定為中介的關係上的。按照這個邏輯,世界是普遍或一般(類),國民是個別,這二者的中間環節就是種即國家(特殊)。田邊認為國家應當昌盛、發展,他用這種邏輯表示了對侵略戰爭的擁護。他自從建立“種的邏輯”,便從西田哲學獨立出來而形成自己的哲學,並且批判西田的“絕對無”的邏輯。
哲學第三階段
日本帝國主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慘敗後,田邊原來的哲學破產了。於是他埋頭懺悔,開始了他哲學的第三階段。1946年他的《作為懺悔道的哲學》一書出版。他的懺悔道是以日本佛教哲學家親鸞的思想組成的一種宗教哲學。同年,田邊又出版了《政治哲學的急務》一書,把前書的原理運用於政治,構成所謂“社會民主主義哲學”。他這時主張藉助基督教宣揚的“友愛”去建立社會民主主義。同時,他將“無”上掛日本天皇,論證天皇的不可侵犯性來自“無的優越性”,表明了要維護天皇制度的思想。在1947年發表的《實存和愛與實踐》中,他試圖綜合社會主義和存在主義哲學。1958年他又出版了《不要忘記死》等貫徹存在主義觀點的著作 [3] 
參考資料
  • 1.    上海辭書出版社 《辭海:1999年縮印本(音序) 3》 第2098頁
  • 2.    江西教育出版社 《世界文化辭典》 第191頁
  • 3.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中國大百科全書 哲學Ⅱ》 第88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