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產業重構

鎖定
產業重構指對企業現有業務單元進行調整,及可能的橫向縱向擴張。
中文名
產業重構
特    點
可能的橫向縱向擴張
定    義
對企業現有業務單元進行調整
分    類
經濟

產業重構重構流程

1、對現有業務單元審計
2、業務單元橫向分析、產業鏈縱向分析
3、確立業務單元調整、擴張和縱向擴張方向
4、業務單元和縱向擴張可行性分析
5、業務單元調整和縱向擴張計劃
6、產業重構實施

產業重構重構分析

一、徐州市賈汪區產業重構分析
1.徐卅l市賈汪區簡介。徐卅l市賈汪區位於徐卅l市主城區東北部35公里.地處蘇魯兩省結合部.總面積690平方公里.總人口近50萬人。賈汪區是一座因開採煤炭而逐步發展起來的新興城區.1 952年成立徐州市賈汪礦區:1 965年11月定名為徐州市賈汪區,沿稱至今 1 995年經江蘇省人民政府批准,賈汪區行使和享受縣級經濟管理職能和權限。賈汪區有着100多年的煤炭開採歷史.2001年7月22日發生煤礦事故後.所有私人煤礦及小煤礦全部關閉.只留下幾個國有煤礦,加上本區所剩煤炭資源也不多.因而.這一年是賈汪區經濟發展極具壓力和挑戰的一年.也就是從這一年,賈汪區開始全面進行產業重構。
2.徐州市賈汪區2000年與2005年的產業狀況。2000年以前.徐州市賈汪區經濟發展主要以煤炭開採業為主.主要經濟來源也是煤炭業.各個鄉鎮除了國有煤礦以外.小煤礦星羅棋佈,當地居民也立足於煤礦,或者直接進礦務工.或者為煤礦提供生產和生活性服務。
2001年下半年起.在煤礦企業紛紛關閉的宏觀調控形勢下.全區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背水一戰抓調整、負重奮進求突破.重點實施工業興區、大項目帶動戰略.加快產業重構,成功走出了一條非煤產業發展之路。至2005年.已初步形成建材、電力、j台金 紡織四大支柱產業.造紙、木材加工兩大優勢產業.機械製造 傢俱 健身器材、化工四大潛力產業.成功實現了產業重構。
3.徐州市賈汪區產業重構的經驗。徐州市賈汪區素有百年煤城之稱。但從2001年下半年開始.按照國家和省、市的部署和要求.對全區1 20處小煤礦實施永久性關閉.使其以煤炭為支柱的經濟受到了重創。百年來依煤而立、因煤而興的賈汪,一下使3億元固定資產蕩然無存.3萬人失去就業崗位.1/3財政收入不復存在.運輸 港口、建材、供電、服務等行業受到嚴重波及.10萬多畝採煤礦塌陷地亟待治理。為了從低谷中實現經濟崛起.賈汪區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緊扣發展第一要務.在結構調整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徹底擯棄了以煤炭資源粗放型開採為支撐的經濟發展模式.從單純依賴煤炭資源轉為發揮本地綜合優勢.建立工業園區.引進內外資金.發展建材、電力、冶金等產業,投資18億元的安徽海螺集團、總投資50億元的徐州闕山電廠、總投資8億元的京盛鋼鐵等項目先後落户。時間過去不到4年,賈汪不但走出了困境.而且成功實現了由 地下”到”地面 的經濟發展新路.以最短時間實現了經濟的跨越式發展。
在整合產業和資源優勢方面,綜合利用“延伸拓展”和”“以新換舊”兩種產業重構方式,積極運用高新技術和信息技術改造提升新型建材、電力 冶金 紡織服裝等傳統產業。圍繞培育立區產業和富區產品目標,紮實推進實施煤炭、水泥、電力產業整合戰略,做大做強紡織、健身器材、化工、造紙等產業.抓衍生擴張,延伸產業鏈條.增加產品附加值,培育壯大煤一電一鋼、煤一電一紙、煤一電一水泥和紡織一印染一服裝四大產業鏈,全力建設全國重要的建材基地、全省重要的能源基地、蘇北重要的紡織服裝基地。另外.還利用煤礦企業先進機械設備、技術和熟練技術工人的優勢 依託徐州礦務集團,通過獨資或合資等方式,抓住西部大開發之機遇.進行異地辦礦.實現煤炭開採企業的”異地發展“。從2002年起,先後在山西、陝西、甘肅、新疆 貴州等中西部煤炭富集區建立多個生產基地.如在新疆阿克蘇投資開發的俄霍布拉克煤礦.陝西寶雞的秦源煤業有限公司.甘肅崇新縣的新周煤礦.貴州習水的二郎礦區等。
在塌陷地治理方面.賈汪區“以退為進”,結合自身實際.充分利用國內先進技術和經驗,根據不同地區塌陷地各自的特性,採取不同的治理方法。挖低墊高法:即把土地塌陷較深部分再挖深.形成水(魚)塘,將沉陷深的區域取出的土方把周圍墊高 成為可耕地。土壤剝離法:即把低窪處土壤耕作層用剷車推出.堆放在高處.然後用風化後的煤矸石、粉煤灰等充填在被剝離處.達到規定的高程後.再把耕作層鋪墊在上面.形成耕地的方法。
此外賈汪區還鋭意創新,將塌陷地治理與發展第一產業和第三產業相結合。對於大面積的沉陷地.特別是大面積積水或積水很深的水域以及未穩定的沉陷地或暫難復墾的沉陷地.根據沉陷地現狀因地制宜地直接加以利用。如利用採煤塌陷地開挖魚塘.網箱養魚、養鴨,種植淺水藕或耐濕作物等:或者是開挖成小型湖泊.在路面或池埂選擇適宜的樹種.綠化美化環境.建設娛樂公園和別墅小區,樹立一道環保旅遊型農業生產的秀麗風景等。通過治理達到水產養殖和農業種植並舉,環境治理和房地產業、旅遊休閒服務業開發並舉的目標。
二、啓示——產業重構過程中政府的作用
在資源型城市產業重構過程中.政府的作用不容忽視,政府可以通過一定的產業政策來引導資源配置.但前提是政府必須依據市場規律辦事.只能gI導不能干涉,讓市場來配置資源.從而實現產業重構。具體地講.政府應從以下三個方面人手。
1改善投資環境.吸引外來投資。改善投資環境,包括建立良好的經濟秩序,加強政府服務意識.加強道路、通訊、環境 科技教育、文化、衞生等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的建設,加強對環境的治理.樹立良好的區域形象,這是吸引外來投資.促使企業進入和建立的先決條件。新人駐本地的企業處於創業階段.資金方面需要支持.政府可為進入企業提供長期低息的設備資金融資、長期運轉資金融資以及工業區的建造和長期低利轉讓等。另外.政府還可以通過減免部分地方税(含不動產取得税、固定資產税、事業税)來吸引外來投資。
2.建立孵化機制,發展中小企業。實現產業重構不僅要吸引外來投資.還要大力發展中小企業.為大型企業提供配套服務.形成產業集羣.組成企業網絡.確立企業競爭優勢。
為促進中的企業發展.政府應採取建立企業孵化機制.建設企業園圃等一系列措施:如為中國企業提供優惠貸款和信用擔保;免費為企業培訓各類專門人才.提高中小企業的職工素質 引導企業與本地科研院所聯合.幫助企業開展技術創新、改造和技術gI進.增強產品競爭能力。
3.科學制定規劃,及早重構產業。資源型城市遲早要面臨產業重構問題.產業重構越晚,越積重難返.也將付出更高的重構代價。
因此.在資源開發尚處於增產期和穩產期時.資源型城市就應利用這段資金較為充裕的時期開始制定產業轉型規劃.發展替代產業.及早實施產業重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