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田歌

(音樂形式)

鎖定
田歌又稱秧田歌、田山歌、插田歌等,是長江珠江流域廣大稻農插秧、除草、車水、挖地時傳唱的一種傳統民歌。在這些地區,勞動人民一般要種兩季或三季,勞動強度非常大,為此,他們很自然地產生了以唱歌調節情緒、解除疲勞的自發要求。然而,所有上述勞動雖然是集體性的,而又不需要相互協作,這樣,田歌一方面與號子一樣,同勞動本身有十分密切的關係,但另一方面又不需要用唱歌來統一勞動動作,於是,田歌的歌唱形式也就與號子大不相同。
中文名
田歌
外文名
tiange
別    名
秧田歌
田山歌
別    名
插田歌
流行地區
長江珠江流域
自發要求
以唱歌調節情緒、解除疲勞
組    成
七種不同曲調

田歌嘉善田歌

音樂形式:田歌 音樂形式:田歌
“嘉善田歌”是浙江民歌中的主要品種之一。由七種不同曲調組成,即《滴落聲》、《落秧歌》、《棣頭歌》、《羊騷歌》、《嗨羅調》、《急急歌》、《平調》。這七種曲調,既可單獨演唱,也可以“田歌班”的形式數曲聯唱。曲調極富江南水鄉特色。歌詞多用“吳音俚語,諧音雙關”。歌詞的這種所謂“吳格”,與明代馮夢龍編的吳地《山歌》有直接傳承關係,與《樂府詩集》(宋人郭茂倩編)中的南朝“吳聲歌曲”也有明顯的血緣關係。因此,嘉善田歌也是江南“吳歌”的重要組成部分。嘉善田歌歷來受到重視和傳承,20世紀50年代田歌聯唱《黃浦太湖結成親》,在省內獲獎後,錄製唱片,並由中央廣播電台作為常播曲目。60年代田歌女聲獨唱《送糧》,全國流行並一直傳唱到90年代。其間當地有兩名田歌手曾獲“浙江省民間藝術家”稱號。2004年第七屆中國藝術節以嘉善田歌為創作素材的音樂劇《五姑娘》獲文華大獎。

田歌丹徒田歌

丹徒”從遠古跋涉而來,系西周康王時宜侯的封地,最早地名“宜”。古邑丹徒,從歷史地理考證,襟吳帶楚,地處 “吳頭楚尾”,是吳國早期的政治文化中心。
丹徒的先民們在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創造物質財富的同時,也即興自發地創造了優秀的丹徒地域文化,現今丹徒境內流傳的民間文化,都明顯帶有早期吳文化的痕跡。丹徒地域文化底藴深厚,內涵豐富,獨具特色。其中丹徒民間流傳的“勞動號子”即為其中優秀民間文化之一。正如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姜彬認為:“吳語地區的山歌主要是田山歌,田裏勞動時產生的山歌”。因此將這種“勞動號子”放在厚重的丹徒人文環境、地理環境的話語資源中,稱作 “丹徒田歌”之名。
丹徒田歌出生民間,紮根於厚實的沃土中,吮吸着民間永不枯竭的藝術甘泉,融匯了丹徒人民的聰明才智,是勞動人民集體智慧的結晶,其格調清新、風格多樣、音韻流暢、字密腔長、語言簡潔明快、鄉土氣息濃郁的藝術特色。既有南方田歌的柔美之情,又不乏北方山歌的陽剛之氣,是民間藝術的一枝奇葩。 丹徒田歌經歷了長期的創造和積累發展至今,是一種生活文化,其沒有文字記載、口傳心授的傳承方式相當脆弱。
時至今日,隨着耕作方式的改變,丹徒田歌也瀕臨人亡歌息的危機。七十年代在民間傳唱的大約有五六十首之多,而今所剩只有半數不足。雖仍有部分民間愛好者健在,但大多年逾古稀,可謂“原生態絕版”。建國初期出生的土生土長的農民,也是丹徒田歌現存正宗嫡傳的“關門弟子”,他們大多五六十歲,且隨着農耕形式的改變,民間已很少聽到,好多曲目都已忘記,現狀日趨嚴峻。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馮驥才對這種現象的評價是:這種優秀民間文化的失傳是文化傳遞過程中的嚴重損失。
早在九十年代初我校部分老師就參與了文化部門對丹徒田歌的普查、蒐集、整理工作,並以其中部分曲目為素材,編排文娛節目參加各類文藝演出,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96年,在“江浙滬首屆吳歌大賽”上,學校老師孫阿英獲得了“山歌女王”稱號。97年8月,我校學生表演的《田歌聯唱》榮獲省“第二屆少兒藝術節”創作表演二等獎,並先後參加省“慶祝第二十個教師節”、“央視台少兒頻道開播”等大型活動中演出,並選送到美洲進行國際文化交流。

田歌青浦田歌

田歌又稱田山歌。在上海地區廣為流傳的田山歌,也是眾多優秀民間藝術中的一朵小花,尤以青浦田山歌而聞名遐邇。
一、上海地區田山歌的現狀:
田山歌作為流傳與水稻種植區域稻作文化的一種田野山歌,在江南一帶有着廣泛的傳播,而且歷史久遠,據現有資料,田山歌的文字記載,可追溯到十九世紀初葉。
在上海地區的青浦、松江、奉賢、金山等郊區都曾經有過田山歌廣為流播的印記。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田山歌的傳播達到了鼎盛,在上述這些地區,幾乎每個村落都有一個,甚至幾個田山歌演唱班子,“悠揚赴節、聲聞遠近”,從“東方日出一點紅”,一直唱到“日落西山鳥歸巢”,極大地推動了當時的水稻種植業。
田山歌的留存傳播與水稻種植的勞作方式有着十分密切的聯繫。每逢農曆六月,水稻種植就到了插秧、蒔秧、耥稻、耘稻的繁忙季節。農民們頭頂酷暑,腳踏水田,田間作業非常辛苦,十分需要有某種方式來減輕繁重的水稻種植勞作帶來的疲乏。由此,田山歌的演唱在長期的稻田作業中產生,並延續下來。田山歌這種一領眾和的演唱方式,不僅減輕了勞動強度,愉悦了勞動者的心情,而且協調了勞作關係,調節了勞作現場的氣氛,這也是田山歌得以傳承並且經久不衰的重要因素。
田山歌的演唱形式是採用一領眾和的方式進行的,在領唱與和唱的之間有着非常的講究。一般的田山歌演唱由五至七人組合。領唱者被稱為頭歌手,和唱者的稱謂因和唱的先後和作用,被稱為頭吆、頭賣、邀歌、髮長聲、趕老鴉、歇聲、掠梢等等等等,每個稱謂又稱作檔。田歌手與各檔之間的銜接又各有講究。從蒐集到的資料來看,田山歌演唱班子的規模,小的三五檔,大的最多可達十三檔,演唱起來聲勢非常大,頗為壯觀。另外,從田山歌演唱各檔名目繁多的稱謂就可以看出,歷史上田山歌演唱形式的講究和嚴密,曾經有過的規模及盛況。
頭歌手在田山歌演唱傳播過程中有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他們必須具備以下幾個條件:
首先,頭歌手必須要有一付好嗓子,嗓音出眾,才能傳送致遠,達到領唱的效果和作用;其次,必須要有很好的組織協調能力,畢竟演唱田山歌不是為了娛樂,而是為了協調勞作關係,減輕勞作強度。因此,頭歌手在演唱過程中必須察言觀色,使得和唱者在接唱頭歌的時候,能恰到好處,輕鬆自如才好;再者,田山歌演唱的內容一般都是歷史故事、人物傳記、花鳥蟲草等,這就要求頭歌手要有一定的學識,見多識廣,這樣才能達到在頭歌領唱中信口拈來,即興發揮的自由境界。
田山歌在不同的歷史時期都有過不少輝煌的事例,而且這些輝煌都是由青浦區的田歌手們創造的。
早在1953年在北京舉行的第一屆民間音樂舞蹈匯演時,青浦區趙巷鎮丁窯村王錫餘等民歌手的一曲田山歌演唱,在匯演中就曾引起轟動,就此“青浦田歌”唱響全國。
1992年第六屆吳歌研討會在江蘇省蘇州市召開,會議舉行了吳歌研討和民歌比賽等活動。上海組成代表隊參加,青浦區練塘鎮南王浜村民歌隊的一曲《十二月花名》在現場又引起轟動,江蘇電視台及各大報紙爭相報導。
時間進入了二十一世紀,田山歌的輝煌再添新的篇章。2004年4月應中央電視台邀請,上海組成了以青浦區練塘鎮卯甸村等單位的民歌隊晉京,進入中央電視台演播大廳錄製《民歌·中國》欄目,已經通過電視熒屏十幾次地向全國、全世界播放,使得田山歌這支民間藝術的奇葩開的更加豔麗無比。
二、青浦田山歌保護開發的初步認識:
長久以來,不少音樂工作者為田山歌的蒐集、整理、保護、開發作了許多工作。僅青浦區趙巷鎮有關部門,就曾為了培養田山歌傳人,先後舉辦過兩期田山歌培訓班,組織當地的青年文藝骨幹,在老一輩田山歌歌手的帶領下,傳授田山歌的演唱技藝方法等。但是,畢竟隨着時代的變遷,社會的進步,廣大農村的勞動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田山歌賴以生存的勞動環境發生了根本的改變,當今青年人已經體會不到老一輩在艱苦惡劣的勞動環境中,演唱田山歌時那一種自娛自樂、聊以自慰的心情,缺乏切身的體會,因此幾次培訓班的結果收效甚微。時至今日,田山歌的保護仍然處在一個原始的狀態。
文化部發起中國民間文化保護工程,將田山歌的保護切實地提到了議事日程,這對我們的工作開展無疑是一個良好的契機。
保護工程的實施,是傳承和發揚中華文明,也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現實需要。對田山歌的保護,同樣也是傳承和發揚上海地區優秀民間文化遺產的重要舉措。
對田山歌的保護工程的進行,我們已經做了許多基礎性的工作,這無疑對田山歌保護工程的進行是非常有價值的,但是,這僅僅為保護的進行邁開了第一步;我們今天來討論田山歌的保護工程,一定要樹立一個精品意識,而且,田山歌作為上海地區優秀的民間文化藝術,其本身就已經具有了這樣的精品價值。
那麼,田山歌的保護工作如何展開,如何進行呢?筆者以為有幾個方面的工作是迫在眉睫,可以先行展開進行的。
首先,對上海地區田山歌的情況進行一次系統的、全面的排摸。田山歌在上海地區的 流播情況我們已經有了一個基本的瞭解,但是,田山歌在上海地區的傳播是相當廣泛的,尤其在上海的西南的幾個區縣的傳播情況,我們的瞭解還不是很充分,這必然會對今後的研究工作帶來缺陷。這次排摸工作的展開,應該依靠各地的有關部門的支持,深入細緻地展開,不留空白,不留死角地進行。
其次,組織有關的專家學者對田山歌進行專門的理論研究。研究的內容應該包括田山歌的產生年代、產生原因、歷史演變、流播情況、演唱方法、演唱內容、演唱形式,代表作品及傳人等。
然後,在上述兩項工作的基礎上,進行集中展示。筆者經歷的一件往事:幾年前,筆者陪同北京的幾位同行參觀遊覽某江南古鎮。遊程中,忽然傳來陣陣優美動聽的民歌演唱,聲聲吳儂軟語的演唱,將我們一行引導到某景點的橋堍河畔,只見四五位六七十歲的農村婦女,身穿印花藍布衣褲,頭帶印花藍布頭巾,手中擊打着小鈴竹板(可能是為了招攬顧客而添加的),唱着地道的江南民歌。原汁原味的江南民歌演唱,引來遊客的陣陣掌聲。然而,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幾曲唱罷,這幾位老婦便伸手向遊客索討小費。我等一行個個愕然,趕緊轉身而去。靜心想來,如此民歌演唱表演,可能是當地文化旅遊部門安排的一檔節目,但結果卻有失偏頗,顯然安排失當。由此不僅想到,如此優美動聽的江南民歌,當然更是包括田山歌,用某種方式把它保護展示出來,那該多好啊!
這種保護展示應該是全面的、多方位的。筆者以為田山歌的保護展示方法可以有二:
其一,政府有關部門結合當地的文化建設,投入一定的人力財力,組成專門的隊伍,全面學習繼承田山歌這一優秀的民間藝術形式,完整地保留田山歌的演唱方法、表演形式以及服裝、道具等原生態的表現手段,把田山歌作為一個職業來培養建設。但是,這種做法根據我們的國情,進行起來尚有難度。
其二,可以結合水鄉古鎮的旅遊開發,建造一個田山歌精品藝術展示館,運用現代科技和多媒體手段,把現今已經蒐集到的各類資料,用圖、畫、音、像等手段表現出來,充分展示田山歌這一精品藝術原生態的風貌,這到是一件切實可行的事情。
我們應該牢牢抓住中國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這一大好時機,認真學習領會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的意義,在政府有關部門的關心支持下,這是歷史賦予我們的責任,也是社會進步對我們的要求,我們要腳踏實地、認認真真地開展田山歌的保護工作,使田山歌這樣優美的歌聲世世代代地傳唱下去,這才是我們應該做的一件功德無量的事情。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