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田益宗

鎖定
田益宗(444~517),河南光城(今河南省光山縣)人。北魏大臣。 [1] 
太和十七年(493),歸順北魏,歷任南司州刺史、東豫州刺史,冊封安昌縣伯。多次與南梁作戰,平定豫州叛亂,屢有戰功。延昌年間,出任金紫光祿大夫散騎常侍,改封曲陽縣伯。 [2] 
熙平二年,去世,時年七十三,獲贈徵東大將軍、郢州刺史,諡號為莊。
全    名
田益宗
所處時代
北魏
民族族羣
光城蠻族
逝世日期
517年
主要成就
擊敗梁軍、平定豫州叛亂

田益宗人物生平

田益宗歸順北魏

田益宗,光城蠻族。身高八尺,勇猛果敢有用兵的謀略,相貌舉止,異於其他的蠻族人。田益宗世代為四山蠻帥,受南齊管轄。北魏太和十七年,田益宗派遣使者張超奉表歸順北魏。太和十九年,田益宗被北魏拜為員外散騎常侍、都督光城、弋陽、汝南、新蔡、宋安五郡諸軍事、冠軍將軍、南司州刺史,光城縣開國伯,食蠻邑一千户。田益宗所統領的守宰,任其自行任命。後來因為田益宗已經渡過淮北,不可繼續管理司州,於是朝廷在新蔡設立東豫州,以田益宗為東豫州刺史。不久又改封田益宗安昌縣伯,食實邑五百户。太和二十二年,田益宗進號徵虜將軍。 [3] 

田益宗擊敗南梁

景明初,梁武帝蕭衍派遣軍主吳子陽率眾進攻三關。田益宗派遣光城太守梅興之率步騎四千迎擊,梅興之進軍到陰山關南面八十餘里,據守長風城,襲擊吳子陽,大破南梁軍,斬獲千餘級。南梁建寧太守黃天賜在赤亭修築城池,黃天賜又派遣部將黃公賞屯駐在漴城,與長風城對峙。田益宗命安蠻郡(今湖北黃陂縣)太守梅景秀兵分兩路擊討,擊破黃天賜等,斬首數百,佔領敵軍兩座城池。田益宗上表表示義陽是行軍必經之地,主張攻下義陽,並建議讓兩荊之眾西去雍州,揚州之兵駐守建安,防備從三關而來的敵援軍,兩豫之軍據守南關,對抗延頭。然後朝廷再派遣一都督總諸軍節度,則義陽必定拿下。 [4] 
宣武帝採納田益宗的建議,派遣鎮南將軍元英進攻義陽。田益宗派遣其子田魯生率八千步騎,切斷梁軍的糧道,並焚燒梁軍存放在鈞城的糧食和物資。南梁戍主趙文舉率眾抵抗田魯生,田魯生擊敗趙文舉,俘獲趙文舉及其部將胡建興、古皓、莊元仲等,斬殺梁軍五千餘級,梁軍溺死一千五百人,梁軍的糧食和舟船,全部燒燬。後來南梁寧朔將軍楊僧遠率眾二千,進逼蒙籠,田益宗命田魯生與戍主奇道顯迎戰擊敗楊僧遠,田魯生追擊十里,俘斬梁軍士兵千餘。田益宗進號平南將軍。朝廷又詔令田益宗率其部曲,與假節、徵虜將軍、太僕少卿宇文福安撫和防備蠻楚,加田益宗安南將軍,增封一百户,賜帛二千匹。 [5] 

田益宗參與平叛

白早生在豫州反叛,朝廷派遣尚書邢巒率精騎五萬,又派徵南將軍、中山王元英率馬步七萬討伐白早生。同時,朝廷詔令田益宗也配合進討。當時郢、豫二州諸縣城都被叛賊攻陷,唯有義陽獨存。梁武帝以車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五千户郡公為條件招納田益宗,但田益宗忠於北魏,守節不移。後來郢、豫二州叛亂平定,是田益宗的功勞。 [6] 

田益宗被召還朝

田益宗年歲漸老,聚斂無度,兵民都受其侵擾。田益宗諸子孫競相賄賂,部族內百姓深受其苦,都聲稱要反叛。宣武帝深為憂慮,於是派遣中書舍人劉桃符宣旨安撫部族,部內百姓才安定下來。劉桃符回朝後,彙報田益宗在當地的行徑。宣武帝下詔令田魯生入朝任職,但田魯生久不入朝。延昌中,宣武帝下詔任命田益宗為使持節、鎮東將軍、濟州刺史,常侍如故,解除他原來的職位。宣武帝考慮到田益宗可能不願意被替換,於是派遣後將軍李世哲與劉桃符率軍襲擊他,出其不意,進攻廣陵。田益宗的兒子田魯生、田魯賢等逃奔關南,招引賊兵,襲擊諸戍,光城已南都被田魯生的叛軍所佔領。李世哲擊破了叛軍,重新設置郡戍,田益宗也回朝了。朝廷授田益宗徵南將軍、金紫光祿大夫,加散騎常侍,改封曲陽縣開國伯。 [7] 
田益宗生長在邊地,不願意入朝,雖然官位顯重,還是覺得遺恨。田益宗上表表示劉桃符曾多次挑撥誣陷和詆譭自己,請求與劉桃符當面對質,如確實有罪,願意服從懲罰。宣武帝沒有同意。 [8] 

田益宗出鎮去世

熙平初,田益宗又表乞出鎮東豫州,以招納自己的兩個兒子。胡太后答應,讓田益宗喻曉二子。熙平二年,田益宗去世,年七十三。朝廷贈田益宗徵東大將軍、郢州刺史,諡曰莊。 [9] 
《魏書 卷六十一 列傳第四十九》 [1]  《北史 卷三十七 列傳第二十五》 [2]  有記載

田益宗親屬成員

田益宗兄長

田興祖,郢江二州刺史。

田益宗兒子

田隨興,冠軍將軍、平原弋陽汝南三郡太守。田魯生,濟州刺史。田魯賢。田纂,中散大夫,贈東豫州刺史。
參考資料
  • 1.    《魏書 卷六十一 列傳第四十九》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1-04-30]
  • 2.    《北史 卷三十七 列傳第二十五》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1-04-30]
  • 3.    《魏書 卷六十一 列傳第四十九》田益宗,光城蠻也。身長八尺,雄果有將略,貌狀舉止,有異常蠻。世為四山蠻帥,受制於蕭賾。太和十七年,遣使張超奉表歸款。十九年,拜員外散騎常侍、都督光城弋陽汝南新蔡宋安五郡諸軍事、冠軍將軍、南司州刺史,光城縣開國伯,食蠻邑一千户;所統守宰,任其銓置。後以益宗既渡淮北,不可仍為司州,乃於新蔡立東豫州,以益宗為刺史。尋改封安昌縣伯,食實邑五百户。二十二年,進號徵虜將軍。
  • 4.    《魏書 卷六十一 列傳第四十九》景明初,蕭衍遣軍主吳子陽率眾寇三關。益宗遣光城太守梅興之步騎四千,進至陰山關南八十餘里,據長風城,逆擊子陽,大破之,斬獲千餘級。蕭衍建寧太守黃天賜築城赤亭,復遣其將黃公賞屯於漴城,與長風相持。益宗命安蠻太守梅景秀為之掎角擊討,破天賜等,斬首數百,獲其二城。上表曰:"臣聞機之所在,聖賢弗之疑;兼弱攻昧,前王莫之舍。皆拯羣生於湯炭,盛武功於方來。然霜葉將淪,非勁飈無以速其籜;天之所棄,非假手無以殲其人。竊惟蕭衍亂常,君臣交爭,江外州鎮,中分為兩,東西抗峙,已淹歲時。民庶窮於轉輸,甲兵疲於戰鬥;事救於目前,力盡於麾下。無暇外維州鎮,綱紀庶方,藩城棋立,孤存而已。不乘機電掃,廓彼蠻疆,恐後之經略,未易於此。且壽春雖平,三面仍梗,鎮守之宜,實須豫設。義陽差近淮源,利涉津要,朝廷行師,必由此道。若江南一平,有事淮外,須乘夏水泛長,列舟長淮。師赴壽春,須從義陽之北,便是居我喉要,在慮彌深。義陽之滅,今實時矣。度彼眾不過須精卒一萬二千。然行師之法,貴張形勢。請使兩荊之眾西擬隨雍,揚州之卒頓於建安,得捍三關之援;然後二豫之軍直據南關,對抗延頭。遣一都督總諸軍節度,季冬進師,迄於春末,弗過十旬,克之必矣!"
  • 5.    《魏書 卷六十一 列傳第四十九》世宗納之,遣鎮南元英攻義陽。益宗遣其息魯生領步騎八千,斷賊糧運,並焚其鈞城積聚。衍戍主趙文舉率眾拒戰,魯生破之,獲文舉及小將胡建興、古皓、莊元仲等,斬五千餘級,溺死千五百人,倉米運舟,焚燒蕩盡。後賊寧朔將軍楊僧遠率眾二千,寇逼蒙籠,益宗命魯生與戍主奇道顯逆擊破之,追奔十里,俘斬千餘。進號平南將軍。又詔益宗率其部曲幷州鎮文武,與假節、徵虜將軍、太僕少卿宇文福綏防蠻楚,加安南將軍,增封一百户,賜帛二千匹。
  • 6.    白早生反於豫州,詔益宗曰:"懸瓠要藩,密邇嵩潁,南疆之重,所寄不輕。而羣小猖狂,忽構釁逆,殺害鎮主,規成反叛。此而可忍,孰不可容?即遣尚書邢巒總精騎五萬,星馳電驅;徵南將軍、中山王英統馬步七萬,絡繹繼發,量此蟻寇,唯當逃奔。知將軍志翦豺狼,以清邊境,節義慷慨,良在可嘉,非蹇蹇之至,何以能爾?深戢誠款,方相委託。故遣中書舍人趙文相具宣朕懷,往還之規,口別指授,便可善盡算略,隨宜追掩,勿令此豎得有竄逸。遲近清蕩,更有別旨。"時自樂口已南,郢豫二州諸城皆沒於賊,唯有義陽而已。蕭衍招益宗以車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五千户郡公。當時安危,在益宗去就,而益宗守節不移。郢豫克平,益宗之力也。
  • 7.    《魏書 卷六十一 列傳第四十九》益宗年稍衰老,聚斂無厭,兵民患其侵擾。諸子及孫競規賄貨,部內苦之,鹹言欲叛。世宗深亦慮焉,乃遣中書舍人劉桃符宣旨慰喻,庶以安之。桃符還,啓益宗侵掠之狀。世宗詔之曰:"風聞卿息魯生淮南貪暴,擾亂細民,又橫殺梅伏生,為爾不已,損卿誠效。可令魯生與使赴闕,當加任使。如欲外祿,便授中畿一郡。"魯生久未至。延昌中,詔曰:"益宗先朝耆艾,服勤邊境,不可以地須其人,遂令久屈。可使持節、鎮東將軍、濟州刺史,常侍如故。"世宗慮其不受代,遣後將軍李世哲與桃符率眾襲之,出其不意,奄入廣陵。益宗子魯生、魯賢等奔於關南,招引賊兵,襲逐諸戍,光城已南皆為賊所保。世哲討擊破之,復置郡戍,而以益宗還。授徵南將軍、金紫光祿大夫,加散騎常侍,改封曲陽縣開國伯。
  • 8.    《魏書 卷六十一 列傳第四十九》益宗生長邊地,不願內榮,雖位秩崇重,猶以為恨。上表曰:"臣昔在南,仰餐皇化,擁率部曲三千餘家,棄彼邊榮,歸投樂土,兄弟荼炭,釁結賊朝。高祖孝文皇帝錄臣乃誠,授以藩任。方欲仰憑國威,冀雪冤恥,豈容背寵向仇,就險危命?昔郢豫紛擾,臣躬率義兵,擁絕賊路,竊謂誠心,仰簡朝野。但任重據邊,易招塵謗,致使桃符橫加讒毀,説臣恆欲投南,暴亂非一。乞檢事原,以何為驗?復雲虐害番兵,殺賣過半。如其所言,未審死失之家,所訟有幾?又云耗官粟帛,倉庫傾盡。御史覆檢,曾無損折。初代之日,二子魯生、魯賢、從子超秀等並在城中,安然無二,而桃符密遣積射將軍鹿永固私將甲士打息魯生,僅得存命。唱雲:'我被面敕,若能得魯生、魯賢首者,各賞本郡。'士馬圍繞,騰城唱殺,二息戰怖,實由於此。殘敗居業,為生蕩然,乃復毀發墳墓,露泄枯骸。存者罹生離之苦,亡魂遭粉骨之痛。昔歲朝廷頻遣桃符數加慰勞,而桃符兇奸,擅生禍福,雲'唯我相申,致降恩旨'。及返京師,復欺朝廷,説臣父子全無忠誠,誣陷貞良,惑亂朝聽。乞攝桃符與臣並對,若臣罪有狀,分從憲綱;如桃符是謬,坐宜有歸。"詔曰:"既經大宥,不容方更為獄。"
  • 9.    《魏書 卷六十一 列傳第四十九》熙平初,益宗又表乞東豫,以招二子。靈太后令曰:"卿誠著二朝,勳光南服,作藩萬里,列土承家,前朝往恩,酬敍不淺。兼子弟荷榮,中表被澤,相囗輕重,卿所知悉。先帝以卿勞舊,州小祿薄,故遷牧華壤,爰登顯級。於時番兵交換,不生猜疑。而卿息魯賢等無事外叛,忠孝俱乖,翻為戎首。以卿誠重,不復相計。今卧護徵南,榮以金紫,朝廷處遇,又甚於先。且卿年老,方就閒養,焉得以本州為念?魯賢來否,豈待自往也,但遣慰納,足相昭亮。若審遣信,當更啓聞,別敕東豫,聽卿喻曉魯賢。"二年卒,年七十三。贈徵東大將軍、郢州刺史,諡曰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