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產後小便失禁

鎖定
產後失禁,中醫病名。指小便淋瀝不斷,不能自止或睡中自遺,不能約束。相當於西醫的產後尿失禁。
中文名稱
產後小便失禁
英文名稱
postpartum enuresis
定  義
因產時損傷膀胱所致,以產後小便不能自制,或睡中自遺為主要表現產後的疾病。
應用學科
中醫藥學(一級學科),婦科疾病(二級學科)
別    名
產後遺尿(溺)
中醫學名
產後小便失禁
相關西醫疾病
產後尿失禁
疾病分類
婦科
常見發病部位
尿道
常見病因
氣虛、腎虛、外傷
多發羣體
產後婦女
傳染性

產後小便失禁名詞解釋

指小便淋瀝不斷,不能自止或睡中自遺,不能約束。

產後小便失禁歷史沿革

1、《素問一宣明五氣篇》説:“膀胱不利為癃,不約為遺溺。”具體指出小便失禁的原因是膀胱不能約制。
2、《金匱要略—肺癰肺瘻篇》中所説:“肺痿……遺尿,小便數,此上虛不能制下也。”《婦人大全良方》説:“夫產後小便數者,乃氣虛不能制約故也。”二書都論述了氣虛能導致遺尿。
3、元朝朱丹溪説:“有收生不謹,損破產婦尿脬,致病淋漓。”提出外傷能導致產婦小便失禁。

產後小便失禁與西醫病名的關係

產後尿失禁為產後不能如意約束小便而自遺,常伴小便過頻,甚至於白晝達數十次。多因難產時分娩時間過長,胎兒先露部位對盆底韌帶及肌肉的過度擴張,胎兒壓迫膀胱過久,致使膀胱被壓處成瘻。手術產如產鉗、臀位牽引損傷所致。如體力不佳,產後咳嗽及一切增加腹壓的因素可影響盆底組織復舊,而發生張力性尿失禁。

產後小便失禁病因

本病常見病因有氣虛、腎虛和膀胱損傷。腎司二便,與膀胱相表裏;肺主一身之氣,通調水道,下輸膀胱;膀胱為州都之官,主司氣化。如肺、腎功能失調,膀胱氣化失司,即發生本病。

產後小便失禁病機

1.氣虛:素體虛弱,肺氣不足,復因產時耗氣傷血,肺脾之氣益虛,氣虛則膀胱失約,故小便失禁。
2.腎虛:稟賦虛弱,元氣素虛,產時復傷氣血,以致腎氣不固,膀胱不約,故尿失禁。
3.膀胱損傷:產程過長,或接生不慎,或難產手術損傷膀胱,致膀胱失約,進而小便失禁。

產後小便失禁診查要點

診斷依據
平素體虛,難產,產程過長或有手術助產史。
2.症狀
產後見排尿不能自行控制。
3.檢查
尿道內口鬆弛,或有尿瘻。

產後小便失禁辨證論治

產後小便失禁一、辨證要點

本病的辨證,主要在於觀察小便,如小便失禁,其量晝夜相等,多屬於氣虛;如夜間遺尿多為腎虛;至於外傷者,必有外傷史,小便常挾有血液。

產後小便失禁二、治療原則

產後小便失禁的治療以補氣固澀為主。凡通利之藥,皆非所宜,否則,正氣愈傷,病必增劇。

產後小便失禁三、證治分類

1.氣虛產後小便失禁
主證:產後小便失禁,胸悶不暢,氣短自覺下陷,四肢無力舌淡苔少,脈細弱。
治法:補氣固攝,佐以止澀。
代表方:方用補中益氣湯加棗皮、益智仁。
常用中藥:黨蔘、黃芪、白朮、炙甘草、當歸、陳皮、升麻、柴胡、棗皮、益智仁、生薑、大棗
2.腎虛產後小便失禁
主證:產後小便自遺,夜間更甚,面色灰暗,四肢畏冷,腰痰腿軟,舌淡苔潤,脈沉遲
治法:補腎固脬。
代表方:腎氣丸加桑螵蛸、覆盆子、補骨脂
常用中藥:桑螵蛸、鹿茸(鹿角霜也可)、黨蔘、黃芪、烏藥、牡蠣、赤石脂
3.外傷產後小便失禁
主證:產時損傷膀胱,小便淋漓不斷,或挾有血液,舌苔正常脈緩。
治法;宜補氣固脬為主。
代表方:用黃芪當歸散《醫宗金鑑》方。如兼有小腹疼痛者,可用補脬飲,《女科準繩》方。
常用中藥:黃芪、當歸、白朮、白芍、、白牡丹皮、白芨、炙甘草、生薑、大棗

產後小便失禁其他療法

針灸治療:
基本處方:中極、關元、三陰交、陰陵泉、水道
加減運用:氣虛者加氣海、足三里、脾俞健脾益氣,針用補法;腎虛者加腎俞、命門、太溪温陽益腎,針用補法;損脬者加血海、膈俞養血生脬,針用補法。
另外,還可以用穴位注射,取八髎穴,用當歸注射液4ml和維生素B12500ug混合均勻,穴位局部常規消毒,用5ml注射器,7號針頭,將藥液吸人搖勻,而後快速進針1~1.5寸,施以提插手法,當針感直抵小腹膀胱及會陰部時,抽無回血,即將藥液注入。每次每穴注射0.5—1ml,隔日注射1次,10次為1療程。

產後小便失禁轉歸預後

若及時採取適當的治療,則預後佳。

產後小便失禁預防調護

1、產前做好準備,可適當進行一些會陰肌肉的運動、產前會陰按摩及盆底肌運動。
2、治療期間必須絕對卧牀休息

產後小便失禁文獻摘要

1、《素問一宣明五氣篇》説:“膀胱不利為癃,不約為遺溺。”
2、《靈樞經》曰:“足三焦者,太陽之別也,並太陽之正,入絡膀胱,約下焦,實則癃閉,虛則遺尿。”
3、《備急千金要方》卷十五上:大小便失禁,灸兩腳大指去甲一寸三壯,又灸大指奇問各三壯。
[1-3] 
參考資料
  • 1.    王雲凱,王富春.《中醫婦科學》:中國醫藥出版社,2009年09月
  • 2.    屠佑堂.《中醫實用診療大全 下冊》: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3年03月
  • 3.    王富春,洪傑.《針灸對症治療學》: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8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