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產業革命

(工業革命)

鎖定
產業革命即工業革命。工業革命的標誌是蒸汽機的使用。英國人瓦特在已有蒸汽機的基礎上,發明了高效能蒸汽機。19世紀40年代,整個歐洲和美國都普遍使用了蒸汽機。蒸汽機帶動着紡織機、鼓風機、抽水機、磨粉機,造成了紡織、印染、冶金、採礦的迅猛發展,創造了人們以前難以想象的技術奇蹟。
中文名
產業革命
別    名
工業革命

產業革命革命介紹

蒸汽機的出現和廣泛使用,也推動了其他工業部門的機械化,引起了工程技術上的全面改革。在工業上,導致了機器製造業、鋼鐵工業、運輸工業的蓬勃興起,初步形成了完整的工業技術體系;在科學上,促進了熱力學理論的建立。工業革命是一場以技術革命為中心內容的社會變革,在這場變革中,科學技術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造成了社會生產力的巨大進步,第一次凸顯了科學技術的生產力功能。

產業革命框架體系

對產業革命的分析存在多種不同的理論框架體系,其中最重要的有熊彼特的創新理論、康德拉季耶夫的長波理論和羅斯托的起飛理論

產業革命熊彼特的創新理論

美籍奧地利經濟學家約瑟夫·阿羅斯·熊彼特(Joseph Alosis Schumpeter,1883—1950)在其1912年發表的著作《經濟發展理論》中,首次提出了他影響深遠的創新理論,而後他利用該書再版以及出版其他著作的機會對該理論進行了不斷的補充完善,使該理論成為了他經濟理論體系中最重要的理論,並構成了他的許多其他理論的基礎。

產業革命康德拉季耶夫的長波理論

康德拉季耶夫(Nikolai Dimitrievich Kondratiev,1892—1941)是十月革命前後都很活躍的俄國學者,作為國際知名的經濟學家,他的聲譽主要來自長波理論。所謂“長波”指的是經濟成長過程中上升與衰退交替出現的一種週期性波動。由於康德拉季耶夫觀察到的週期比人們觀察到的另外兩種經濟波動的週期“尤格拉週期”和“基欽週期”明顯要長,所以被叫做長波或者長週期。

產業革命羅斯托的經濟成長階段論

1960 年,美國經濟學家華爾特·惠特曼·羅斯托(Walt Whitman Rostow)在《經濟成長的階段》中提出了他的“經濟成長階段論”,將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過程分為5個階段,1971年他在《政治和成長階段》中增加了第6階段。經濟發展的6個階段依次是傳統社會階段、準備起飛階段、起飛階段、走向成熟階段、大眾消費階段和超越大眾消費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