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田桐

(中國近代民主革命家)

鎖定
田桐(1879年一1930年),湖北蘄春人,字梓琴,號恨海,別號玄玄居士,中國近代民主革命家。
早年就讀於武昌文華普通學堂。後於日本加入同盟會,任評議員、本部書記。1908年後赴印度尼西亞,倡導、宣傳革命。歸國後到北京創辦報刊。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後,任臨時參議院議員和臨時政府內政部參事。旋任眾議院議員。二次革命失敗後,加入中華革命黨。任中華革命軍湖北總司令,入鄂起兵。1923年,因拒曹錕賄選至廣州。晚年閒居上海,創《太平雜誌》。1930年7月在上海病逝。遺著有《太平策》、《扶桑詩話》等。 [1] 
概述圖來源 [4] 
中文名
田桐
出生日期
1879年
逝世日期
1930年
梓琴
恨海
又    號
玄玄居士

田桐人物生平

田桐,字梓琴,別號玄玄居士,湖北蘄春縣人。父又青,為名諸生,在鄉設塾授徒,從遊者眾,生四子,梓琴其長也。幼而承父訓,於諸子百家及唐、宋以來名家文集,靡不兼綜博覽。稍長,文思益進,惟於八股時文,則鄙棄弗置,嘗應州課,試後,父索觀其文,不中當時律令,大怒笞之,揭曉竟列案首,親友鹹為稱異。少好遊,弱冠嘗孑身登廬山,遍覽諸名勝,後乃讀書白鹿洞,同學跡之,輒不知所往。年二十二補縣學生,時鄂省學風漸趨維新,乃考入武昌文普通中學,嶄然露頭角。同學中有桃源宋教仁者,少負奇氣,議論縱橫,梓琴與之志同道合,遂共昌言排滿,鄂吏聞之大駭,因有查究校中生徒從嚴懲辦之議。監督紀巨維,紀曉嵐之遠孫也,夙賞識梓琴才,懼不能庇,諷令他適避禍,梓琴遂於癸卯歲(一九〇三年)東渡日本求學,與黃興﹑曹亞伯、陳天華、白逾桓、宋教仁,劉揆一等交最密,反滿革命之志,由是益堅。旋與劉仲文、白逾桓、魯魚、宋教仁等創刊《二十世紀之支那》雜誌,鼓吹民族主義,不遺餘力,出版達三期。以同志蔡匯東有評論遼東半島文,觸日政府忌,沒其書,嚴究主名,梓琴與教仁幾被逮,稍間乃解。
乙已(一九〇五年)夏六月,孫總理自歐洲抵橫濱,梓琴偕黃興,宋教仁﹑程家檉等數人往謁之,大傾服。旋應總理召,開各省革命同志聯合大會於東京赤坂區檜町內田良平寓宅,屆期遂邀《二十世紀之支那》諸同志俱往。是日蒞會宣誓者五十餘人,決定中國同盟會之會名及盟書詞句,一致推舉中山先生為總理。十日後,復假靈南坂子爵坂本金彌邸開成立大會,選舉執行、評議、執法三部幹事,梓琴被舉為評議員,兼總理書記。是歲十月,同盟會之機關《民報》出版,梓琴著作頗多,文有署名恨海者是也。時清廷以留日學生多趨向革命,飭駐日公使楊樞向日政府商談約束留學生方法,日政府徇其請,特頒《支那留學生取締規則》以防之。諸生大譁,同志陳天華因之蹈海死,梓琴亦聚有志者多人於弘文學院,主罷課,所在和之。清廷據楊樞報告,詔捕激烈者十八人,梓琴與焉,其中恇怯者多齎金帛走京師求赦免,梓琴獨泰然置之。丙午(一九〇六年)復與同志雷鐵崖,高天梅、柳亞子諸人創刊《復報》月刊,是報文字淺顯,適於通俗社會,故風行一時。又集明末遺老野史,成《亡國慘記》,書出人心益奮。
丁未(一九〇七年)春,孫總理得香港馮自由電,稱許雪秋在潮州籌備舉事已臻成熟,請派留東同志回國相助,遂偕胡漢民、謝良牧、黎仲實,胡毅生諸人離日南下。後數月,梓琴亦至香港,擬入內地參加實行工作。時惠、潮兩地軍事已先後敗挫,總理方駐河內,謀在欽﹑廉及廣西鎮南關繼續大舉,函邀各地同志赴越南集合,梓琴遂偕醴陵譚人鳳、連州何剋夫、桂陽譚劍英、湘鄉陳樹人等應召。瀕行時,香港同盟會分會長馮自由託其攜帶革命軍券二大箱交呈總理,舟抵海防,為法國關吏發覺,各人均被扣留警署,即由海防殷商劉錫山保出候訊,總理乃向越南總督交涉釋放。結果越督只允將債券給還總理,而攜券者,則以清吏抗議之故,被判出境。梓琴居海防迭接革命軍佔領鎮南關及孫、黃諸人同赴前敵消息,以訟事未解,無從參加,因之焦急萬分。及離越仍返香港,旋奉總理命,遣赴新加坡主持《中興日報》筆政,與保皇黨之《南洋總彙報》爭論革命民政與君主立憲得失,文戰經年,大受英、荷兩屬僑胞之歡迎。戊申(一九〇八年)某月,康徒徐勤擇日在新加坡武善社演講禁煙歷史,梓琴知其必藉此提倡君憲,遂偕孫德彰(總理之兄)、鄧子瑜諸人赴會,擬再師東京革命黨人大鬧政聞社之故智,有以懲創之。果不出所料,徐勤於發言間,竟越出題旨,盛讚清廷宣佈限期立憲之德政,梓琴聞言,義憤填膺,大呼曰“打”,孫德彰等數十人奔而前,徐勤急反身走得脱,保皇黨徒由是氣益餒。
孫總理自丁未十月鎮南關一役失敗之後,以越南政府徇清吏請求,諷使離境,故自河內遷地新加坡,寓東陵胡節律一一一號。鄰舍有揚圻號雲史者,常熟人,清領事署之副領事也,與梓琴及當地同盟會正副會長陳楚楠、張永福等以鄰居故,頗相認識,與梓琴尤一見如故。時粵督張人駿適密奉廷寄遣兇徒至南洋謀刺總理,清總領事以楊所居與總理寓所密邇,乃使刺客寄寓楊宅乘便行事。楊知清祚將終,對於清吏陰謀,極不贊同,遂密告梓琴,使通知總理,預為防範,且向刺客曉示種種利害,刺客大為感動,竟放棄原定計畫掉頭他去,總理因得安然無事。此項義舉,在楊固屬深明順逆,梓琴亦大有力焉。
戊申庚戌兩年間(一九〇八至一九〇九),梓琴應荷屬僑商之約,赴三寶壠、坤甸、泗水各地設報館,興學校,深得各界信仰。嘗在泗水《南僑日報》譯載日人大越英三郎所著《南國記》,盡發荷人虐遇華僑慘狀,荷政府禁之不可,乃勒令出境,僑商多揮涕相送,如失師保,時距廣州黃花岡一役未遠。梓琴鑑於歷年黨人在邊區各省舉事之失敗,乃主張進行中央革命擒賊擒王之議,黃興諸人莫不壯之,梓琴於是變姓名北上,與宋教仁、程家栓、白逾桓等分頭進行。既抵燕京,乃與同志發刊《國光新聞》為言論機關,表面上以倡導立憲排斥官僚政治為號召,密與井勿幕、續西峯、景定成、熊克武諸人聯絡北方豪俊,以襲據京師,屢次企圖,均以清吏戒備嚴密不果。及辛亥秋間,聞黨人運動湖北新軍之計劃已臻成熟,亟擬回鄂督促進行,正摒擋間,而武昌義師已起,遂星夜買舟南下,及抵滬,則譚人鳳、宋教仁、居正等已先期赴鄂矣。
革命軍既光復武昌,以黨中著名首領均未到,乃推清協統黎元洪為都督,黎與諸降將鹹意存觀望,故士氣不振。梓琴至滬時,黃興亦自香港至,遂隨黃赴鄂,黃被任為革命軍總司令,梓琴為隨軍參謀。初數次戰頗利,及馮國璋盡率其精鋭來攻,漢陽勢危,梓琴獻策,盡取漢陽兵工廠鋼板置壕塹間,以御銃彈,得相持至月餘始陷。黃興事後語人曰:“吾始以梓琴為文士,今乃知其智計亦大過人也。”漢陽既失,黃興乃就江寧求援,梓琴亦隨之行。
民元,南京參議院成立,梓琴任臨時參議院議員,及南北統一,乃北上覆辦《國光新報》,日為文斥袁政府闕失,撾揭隱謀,不少容藉。袁世凱深銜之,使農商次長張仲華持十萬支票蒞社,商請該報轉移論調,梓琴令經理李基鴻卻不受,聞者鹹為之危。一日銃發於寢室屋顛,梓琴以外出得免,或勸其知所戒備,則笑謝曰:“生死由命,吾何懼焉?”是歲宋教仁遇刺於上海車站,國人多疑為袁氏主使,人心皇皇,孫總理不欲藉此與袁破裂,毅然北上,表示全國統一之至誠,梓琴隨總理遊太原,沿途宣揚德音,聽者為動。民二,正式國會選舉,復由鄂人舉充眾議院議員,開會日,袁世凱令湯化龍、梁士詒、王賡諸人組織御用黨,以妨害議憲,復私借外債以戕戮異己。梓琴知袁包藏禍心,勢將搖動國本,乃南下謁孫總理,力主興兵討賊之議。總理早有斯意,以民黨諸都督多乏勇氣,一時未敢輕舉。一日,總理召民黨各將領於自宅,商討進行方略,黃興等多主持重,梓琴起而怒罵曰:“是不足與有為也。”乃間關至淮上,入張匯滔軍,勸其稱兵獨立。未幾,李烈鈞、柏文蔚各在贛、皖發難,黃興亦親赴寧舉兵。時袁氏已先陰為備,使馮國璋進踞浦口,李純下九江,倪嗣沖奔命準北,民黨諸軍以準備未周,缺之聯絡,先後不支,梓琴時參淮軍幕,乃亡命走日本。
民三,孫總理憤癸卯一役由於黨人不用命,及團體散漫,宣佈改組國民黨為中華革命黨。各省黨人之曾任軍政要職者,以誓約上有服從總理字樣,及須蓋印指模,多表示異議,獨梓琴、陳其美、居正、馮自由等少數人率先贊成之。民五春,袁氏稱帝,總理令陳其美、居正、鄧鏗等在海疆各省起兵討之,梓琴亦被委充中華革命軍湖北總司令,及抵鄂,則起兵者已十數輩。袁將王佔元聞之大怖,伏不出。袁死,黎元洪繼,乃解兵復入國會,於時政多所獻替,而倡廢鹽引以利民一事,尤反覆不厭,格於眾議未行。時歐戰方酣,國務總理段祺瑞欲開邊釁以讋眾,向國會提出參戰案,民黨議員鹹反對之,梓琴堅持尤力。段大怒,令所部組織公民團包圍兩院,斷絕供給以脅之,繼又授意督軍團,使聯名電請解散國會,總統黎元洪卒從其請,遽於民六年六月十二日下令解散。梓琴遂偕各議員南下,開國會非常議會於廣州,選舉孫總理為大元帥,稱護法政府焉。
民九,岑春煊、陸榮廷、莫榮新等與北方軍閥私訂和議,犧牲護法,孫總理命陳炯明自閩南旋師討平之。旋設中國國民黨本部辦事處於廣州,委梓琴為黨務部長,嗣興師北伐,復委為大本營宣傳處長。時陳炯明已通款於吳佩孚,遽於六月十六日舉兵叛變,且令叛將葉舉等逮捕韶關大本營職員。變兵搜查韶關行營時,指名嚴索田桐,梓琴厲聲應之曰:“老子即是田桐。"遂就捕。有書一巨篋,叱使變兵負之,或遲疑,乃責之曰:“爾等捕我即應為我負物!”變兵笑相顧曰:“田先生真倔強人也。"及解送至廣州。炯明不欲開罪他省民黨,遂令釋之。未幾,吳佩孚已起北方,擁黎元洪覆總統任,召集舊國會,梓琴偕民黨諸議員重北上列席,於制憲問題,多所論議。十二年夏,曹錕謀以金錢賄選總統,梓琴語諸議員曰:“君等欲貪利受污,則乾坤正氣幾乎息矣!"應如滬,議員之拒賄者亦相繼至,假上海湖北會館開會,旋以經費不足散,梓琴仍赴粵從孫總理。
時總理方駐粵組織大元帥府,見梓琴來,立委為大本營參議,屬以改組國民黨事,梓琴以共產黨人別有存心,乃力陳容共之非計,總理不能用,遂拂袖去。及蒞滬,乃假南陽橋章太炎寓所,邀集各省同盟舊友籌商護黨救國方法,決議用公函警告全黨,合謀匡救,函末署名者有梓琴及章炳麟、居正、周震鱗、馬君武、劉成禺、茅祖權、謝良牧﹑但燾、焦子靜、管鵬、馮自由等十二人(原函見《革命逸史》第九一頁)。是函公佈後,不及二稔,而有清黨之舉。
自民十三總理逝世後,梓琴以與國民軍總司令胡景翼有舊,被徵赴洛陽參預帷幄,未幾景翼死,嶽維峻繼。十五年三月,吳佩孚糾合舊部,由湖北趨河南,維峻與戰不利,梓琴率左右退河北,至新鄉,説騎兵獨立旅長鄭庠速以兵扼黃河北岸,遮吳佩孚北進,南與國民軍第五軍方振武相結以自固,徐圖匡復,振武不敢應,乃退保順德。先是晉軍已通款佩孚,三月十六日使師長商震來犯,梓琴與孔庚督所部御之,戰方酣,守北門卒貳於晉,開門請降,遂被俘。商震原屬同盟舊人,特親來勞問,梓琴曰:“吾為囚分也,何勞為?”二十日至太原,晉督軍閻錫山遣參謀長李勉之來迎,主其家。佩孚聞梓琴在晉,索甚急,錫山與梓琴亦有舊,且素服其為人,不忍與也。
是歲秋,國民革命軍大舉北伐,先後平定湘、鄂、閩、贛諸省,梓琴受任為江、漢宣撫使兼湖北省政府委員,嘗募死士炸燬孫傳芳運載軍實之江永輪船,使革命軍得順流而下九江、安慶,其智能有足多者。明年,復將政府命,與周震鱗入晉,説閻錫山來歸。十七年革命軍定北京,全國統一,先後受任為國民政府委員及山西政治分會委員、立法院委員、革命黨史編纂委員會委員,皆未就。閒居上海,惟以著述為事,除獨力發刊《太平雜誌》外,另著有《革命閒話》一卷、《扶桑詩話》一卷、詩文集十餘卷。性豪放,不事家人生產,得錢輒以分士。晚歲得肝鬲疾,十九年秋漸劇,一夕讀報大感傷,咯血鬥餘,遂於是歲七月二日逝於上海寓次。配室童夫人,生二子一女,側室王氏無出。 [2] 

田桐身後之事

田桐病逝的噩耗傳出後,蔣介石、胡漢民、李烈鈞、王寵惠、唐紹儀、蔣夢麟、古應芬、陳果夫、王正廷、陳紹寬等紛致賻儀;幛聯、祭品,已達千餘件,而繼來者尚絡繹不絕。 [3] 
參加上海公祭的有時任國民黨中央監察委員的李烈鈞,時任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上海特別市市長張羣及各界代表1000多人。 [3] 
12月14日上午,南京追悼田桐大會於民眾教育館舉行。胡漢民、邵元衝及各機關團體代表300餘人到會。時任國民政府委員、立法院院長的胡漢民主持大會。 [3] 
田桐逝世之際,當時正在中原大戰前線的蔣介石聞訊,“飭令上海警備司令熊式輝料理喪事,又於中央一一八次常(委)會通過公葬,交國民政府令行政院飭湖北省政府辦理”。 [3] 
田桐墓“工程頗為浩大,形式極為壯觀,山勢堂皇,風景美麗,為鄂省空前未有之陵墓”。
墓地建成後,事務處一面登報通告,一面呈請國民黨中央黨部、國民政府、行政院“各派大員參加公葬典禮”。
經時任司法院院長居正及田桓與何成浚、夏鬥寅、朱懷冰、孔庚等人商酌,定於1932年9月20日舉行公葬;湖北省政府派秘書周尊率領員役赴滬迎接,並在上海設立辦事處負責有關事宜。 [3] 
田桐靈櫬9月16日抵漢後,於17、18、19三日舉行公祭,全省降半旗致哀 [3] 
參考資料
  • 1.    尚海等主編.民國史大辭典: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1.09:754
  • 2.    鄒魯.中國國民黨史稿 下:東方出版社中心,2011.11:1579-1584
  • 3.    劉作忠.辛亥革命功臣田桐身後哀榮[J].湖北文史,2010(02):64-71.
  • 4.    張明觀,張慎行,張世光編著.南社社友圖像集: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1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