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田基黃

(中藥)

鎖定
田基黃,中藥名。為藤黃科植物地耳草的全草,春、夏季開花時採收全草,曬乾或鮮用。有清熱利濕,解毒,散瘀消腫之功效。用於濕熱黃疸,泄瀉,痢疾,腸癰,癰癤腫毒,乳蛾,口瘡,目赤腫痛,毒蛇咬傷,跌打損傷。
別    名
地耳草
雀舌草
蛇查口
跌水草
寸金草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山茶目
藤黃科
金絲猴屬
地耳草
分佈區域
長江流域及以南
中文學名
田基黃
採收時間
春、夏季
用    量
15-30g
毒    性
無毒

田基黃入藥部位

藤黃科植物地耳草的乾燥全草。

田基黃性味

甘、苦,涼。

田基黃歸經

歸肺,肝,胃經。

田基黃功效

清熱利濕,解毒,散瘀消腫。

田基黃主治

濕熱黃疸,泄瀉,痢疾,腸癰,癰癤腫毒,乳蛾,口瘡,目赤腫痛,毒蛇咬傷,跌打損傷。

田基黃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鮮品30-60g,大劑可用至90-120g;或搗汁。外用:適量,搗爛外敷,或煎水洗。

田基黃炮製方法

揀除雜質,洗淨,切段,曬乾。

田基黃生理特性

地耳草,一年生小草本,高10-1000px。全草長10-1000px。根鬚狀,黃褐色。莖單一或基部分枝,光滑,具4稜,表面黃綠色或黃棕色;質脆,易折斷斷面中空。葉對生,無柄;完整葉片卵形或卵圓形,全緣,具細小透明腺點,基出脈3-5條。聚傘花序頂生,花小橙黃色。其常生於田野較濕潤處。

田基黃產地

廣佈於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各地。

田基黃相關論述

1《生草藥性備要》:“敷瘡,消腫毒。”
2《新華本草綱要》:“用於胃脘痛、咳嗽、月經不調。”
3《中國藥植圖鑑》:“煎服治風濕性神經痛,頭暈。”
[1-3] 
參考資料
  • 1.    王國強.《全國中草藥彙編》:人民衞生出版社,2014年2月
  • 2.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0年版
  • 3.    南京中醫藥大學.《中藥大辭典》: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