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田宋營村

鎖定
田宋營村隸屬延慶縣張山營鎮,位於靳家堡村南,京新高速公路以南,村子是蔡家河的源頭區域,泉水眾多,種植水稻。村中有龍王廟、關帝廟等古廟。
中文名
田宋營村
行政區類別
面    積
5900 畝
人口數量
1018人

田宋營村村情概況

田宋營村坐落於海坨山腳下,是延慶區張山營鎮一個行政村,位於110國道和京新高速公路以南,交通非常便利。村子是蔡家河的源頭區域,土地肥沃,泉水眾多,村域面積約5900畝。村內現有耕地1650畝,其中旱地1550畝,水稻田100畝,另有林地900畝。村中有龍王廟、關帝廟等古廟。現有住户512户,其中農業户343户,全村人口1018人。村內集體經濟薄弱,農户收入主要靠種植玉米等農作物和打零工為主,增收渠道狹窄。2016年年底,有209户被認定為低收入農户(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低於11160元),佔全村農業人口的61%,低收入人口 455人,截止到2018年6月底,還有低收入農户49户,低收入人口129人。
村官介紹
大學生“村官”賀羽的創業故事
田宋營村 田宋營村
2009年,賀羽是張山營鎮田宋營村的一名大學生“村官”,用業餘時間給孩子當家教。2011年,他辦起了課業輔導中心,踏上了創業之路,卻沒忘記那些貧困孩子。
2008年,賀羽來到張山營鎮田宋營村。他喜歡走東家串西家,跟村民聊天,瞭解情況。時間一長,村民們也就愛和小賀聊家常,最常説起的就是孩子的學習。不會輔導孩子的功課,村民們一臉愁容。
“這個忙,我能幫啊!”賀羽説。他向村支書一彙報,村支書一口答應。村委會還給騰出一間教室,專門給“賀老師”上課用。就這樣,2009年冬天,賀羽的輔導班開課了。
田宋營村 田宋營村
開始,賀羽只輔導孩子們寫作業,哪道題不懂講哪道。過了段時間後,他發現,“頭疼醫頭、腳疼醫腳”不能從根本上提高孩子們的學習成績,要想效果好,就得從頭兒開始,系統輔導。
不是學師範出身?不怕!賀羽找來小學教學大綱,研究教學要點。不明白的,向鎮上的小學老師請教,到網上查資料。他還因材施教,在講故事和做遊戲中瞭解孩子們不同的性格特點,採取不同的輔導方法。
一個寒假過去了,幾個孩子的學習成績明顯提高。一傳十,十傳百,賀羽的補習班知名度越來越高,鄰村的孩子也來參加,最多的時候,班上有20多個孩子。
田宋營村 田宋營村
轉眼,賀羽三年“村官”期滿。何去何從,頗費思量。“自主創業,成立補習班。”賀羽説,“我的培訓中心就叫‘向日葵’,希望孩子們每天都能幸福、快樂,生活充滿陽光!”
為創業,賀羽走訪了北京20多家教育機構。從知名的培訓機構到普通的培訓班,甚至“小飯桌兒”,賀羽一家一家參觀學習、分析研究,總結經驗。2011年,賀羽在縣城創辦的“向日葵”課業輔導中心開業了。眼下,中心已經招收了50多個學生,教學質量穩步上升,受到家長和學生的認可。
賀羽沒有忘記田宋營村的孩子們。“原來在田宋營村輔導班上課的孩子,都可以免費來‘向日葵’上課!”不但田宋營村的孩子們,賀羽還給“向日葵”定了一條規定:凡是低保家庭的子女,免費上課。已有7名貧困家庭的孩子,在“向日葵”課業輔導中心免費上課。 [1] 
QQ羣裏傳出農家“精氣神”
延慶縣張山營鎮的大學生村官李茂剛走進辦公室,就收到了一條鎮村官辦發來的短信: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已經勝利閉幕,全會公報全文已共享在我們的QQ羣,希望大家能抽空學習全會精神。
田宋營村 田宋營村
“這可是咱國家的大事,村裏人也都在議論呢。”心想着,李茂趕忙登錄QQ。“全會提出建設生態文明,用制度保護生態環境,還要劃定生態保護紅線,以後咱們延慶的環境肯定比現在更好。”“打造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工農互惠、城鄉一體的新型工農城鄉關係,以後城鄉差距會越來越小。”羣討論組裏的討論早已是熱火朝天,李茂匆匆下載了羣共享的全會公報並打印出來,開始細細研讀。
田宋營村的“村官”劉寬在羣裏又發了一條信息:為方便大家閲讀和理解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我已經把全會要點、亮點製作成了PPT,共享到QQ羣裏了,大家可以下載,也可以用於給村民傳達全會精神。劉寬的這一舉動贏得了大家的認可。鎮村官辦汪佳易在羣裏高興地説:“我得把PPT下載下來,給咱們鎮宣傳科,讓他們在鎮政府的大屏幕上滾動播放。”
看着羣裏大家火熱地討論着,李茂心裏頗為激動:“有了中央的精神做主心骨,咱村的有機葡萄產業肯定更有奔頭了。”小李所在的前黑龍廟村,是延慶遠近聞名的葡萄種植專業村,村民幾乎家家種葡萄。近幾年,隨着惠農政策不斷出台,村裏大力發展種植有機葡萄,嚐到惠農政策甜頭的村民對國家大事和各項新政策、新精神尤其關心。
幾天前,李茂在回村委會路上,遇到了村民蔣長林大爺。聊天時,蔣大爺提到中央召開十八屆三中全會的事,“咱老百姓最關心的是這次全會能有啥好政策,對咱農村、農民有啥新精神。”他再三囑咐小李,等會開完了,要第一時間給他説説會上都説了些啥。
想到這裏,李茂又開始仔細研讀全會公報全文。正在這時,手機響了,村支書王合亮打來電話,讓他認真準備準備,這兩天給全村黨員講講全會公報內容。接到新任務,李茂趕忙把報紙上有關全會內容和解讀、評論都收集起來,又開始在網上搜集各種材料,爭取能給村民們上好這堂課,把公報中的惠農精神傳遞進農家。 [2] 

田宋營村近期情況

發展思路與工作設想
田宋營村 田宋營村
田宋營村的主要發展思路是依託村內自然資源豐富,土地資源優越,交通便利的有力條件,緊緊抓住2019年世園會、2022年冬奧會的有力契機,大力發展旅遊觀光農業,拓寬傳統種植結構,增加中藥材、水稻、綠色收菜的種植,滿足市場需求,不斷增加農户收入。
經濟發展和產業建設情況
田宋營村在2018年已經成立了農村集體經濟合作社,計劃通過積極尋求合作伙伴,採取多種合作形式,盤活流轉農户的土地資源,種植中藥材和水稻,建立蔬菜基地,以此增加農户的土地租金收入和到合作社務工勞務收入。
(一)水稻種植。蔡家河是流經張山營鎮注入官廳水庫的一條泉水河,田宋營村就坐落在蔡家河沿岸,種植水稻歷史悠久,50%的村民有種植水稻經驗,加上土壤富含硒元素。2006年,就已經註冊了“蔡河”大米商標。因使用天然泉水澆灌,實行精耕細作和有機化管理,這裏產出的大米清香、透亮,受到了廣大市民的認同。但近年來,因為稻田收入較低,耕作複雜,耗費人力,到2012年村內停止了水稻種植。2018年,田宋營村經過認真調查研究,計劃把村民手中100多畝荒廢稻田流轉到合作社,進行升級改造,延續“蔡河”大米種植歷史,增加農民土地收入及勞務收入。
(二)蔬菜種植。利用現有優良種植土地1500餘畝,採用農户土地流轉或者土地入股等形式整合利用,計劃建設有機蔬菜大棚100棟,生產綠色有機蔬菜。同時,改變過去單一種植玉米的傳統種植模式,拓寬種植品種,增加中藥材和其他經濟作物的種植,增加農民收入。
(三)打造旅遊民俗村。田宋營村四面環水,村西有大面積濕地,計劃依託平原造林工程和世園會、冬奧會兩大盛會,積極發展特色“民俗户”、“農家院”,讓遊客有的玩、有的吃,有的住。盛夏,遊客可以在林中濕地消夏避暑;秋季,遊客可觀賞成熟稻田的美麗景觀,體驗農家收穫的快樂;冬季利用稻田放水結冰建成冰場,遊客可以滑冰賞雪,體驗冰雪運動樂趣。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