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產翁制

鎖定
產翁制,亦稱“產公制”。即男子“裝育”或“坐月子”的習俗。歷史上存在於我國個別少數民族中的一種習俗。父親為確認親子女而採用的一種巫術手段,妻子生育後不幾天,便要下地勞動,相反丈夫卻像產婦一樣,抱嬰卧牀坐月,在飲食上也得到產婦的待遇。 [1-2] 
中文名
產翁制
外文名
The custom of couvade

產翁制簡介

生兒育女本來是婦女的一種特殊能力,但在人類發展史上,“男人分娩”、“男人坐月”也並非天方夜譚、危言聳聽。人類學民族學把這種奇特的習俗稱之為“產翁制”或“產翁坐褥”。
所謂“產翁制”,就是男子在其妻子生產期間,模擬妻子“分娩”,或在妻子分娩以後裝扮成產婦卧牀抱子,代替妻子“坐月”,而真正的產婦則照例外出幹活,併為卧牀“坐月”的丈夫準備飲食。在這裏,模擬妻子“分娩”、代替妻子“坐月”的產婦之夫便稱之為“產翁”或“產公”。

產翁制歷史概況

據宋代《太平廣記》卷四八三引《南楚新聞》記載:“南方有僚婦,生子便起,其夫卧牀褥,飲食皆如乳婦。”文中提到的“僚”乃仡佬族先民。此文大意是説:南方的僚族婦女,生了孩子仍舊起來到處奔忙,她的丈夫則卧牀褥,像產婦一樣講吃講喝。同書又記載:“越俗,其妻或誕子,經三日,便澡身於溪河。返,具糜以餉婿。婿擁衾抱雛,坐於寢榻,稱為產翁。”這裏“越”族就是壯族的先民。此文大意是説:根據越族的習俗,妻子生了孩子,三天後便到溪流河川裏洗澡。洗完後返回,就給丈夫做稀粥喝。而這時丈夫卻擁着被子,抱着嬰兒,坐在牀上,稱為“產翁”。
另外,明《百夷傳》、清《順寧府志》及意大利人馬可·波羅的著名遊記則記載了盛行於傣族地區的“產翁制”。其中,《順寧府記》記載:傣族先民,“生子三日,貴者浴於家,賤者浴於河,婦人以子授夫,已仍執焚、上街、力田、理事”。大意是説:傣族婦女生了孩子後第三天,富貴人家就在家中洗澡,貧賤人家就到河裏去洗澡,此後,產婦就把嬰兒交給丈夫,讓丈夫坐月子,而自己則仍舊去做飯、上街辦事、下地勞動、料理家務。意大利人馬可·波羅在元代曾到過中國的西南地區,他在著名的《馬可·波羅遊記》中記載:傣族“婦女產子,洗後裹以襁褓。產婦立起工作,產婦之夫則抱子卧牀40日。卧牀期間,受諸友慶賀”。這就是説,傣族婦女生了孩子,將孩子洗後就用襁褓包裹起來。產婦就立即起牀照常勞作,而她的丈夫則抱着嬰兒坐月子,卧牀40天。卧牀期間,接受親友們的祝賀。“產翁坐月”固然荒唐,但更為滑稽有趣的是,“產翁”在模擬“分娩”時,往往還哼哼呀呀,裝出一副十分努力、痛楚的樣子,以至大汗淋漓。待小孩出生之後,便戴起頭帕,捂嚴身子,生怕中風得了病。然後,抱起嬰兒,模擬給孩子餵奶。

產翁制分佈區域

“產翁制”不獨存在於中國,而且在世界許多地方、許多民族都出現過並有殘餘存在。如居住在美洲亞馬遜河和俄利諾科河流域的印第安人就“存在着產翁坐褥的習俗,在妻子生產的時期,丈夫躺在牀上仿效產婦的樣子,享受好些日子的護理和照顧”。
在法國和西班牙交界的巴斯克人中,也有“產翁制”的習俗。法國人沙爾費勃克對此曾做了如下的描述:“這個習俗就是當女子生了小孩,是父親坐牀,是父親假裝作痛,大家也是照應父親,幾乎很相信父親真是生了小孩。並且鄰居男女賀喜的也是賀父親,也是照應父親……並不掛念母親,母親仍然是專心去做她的家務。”(引自《民族文化》1982年第4期)
另外,在印度南部流傳的丈夫陪產的習俗,則可以看做是“產翁制”的一種變異形式。在那裏,當妻子分娩時,丈夫就換上花花綠綠的女人衣服躺在妻子身旁的躺椅上,翻來覆去,裝出如同產婦臨盆前的痛苦狀,直到生下嬰兒為止。
“產翁制”這種夫妻顛倒的生育風俗具有極強的父權制特徵,體現了男子對生產、生活資料的全面佔有,包括對人口資源及世系關係的獨佔。它是人類社會由母系制向父系制過渡的特殊產物。遠古,在母權制度下,女性是生活的主宰,婦女生產就表示有了財產繼承人,得到大家的敬仰,而男子則始終處於服從的地位。後來,隨着男性在社會中經濟地位的提高,人類開始走向父系社會。丈夫佯裝產婦“分娩”和“坐月”的習俗,實質上就是男子為了變母系為父系而扮演的一幕自欺欺人的歷史劇。正如法國學者弗勒克在《家庭進化論》中所説的:“男子其所以裝產,因為它要使人相信他也是生小孩子的人。”或者説“男子裝做懷孕分娩,好像這樣就可以證明孩子是由他做父親的所生的,而有權按父系來計算親屬關係”了。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