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田壋村

鎖定
田壋村,位於洋裏鄉東南約15公里處,東面與廷洋村接壤,西面是金田村,南接白沙鎮村,北面是大名鼎鼎的田壋茶場。全村有耕地1846畝,山地11500畝,人口1730人,430户。
中文名
田壋村
行政區類別
地理位置
洋裏鄉東南約15公里處
人口數量
1730人
方    言
福州話
海    拔
730 m

田壋村田壋桃花林

田擋村有規模巨大的桃花林,500畝的桃樹林到了桃花盛開的時節,漫山遍野是一片花的海洋。

田壋村田壋張氏宗祠

宗祠位於閩侯縣洋裏鄉田壋村,離福州約六十多公里。宗祠始建於元代,清朝順治年間張利民倡導重修,宗祠為單進建築,面闊三間,進深七柱,穿門式誠柱坐木架,四井槓梁,天井左右木構迴廊,周圍土築風火牆,佔地面積約八百平方米。
田壋張氏系張睦公後裔,十四世乾公,由古田遷閩侯縣洋裏鄉,先遷張山坪後遷田 (原名玉田)。子孫興旺,不斷向外遷移發展。主要分佈於福州市、台灣省,遠至美國等,至今已繁衍三十一代,總人口近萬人。

田壋村張利民故居

張利民(1598-1663年),字能因,閩侯縣洋裏鄉田壋村人。明崇禎十三年(1640年)進士,授安微桐城知縣。時值明未,“流寇”遍及江北,桐城首當其衝,幾經征戰,城鄉蕩為廢墟,數百里不見人煙。由是,白天城門緊閉者數月,聽聞新縣令到任才開啓城門。當時,縣署吏役無幾,士民大半避居外地,田糧賦税無以徵收。“流  寇”近者七八十里,遠者二三百里,城內參將陳某、通判邵某統兵無紀律,驕兵悍卒,殃及百姓。張利民到任時值張獻忠來攻,張利民召集全城將士,盟誓抵抗,並懸賞收編隊伍,制定戰守法度,積極防禦,造內城數十丈,浚環城深溝,晝夜守衞。城被困經年,恰適總兵黃德功、劉良佐合兵於鮑家嶺,擊退張軍,桐城得以保全。張利民勵精圖治,百姓得以安居。隨後,上司命追交賦税上供朝廷,張利民多次上書撫憲求免。在任三年,治行推為天下第一。崇禎末年,闖王進京,福王立於南京,張利民奉詔入朝,授户科給事中。未幾,南都失守,唐王入閩稱帝,復授利民兵科右給事中兼刑、工二科。廷議時局時,張利民條陳守禦策略,轉禮科左給事中。順治二年(645年),南明政權升張利民為都給事中兼吏科左給事中,不久又升太常寺少卿。同年八月,唐王敗於汀州,張利民遁人佛門,入雪峯崇聖禪寺為僧,自稱田中和尚。魯王至閩,以左遷都御史見召,張利民未赴任,數年後病逝。
張利民故居座落於田擋村舊堡后街,今田擋村50號。故居始建於明代,是一座很有特色的方形土樓式民居,當地人稱為堡街。這裏地理獨特,景色優美。堡街呈長方形,南北向橫排,長90米,寬55米。中間有一條3米寬卵石鋪就的堡街貫通南北。兩座木構樓閣式排樓隔堡街相向並排座落,周圍以土築堡牆,門前有石旗杆夾。堡牆較厚,約有3米寬,轉角處建有嘹望樓。張利民故居位於堡街東側,為其祖上所建。樓閣房與堡牆多已毀壞,現從排樓僅存的兩間樓閣房測得:每間樓房寬3.1米,進深二間,計有8.6米,前後走廊分別為1.4米、1.7米;樓上高3.3米,樓下高2.7米。由此推算,每排樓閣房有25間左右。排樓建築全用杉木,樑柱粗大,且不用一釘一鉚,給人堅固厚實之感,但層樓較矮,光線較差。堡街排樓歷經風霜,毀壞嚴重,1996年族人按原貌予以重建.

田壋村芹巖寺

又名大雄寺。田壋是明末太常寺少卿張利民的故鄉,崇禎甲申(1644)國變,張利民出家為僧,自稱田中和尚。民國《閩侯縣誌》有傳。寺在田壋村西一公里的半山腰,坐北朝南,依山傍溪,就勢而築。沿溪而下,主要建築有馬仙殿、大士殿、大雄寶殿等。馬仙殿始建於大元至順元年(1330),為石構仿木建築,面闊三間,進深,五柱;柱與樑架系花崗石構築。殿正面陰刻“馬氏真仙”,徑約18釐米,上、下款分楷書陰刻,為“乾隆丙午年春秋吉日重修,閩邑弟子陳大拱喜拾”,字徑9釐米。殿內神龕供奉三尊仙女像,據云是馬、蔣、林氏三仙。
大士殿,又稱觀音閣,建於清康熙壬寅年(1662),面闊三間,進深三間,穿鬥式木構架。殿內保存一塊帶有“道光庚戊年”紀年的錨式鐵磬,上鑄銘文“芹巖大雄寺”。
大雄寶殿,又稱福慶堂,據清《田擋張氏族渤》記載:“明天順已卯,建福慶堂,重修馬仙殿”。殿面闊三間,五楹進深,抬梁穿鬥式木構架。大殿案桌上奉祀身官服的張利民彩塑座像。兩旁牆壁木板上,還有清同治丁卯(1867)墨線勾勒的四大天王像,線條簡潔,畫工不俗。芹巖寺建築自由靈活,沿溪依山於自然環境之中,構成一幅極為生動的“深山藏古寺”景觀。

田壋村田壋茶場

1961年12月,在洋裏鄉的田擋村創辦田壋茶場,經營土地5574畝,有茶山、油茶、山蒼籽以及稻田。場裏附屬2個生產隊。1979年該場劃歸福州市農工商聯合企業

田壋村天湖頂

位於洋裏鄉田擋村,海拔高度1231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