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田家祠堂

鎖定
田家祠堂位於沱江北岸的老營哨街,始建於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為時任欽差大臣、貴州提督的鳳凰籍漢族人田興恕率族人損資興建。民國初,湘西鎮守使、國民黨中將田應詔田興恕之子)又斥巨資最後修建完工。
中文名
田家祠堂
位    置
沱江北岸的老營哨街

田家祠堂鳳凰田家祠堂

這是一處具有濃厚民族特色的氏族祠堂建築羣。有大門、正殿、戲台20多間屋宇,並有天井、天池、迴廊,還設有"五福"、"六順"兩門。
祠堂大門前有有六級用紅砂石條砌成的扇形台階。階前有一塊較寬的空坪,大門建築三間,中間大門呈八字形,兩邊次間均為青磚砌就,原有石象一對、石鼓一雙,極具氣派。
[1] 

田家祠堂上虞田家祠堂

上虞田家祠堂始建於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分別在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同治九年(1871年)和民國四年(1915年)進行過大規模修繕。上虞田家祠堂和鳳凰田家祠堂的家傳文化完全同出一宗,但前者的歷史要比後者整整早84年!如果不是文革和近年的破壞,上虞田家祠堂的文物和旅遊價值決不會亞於湘西的田家祠堂。
上虞田家祠堂本來計劃於1912年開工修繕,因將修建經費支援了辛亥革命而推遲了兩年進行。1915年改建好的祠堂是集學校和祠堂功能於一體的“近代化新式祠堂”。祠堂的主要部分是一座當時頗具規模的慈善學校“紫荊小學”。
戲台的後面緊連一個二層樓建築,上面是教師宿舍,下面是辦公室。戲台的對面即是留存的“紫荊堂”大殿,中間隔了一個天井,天井的東西兩側都是二層樓的學校教室,有迴廊連通南側的教師宿舍。演戲的時候,二樓兼作女客、兒童看戲的包廂。紫荊堂內有48根二層樓高、粗如華表的巨大石柱,皆為整石鑿成。除去東西兩排12根柱子作為支撐外,中間36根石柱為石刻或半圓木殼雕字的對聯楹柱,其中15幅是14位辛亥名人所留,另外3幅則是乾隆三十七年(1772)和同治九年(1871年)的古聯。
進門的第一幅石刻對聯“虞邑肅蒸嘗,優見愾聞,如在左右;雁門傳世澤,嘉言懿行,相映後先。”為少見的“陽刻”。所謂“陽刻”,即把字旁邊部分鏤掉,將字凸出。這幅對聯還有凸出的纏枝花紋作裝飾邊框,猶如一枚巨大的圖章,氣勢逼人。“陽刻”工藝要比“陰刻”(字凹進)複雜得多,在如此高大的石柱上雕刻更是非常珍稀。整個祠堂當年至少有108根石柱,石柱高6.5米,圓周1.2米,可以想象有多麼氣派!所幸,這對石柱保存尚好。
“紫荊堂”是開放的大殿,朝南無牆(牆和天花板都是倉庫主人後來加上的,8根石柱尚被埋在牆裏)。48根柱子分6列8排整齊排列。在最後兩排柱子之間,曾有一個橫貫東西的階梯式供台,稱做“萬年台”,供放歷代祖宗牌位。“萬年台”平時用板壁擋住,只在祭祖時開放。其餘部分就用作了學校的禮堂。後來學生增多,教室不夠,紫荊堂東西兩側也隔成了教室。紫荊堂後面還有中後院,庭事殿、倉庫、食堂等建築。東側有慈善機構鳳蔭山莊,西側圍牆外還有面積約1200平方米的體操場。
按照家譜所留的田家祠堂平面圖估算,不計那個體操場和周圍場地,圍牆內的佔地面積約為4200平方米。田家祠堂的大門朝南,門楣高大,門板相當厚實,雕有門神。門外是甬道和花園,然後才是圍牆。圍牆是實體牆,上面有用瓦片組成花樣的鏤空裝飾,十分漂亮。圍牆除了南面有正門外,東西也有門,為了方便老百姓進出,從來都不關門。
令人遺憾的是,這座有如此規模的學校,這座在清末民初首創的、具有開化民風、開啓民智之革命意義的新式祠堂,竟在本世紀被拆掉了,只剩下孤零零的一個大殿。

田家祠堂最佳旅遊時間

田家祠堂是室內景點,受天氣影響較小,從天氣角度講,景區地處湖南湘西地區,湘西氣候屬於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境內氣候温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水豐沛,年均降水量1300-1500毫米。年平均氣温12℃-16℃,最熱的七月平均氣温24℃-27℃,最冷的一月平均氣温1.7℃-4.3℃。無霜期達240-288天。 田家祠堂四季皆適合旅遊,最佳時間為4-11月份。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