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田莊村

(北京市密雲區高嶺鎮下轄村)

鎖定
田莊村隸屬於北京市密雲高嶺鎮,位於鎮域西北部一條南北向山溝裏,南距區政府駐地約60公里,屬山區。全村共有135户、398口人,村域面積3.86平方公里。該村北臨酒漏子山,村址位於山腳下,村落沿谷地呈長方形。據資料記載,田莊是以起始户姓氏而得名。
中文名
田莊村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北京市密雲區高嶺鎮
地理位置
密雲區高嶺鎮西北部
面    積
3.86 km²
電話區號
010
人口數量
398人

田莊村經濟產業

在田莊村村北坐落着一座京郊著名的有機生態莊園——之萬農莊。該農莊始建於2001年,佔地2200畝,以開發有機蔬菜、糧果、畜禽類產品為主。2004年,該農莊通過國家環境保護總局有機食品發展中心(OFDC)的評估審查,農莊內天然種植和養殖的產品均直接供應北京上海的超市。

田莊村村莊建設

2006年,田莊村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村容村貌發生明顯變化。硬化街道1.8萬平方米,安裝路燈40盞,村民的出行條件得到了明顯改善;壘砌花牆400延米、壘砌防洪壩100米,栽植各類花草樹木2000餘株,綠化面積1000平方米,村莊面貌煥然一新;修建佔地1200平方米的羣眾健身場所一處,配備健身器材15件,為村民休閒娛樂提供了場所;完成改造水衝式廁所120户,全村水衝式廁所的改造率達到90.2%;為完成自來水管網更新改造,改造自來水管網2000米,更換水泵一台,安裝水錶133塊,保證了羣眾生活用水安全,村民的生活質量顯著提高。當年實現人均純收入5000多元,被評為市級文明生態村。

田莊村厗奚古城

田莊村位於該縣北部山區,地處偏遠,但就是在這樣一片土地,卻早在2000年前就已經是我縣一處重要的人類聚居地,即西漢厗奚縣縣址所在地。
據《北京市百科全書——密雲卷》記載,田莊村村南500米處曾發現2000年古村落遺址,地下發現多處灰坑、鍋台等,地表有漢代繩紋磚和陶製器物碎片。另據《密雲縣志》記載,在田莊村南大道兩側的高坡台地上,曾發現許多鍋台、灶坑和木炭,並出土了很多壇、罐之類的器物,面積1萬多平方米。1984年文物普查時,發現遺址上暴露很多陶器碎片,紅陶器上有劃線裝飾。經1988年考察,此遺址正是西漢時的厗奚縣故城,亦稱北提攜城。
《漢書》地理志載,厗奚,漁陽郡轄縣。戰國時代,燕昭王二十九年(前283)燕將秦開擊退東胡後設五郡,漁陽郡即為新設的五郡之一,此為密雲地區行政建置最早的記載。秦始皇二十二年(前225)置漁陽郡、漁陽縣。西漢初期,密雲縣分屬漁陽郡之漁陽、獷平縣、厗奚縣3縣。此時,厗奚縣城就設在今田莊村大道兩側。《水經注·鮑丘水》中有“大榆河又東南出峽……又南逕厗奚縣故城東”即指此。
始建國元年(公元9年),王莽建新朝,改漁陽郡為通潞郡,厗奚縣也改為敦德縣。東漢建武元年(公元25年),恢復漁陽郡和傂(厗)奚縣①等3縣名,但縣址已由原來的北傂(厗)奚城遷至南傂(厗)奚城(今密雲縣河南寨鎮提轄莊地區)。

田莊村田莊水庫

按照以蓄為主、小型為主的水利建設方針,從1957年開始我縣興建了一批山區小型水庫和塘壩,其中就有田莊水庫
田莊水庫位於田莊村北200米處。因地近田莊村,故名。該水庫於1958年2月動工,1958年、1976年曾兩次毀於洪水,1980年10月竣工。水庫主要攔蓄龍潭溝基流和洪水。總庫容91.5萬立方米,控制流域面積13.62平方公里。建有大壩、溢洪道、輸水管。大壩為土壩與漿砌石溢流壩結合而成,最大壩高22米,壩頂長122米,溢流壩高10米,壩寬6米。溢洪道為岸邊溢流式,有輸水管。水庫建成後,年供水50萬立方米,灌溉面積2000畝。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