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語文字)

鎖定
生(拼音:shēng)為漢語一級通用規範漢字(常用字) [6]  。此字始見於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像幼苗剛從土地裏長出來的樣子,本義指生育、出生。又引申指有生命的、沒有死亡的、天生的。“生”也作名詞用,指生命。還引申指需繼續生長的、沒有成熟的,又引申指鮮活的、新鮮的,未經加工的或沒熟的。再引申轉指對別的人或事物不夠了解,後又指生硬。在古代又是先生的簡稱,還指學生、門徒、門生。元代以後又指戲曲行當。 [15] 
中文名
拼    音
shēng
部    首
五    筆
TGD [2] 
倉    頡
HQM [2] 
鄭    碼
MC [2] 
筆    順
撇、橫、橫、豎、橫
字    級
一級(編號:0263) [6] 
平水韻
下平聲·八庚 [3] 
總筆畫
5+0(部首+部首外)
統一碼
基本區 U+751F [2] 
結    構
獨體結構
筆順編號
31121
四角碼
2510₀
注音字母
ㄕㄥ
造字法
指事字

字源演變

“生”字形演變流程圖(文中出現序號參照此圖所示文字) “生”字形演變流程圖(文中出現序號參照此圖所示文字) [1]
從甲骨文、金文等出土文字材料來看,“生”這個字的上面表示草木,下面的一橫表示土地,整個字表示草木從土地中生長出來。金文的形體和甲骨文大致相同,只是在中間的莖杆上增加了一個黑點,表示“土”。小篆的形體在金文形體的基礎上,將這一點寫作一短橫,“土”字更加明確化,字形更加對稱。隸書由於筆畫的規範,形體已經和甲、金文相去甚遠了。
古今漢語裏經常要用到“生”字表示“生長”這一基本的原始意義,像《詩經·大雅·卷阿》“梧桐生矣,於彼朝陽”,謝靈運山水詩裏的“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白居易詩歌中賦“離離原上草”為“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等等,都是表示草木的生長。
但是,古代曾經普遍存在一種原始移情的思維習慣,就是一種物我不分的傾向。所以,不能單純地把“生”字的本義理解為草木生長。生很早又可用來指人的生育,如《詩經·大雅·生民》講的“居然生子”,白居易《長恨歌》所謂“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等,使用的都是“生”的“生育”義項。其實,“生育”這個合成詞中,“育”的本義也就是生產幼子。其他像“生產”“生兒育女”“生日”“生性”等合成詞語裏的“生”,也都是後者的義項。後來,一切事物的產生都可以稱之為“生”。例如,上面提到的“生產”一詞,就既可用來指示人和動物的繁衍生息,又可用來表達財物的製造產生。其他合成詞還有“生財之道”“生根”等等。
能生長的事物大都是有生命的,因此由本義又可引申出生命、活的事物,例如《論語·鄉黨》中所記錄的:“君賜座,必畜之。”這裏的“生”指活的事物、活的動物。既然有生命的存在,那就必然有生命的消失,和“死”相對的概念就是“生”。《詩經·邶風·擊鼓》中説:“死生契闊,與子成説。”是説無論生死聚散,與你成約立誓。生與死、增長和消亡,很早就構成正與負、肯定和否定的價值評判。相應的,在“生”字所記錄的詞語系統裏,相當一部分是屬於所謂“正方向”的,像“生命力”“生存”“生活”,等等。新鮮的東西叫做“生”,古籍中“生肉”“乾肉”對稱,“生荔枝”也就是鮮荔枝;再進一步引申可以表示人和人之間關係不熟,例如“生人”“陌生”。具有充沛活力的也稱得上“生”,像“生動活潑”“生機勃勃”“生龍活虎”“生猛海鮮”“生意盎然”等,是口語裏經常講到的。 [15-16] 

詳細釋義

拼音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shēng
動詞
生育;出生
birth;
bring up;
breed
《詩經·小雅·斯干》:“乃生男子,載寢之牀。”
《周禮·天官·大宰》:“六曰事典,以富邦國,以任百官,以生萬民。”鄭玄注:“生,猶養也。”
戰國·商鞅《商君書·徠民》:“此其土之不足以生其民也,似有過秦民之不足以實其土也。”
唐·白居易《長恨歌》:“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生育;出生;獨生;親生;生父;生母;降生;誕生;天生
發生;產生
happen;
breed;
produce
《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莊子·盜蹠》:“(爾)不耕而食,不織而衣,搖唇鼓舌,擅生是非。”
宋·謝翱《逃暑崇法寺》詩:“城南古寺涼生處,草色遙連孝子墓。”
生鏽;生病;滋生;觸景生情妙趣橫生
生長;成長
grow
《禮記·月令》:“(孟夏之月)王瓜生,苦菜秀。”
《荀子·勸學》:“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南朝宋·謝靈運《登池上樓》詩:“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
清·周亮工《書影》卷四:“白櫻桃生京師西山中。”
生根;生芽
活着(與“死”相對)
live
《詩·邶風·擊鼓》:“死生契闊,與子成説。”
《漢書·韓信傳》:“兵法不曰:‘陷之死地而後生,投之亡地而後存乎?‘”
生存;生還;永生;栩栩如生;生死存亡
使活;使生存
live
《史記·扁鵲倉公列傳》:“聞太子不幸而死,臣能生之。”
唐·韓愈《平淮西碑》:“汝其往,衣服飲食予士,無寒無飢,以既厥事,遂生蔡人。”
宋·蘇洵《樂論》:“藥可以生死,然後人不以苦口為諱。”

製作;製造
produce;
yield;
create
《禮記·大學》:“生財有大道,生之者眾,食之者寡,為之者疾,用之者舒,則財恆足矣。”
漢·董仲舒《春秋繁露·度制》:“凡衣裳之生也,為蓋形暖身也。”
《漢書·食貨志上》:“生之有時,而用之亡度,則物力必屈。”
生產
生擒;活捉

漢·司馬相如《上林賦》:“生貔豹,搏豺狼,手熊羆,足野羊。”郭璞注引韋昭曰:“生,謂生取之也。”

使柴、炭等燃燒
light
《水滸傳》第十回:“林沖就牀上放了包裹被卧,就坐下生些焰火起來。”
《儒林外史》第二一回:“卜老先送了幾斤炭,叫牛浦在房裏生起火來。”
歐陽予倩《孔雀東南飛》第一場:“到廚房趕快去把火生好,抽片刻趕織絹不敢辭勞。”
生火;生爐子
向陽

《孫子·行軍》:“凡處軍相敵,絕山依谷,視生處高,戰隆無登,此處山之軍也。”

〈方言〉呆;停留

賀敬之等《慣匪周子山》第二場:“兄弟,看你不給我説,我還在黑洞裏生着呢。”原注:“生着,待著。”
賀敬之等《慣匪周子山》第五場:“爾刻天還沒黑定,咱先到前頭那古廟合頭生個一陣,等天黑定了咱再走。”

名詞
生命
life
《莊子·讓王》:“今世俗之君子多危身棄生以殉物,豈不悲哉!”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養生》:“貪慾以傷生,讒慝而致死,此君子之所惜哉!”
唐·韓愈《祭十二郎文》:“其竟以此而殞其生乎!抑別有疾而至斯乎?”
眾生;求生;喪生;有生之年;捨生取義起死回生
生活;生計
life;
livelihood
《左傳·僖公二十七年》:“晉侯始入而教其民,二年,欲用之。子犯曰:‘民未知義,未安其居。’於是乎出定襄王,入務利民,民懷生矣。”
《史記·循吏列傳》:“秋冬則勸民山採,春夏以水,各得其所便,民皆樂其生。”
《漢書·衞青傳》:“人奴之生,得無笞罵即足矣,安得封侯事乎!”
生意;謀生;營生
一輩子;生平
lifetime
唐·韓愈《送李願歸盤谷序》:“膏吾車兮秣吾馬,從子於盤兮,終吾生以徜徉。”
唐·李商隱《馬嵬》詩之二:“海外徒聞更九州島,他生未卜此生休。”
宋·蘇軾《和蔣夔寄茶》:“我生百事常隨緣,四方水陸無不便。”
平生;今生;終生;後半生;一生一世
有生命的東西;生物
living things;
creature
《國語·楚語下》:“滯久則不振,生乃不殖。”韋昭注:“生,生物也。”
《淮南子·主術訓》:“人君者,上因天時,下盡地財,中用人力,是以羣生遂長,五穀蕃殖。”

俘虜
capture
《漢書·昭帝紀》:“今破烏桓,斬虜獲生,有功。”顏師古注:“既斬反虜,又獲生口也。”
《資治通鑑·晉安帝隆安元年》:“魏騎潰去,崇亦引還,斬首獲生,具言敵中闊狹,眾心稍振。”
宋·王讜《唐語林·補遺一》:“斬馘擒生,殆逾五十。”

“先生”的省稱。指有才學的人。亦為讀書人的通稱
scholar
《管子·君臣上》:“是以為人君者,坐萬物之原,而官諸生之職者也。”尹知章注:“生,謂知學之士也。”
《史記·儒林列傳》:“言《禮》自魯高堂生。”司馬貞索隱:“雲‘生’者,自漢已來儒者皆號‘生’,亦‘先生’省字呼之耳。”
唐·杜甫《寄高三十五書記》詩:“嘆息高生老,新詩日又多。”
書生;儒生
學生,在學校或其他學習地方受教育的人
student
唐·韓愈《送何堅序》:“其在太學也,吾為博士,堅為生。”
宋·沈作哲《寓簡》卷十:“常州有州學生,夜盜僧寺狗烹之。”
錢鍾書《圍城》七:“她前年逃難到內地,該進大學四年級,四年級生不許轉學。”
師生;門生;考生;招生;畢業生;特長生
古代土木建造中把栱頭量為幾個等分,每一等分稱為“瓣”。也叫做“生”

宋·李誡《營造法式·大木作制度一·栱》:“瓣,又謂之胥,亦謂之棖,或謂之生。”

傳統戲曲角色行當。扮演男性人物。後根據所扮人物年齡、身份的不同,分為老生小生武生

宋·無名氏《張協狀元》戲文第二齣:“(生上白)訛未。(眾喏)。”

妓女

宋·張邦基《墨莊漫錄》卷八:“政和間,汴都平康之盛,而李師師、崔念月二妓名著一時……聲名溢於中國。李生者,門第尤峻。”
元·方回《木棉怨序》:“賈似道南竄,猶攜所謂王生、沈生者以自隨。二生,天下絕色也。”
清·徐士鑾《宋豔》卷六:“呼妓為生,未知始於何時。徐虹亭《續本事詩》載袁宏道中郎《傷周生》詩,題下注:‘吳人呼妓為生,蓋亦沿宋舊耳。’”

古代作戰隊形“八陣圖"中的一門

《三國演義》第八十四回:“昔小婿入川之時,於此佈下石陣,名‘八陣圖’。反覆八門,按:遁甲休、生、傷、杜、景、死、驚、開。”

本性。後作“性”
intelligence
《周禮·地官·大司徒》:“以土會之濃,辨五地之物生。”
《荀子·勸學》:“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
通“牲”。家畜

《論語·鄉黨》:“君賜生,必畜之。”

通“甥”。外甥

唐·張祜《送外甥》詩:“衰年生侄少,惟爾最關心。”

(Shēng)姓氏用字



形容詞
具有生命力的;活的
living;
vivid
《禮記·中庸》:“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
唐·韓愈《唐故河南令張君墓誌銘》:“又多捕生鳥雀魚鱉,可食與不可食相買賣。”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木雕美人》:“木雕美人,高尺餘,手目轉動,豔妝如生。”
生機;生力軍;生龍活虎
果實未成熟(與“熟”相對)

《晉書·孝友傳·孫晷》:“時年飢谷貴,人有生刈其稻者,晷見而避之。”
宋·楊萬里《同尤延之京仲遠玉壺餞客》詩:“金盃玉酒沉寒冰,青李來禽尚帶生。”
生瓜
新鮮的
fresh
《呂氏春秋·別類》:“高陽應將為室,家匠對曰:‘未可也。木尚生,加塗其上,必將撓。以生為室,今雖善,後將必敗。’”
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五穀果蓏菜茹非中國物產者》:(荔支)生時,大如雞子,其膚光澤……幹則焦小,則肌核不如生時奇。”

(食物)未煮過或煮得不夠的
raw;
uncooked
《荀子·禮論》:“飯以生稻,唅以槁骨,反生術矣。”
《史記·項羽本紀》:“項王曰:‘賜之彘肩。’則與一生彘肩。”
生肉;生飯;生水
沒有進一步加工或煉過的
crude

生鐵;生皮;生石膏
不熟悉;不熟練
strange;
unfamiliar
唐·王建《村居即事》詩:“因尋寺裏燻辛斷,自別城中禮數生。”
《西遊記》第二三回:“我這裏邊路生,你帶我帶兒。”
魯迅《朝花夕拾·阿長與〈山海經〉》:“(我)看見過陸璣的《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還有許多名目很生的書籍。”
生僻;生疏;生手;生字;陌生
副詞
表示程度深(用在少數表示感情、感覺的詞的前面),相當於“很”“非常”
very
唐·盧照鄰《長安古意》詩:“生憎帳額繡孤鸞,好取門簾帖雙燕。”
宋·周邦彥《慶春宮》詞:“塵埃憔悴,生怕黃昏,離思牽縈。”
生怕;生恐;生疼
生硬;勉強
mechanically

生造;生搬硬套;生拉硬拽
-
某些指人的名詞後綴
醫生;服務生
-
後綴。構成某些副詞
元·武漢臣《生金閣》第一折:“天那,怎又紛紛揚揚,下着這大雪,那裏是國家祥瑞,偏生是我上路的對頭。”
好生;偏生;怎生
(參考資料:《現代漢語詞典》 [7]  《漢語大字典》 [8] 

古籍釋義

説文解字

【卷六】【生部】所庚切(shēng)
進也。象艸木生出土上。凡生之屬皆從生。 [9] 

説文解字注

“進也。象艸木生出土上”注:
下象土,上象出,此與𡳿出𣎵以類相從。所庚切,十一部。 [10] 

廣韻

所庚切,平庚生 ‖ 生聲耕部(shēng)
生,生長也。《易》曰:“天地之大德曰生。”又姓,出《姓苑》。所庚切。十。
所敬切,去映生 ‖ 生聲耕部(shèng)
生,所敬切。又所京切。三。 [11] 

康熙字典

【午集上】【生字部】
《唐韻》所庚切。《集韻》《韻會》《正韻》師庚切。並音甥。《説文》:進也。《玉篇》:起也。《莊子·外物篇》:凡道不欲壅,壅則哽,哽而不止則跈,跈則眾害生。注:生,起也。
又《玉篇》:產也。《博雅》:人十月而生。《穀梁傳·莊二年》:獨陰不生,獨陽不生,獨天不生,三合然後生。
又出也。《易·觀卦》:上九,觀其生,君子無咎。注:生猶動,出也。
又養也。《周禮·天官·大宰》:五曰生以馭其福。注:生猶養也,賢臣之老者,王有以養之。《左傳·哀元年》: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敎訓。
又《韻會》:死之對也。《孟子》:生亦我所欲也。《前漢·文帝紀》:世鹹嘉生而惡死。
又造也。《公羊傳·桓八年》:遂者何,生事也。注:生猶造也,專事之詞。又性也。《書·君陳》:惟民生厚,因物有遷。傳:言人自然之性敦厚,因所見所習之物,有遷變之道。
又《左傳·僖二十七年》:於是乎出定襄王,入務利民,民懷生矣。疏:懷生者,謂有懷之心。
又《詩·衞風》:既生既育,比予於毒。箋:生謂財業也。《前漢·高帝紀》:不事家人生產作業。
又《周禮·冬官考工記·矢人》:凡相笴,欲生而摶。注:相猶擇也,生謂無瑕蠹也,摶謂圜也。
又不熟也。《史記·項羽紀》:與一生彘肩。
又語辭。李白《戲杜甫詩》:借問別來太瘦生。歐陽修詩:問向青州作麼生。
又平生,疇昔也。阮藉詩:平生少年時,趙李相經過。杜甫詩:平生為幽興,未惜馬蹄遙。
又《正字通》:凡事所從來曰生。宋高宗朝孫楙入覲,嘗論公生明。上問何以生公,曰廉生公。問何以生廉,曰儉生廉。上稱善。
又所生,祖、父也。《詩·小雅》:夙興夜寐,毋忝爾所生。疏:當早起夜卧,行之無辱汝所生之父、祖也。
又友生,朋友也。《詩·小雅》:矧伊人矣,不求友生。
又先生,師之稱。諸生,弟子之稱。韓愈《進學解》:國子先生晨入太學,招諸生。又《史記·酈生傳》:高祖謂酈食其以萬户封生。注:師古曰:生猶言先生。文穎曰:諸生也。
又先生,父兄也。《論語》:有酒食,先生饌。
又《儀禮·士冠禮》:遂以摯見於鄉大夫、鄉先生。注:鄉先生,鄉中老人為卿大夫致仕者。《史記·五帝紀》:薦紳先生難言之。
又《詩·商頌》:以保我後生。朱注:我後生,謂後嗣子孫也。
又門生。裴皡詩:三主禮闈年八十,門生門下見門生。
又蒼生,民也。《晉書·謝安傳》:安石不出,其如蒼生何。張協《雜詩》:衝氣扇九垠,蒼生衍四垂。
又《前漢·郊祀志》:故神降之嘉生。注:師古曰:嘉生謂眾瑞。
又《楚語》:滯則不震,生乃不殖。注:生,人、物也。
又水名。《山海經》:北二百二十里曰盂山,生水出焉,而東流注於河。注:即奢延水也。水西出奢延縣西南赤沙阜,東北流。
又姓。《正字通》:漢生臨、明生甫申。
又微生,浩生、俱複姓。
又與牲同。《前漢·昭帝紀》:令破烏桓,斬虜獲生有功。注:獲生口也。 又與狌同。《汲冢周書》:郭都生生。
又《廣韻》《正韻》所敬切。《集韻》《韻會》所慶切。並音貹。產也。《字彙》:俗謂雞生卵。
又《集韻》《韻會》並所景切。音眚。育也。《論語》注:四乳生八子。陸德明音義:生,所幸反。又如字。
又《正韻》息正切。音性。《周禮·地官·司徒》:以土會之法,辨五土之物生。注:杜子春讀為性。
又《韻補》葉師莊切。音商。傅毅《舞賦》:在山峨峨,在水湯湯。與志遷化,容不虛生。
又葉桑經切。音星。《詩·小雅》:雖有兄弟,不如友生。葉寧、平。東方朔《七諫》:觀天火之炎煬兮,聽大壑之波聲。引八維以自道兮,含沆瀣以長生。
又葉屍連切。音羶。《黃庭經》:內養三神可長生,魂欲上天魄入淵,還魂反魄道自然。 [12]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字形對比(楷體) 字形對比(楷體)

書寫提示

首筆短撇從左上格的右下方起筆,撇尖過橫中線。三個橫筆,上橫在橫中線上側,下橫長,兩端超出上部。中豎從豎中線上端起筆,在豎中線。 [13] 

書法欣賞

音韻彙集

韻書集成

韻書
字頭
小韻
韻攝
聲調
韻目
聲母
聲類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擬音
廣韻
平聲
下平十二庚

開口呼
全清
所庚切/所京切
ʃɐŋ
去聲
四十三映

開口呼
全清
所敬切
ʃɐŋ
集韻
平聲
下平十二庚
開口呼
次清
師庚切
ʃaŋ
上聲
三十八梗
開口呼
次清
所景切
ʃiaŋ
去聲
四十三映
開口呼
次清
所慶切
ʃiaŋ
禮部韻略

平聲





師庚切

增韻

平聲





師庚切


去聲





渠映切


去聲





息正切

中原音韻

陰平
庚青

齊齒呼

全清

ʂəŋ
中州音韻

平聲
庚青





屍爭切

洪武正韻

平聲
十八庚


全清
師庚切
ʃəŋ

去聲
十八敬


全清
所敬切
ʃiəŋ

去聲
十八敬


全清
息正切
siəŋ
分韻撮要

陰平
第十五登等凳德






(參考資料:漢典 [4] 

上中古音

時代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母
韻母
備註
先秦
高本漢系統

s
ĕŋ

先秦
王力系統
ʃ

先秦
董同龢系統
s
ĕŋ

先秦
周法高系統
s
reŋ

先秦
李方桂系統
s
ring

西漢




東漢






reng



reng

南北朝
宋北魏前期
庚耕清青

reŋ

南北朝
北魏後期北齊
庚耕清青

reŋ

南北朝
齊梁陳北周隋
庚耕清青

reŋ

隋唐
高本漢系統

ʂ
ɐŋ

隋唐
王力系統

ʃ
ɐŋ

隋唐
董同龢系統

ʃ
ɐŋ

隋唐
周法高系統

ʂ

隋唐
李方桂系統

ɐng
原注:不合規則
隋唐
陳新雄系統
ʃ
(參考資料:漢典 [4] 

方音集成

注意:方言字音的聲母和韻母用國際音標標註;各方言點的字音以當地城區中老年人口音為依據,僅作參考
方言類別
方言點
聲母及韻母
調值
調類
備註
官話(北京官話)
北京
ʂəŋ
55
陰平

官話(冀魯官話)
濟南
ʂəŋ
213
陰平
未註明異讀原因
ʂẽ
213
陰平
官話(中原官話)
西安
səŋ
21
陰平
未註明異讀原因
sẽ
21
陰平
官話(西南官話)
武漢
sən
55
陰平
未註明異讀原因
sən
35
去聲
官話(西南官話)
成都
sən
44
陰平
未註明異讀原因
sən
13
去聲
官話(江淮官話)
合肥
sən
212
陰平
未註明異讀原因
sən
53
去聲
官話(江淮官話)
揚州
sən
21
陰平
未註明異讀原因
晉語
太原
səŋ
11
平聲
吳語
蘇州
sən
44
陰平
文讀
saŋ
44
陰平
白讀
吳語
温州
siɛ
44
陰平

湘語
長沙
sən
33
陰平

湘語
雙峯
sæ̃
55
陰平
文讀
sɒŋ
55
陰平
白讀
贛語
南昌
sɛn
42
陰平
文讀
saŋ
42
陰平
白讀
客家話
梅縣
sɛn
44
陰平
文讀
saŋ
44
陰平
白讀
粵語
廣州
ʃɐŋ
53/55
陰平
文讀
ʃaŋ
53/55
陰平
白讀
粵語
陽江
ʃaŋ
33
陰平

閩語(閩南片)
廈門
sɪŋ
55
陰平
文讀
sĩ
55
陰平
白讀
tsʰĩ
55
陰平
白讀
閩語(閩南片)
潮州
seŋ
33
陰平
文讀
sẽ
33
陰平
白讀
tsʰẽ
33
陰平
白讀
閩語(閩東片)
福州
seiŋ
44
陰平
文讀
saŋ
44
陰平
白讀
tsʰaŋ
44
陰平
白讀
閩語(閩北片)
建甌
saiŋ
54
平聲
文讀
saŋ
54
平聲
白讀
saŋ
44
陽去
白讀
tsʰaŋ
54
平聲
白讀
(參考資料:《漢語方音字彙》 [14]  、漢典 [4] 

社會影響

2023年12月7日,“台灣2023代表字大選”票選結果公佈,“生”當選為年度代表字。 [5] 
參考資料
  • 1.    李學勤主編;趙平安副主編.字源[M].天津;瀋陽:天津古籍出版社;遼寧人民出版社,2013.07:552
  • 2.      .漢典[引用日期2020-04-14]
  • 3.    生的平水韻  .搜韻[引用日期2020-04-14]
  • 4.    生的音韻方言  .漢典[引用日期2020-04-14]
  • 5.    台灣年度代表字出爐!  .中國新聞網.2023-12-08
  • 6.    國務院關於公佈《通用規範漢字表》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門户網站[引用日期2023-12-27]
  • 7.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編.現代漢語詞典 第7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6.09:1166
  • 8.    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編纂.漢語大字典 第2版[M]:四川辭書出版社;崇文書局,2010.04:2757-2759
  • 9.    [東漢]許慎 原著;湯可敬 撰.説文解字今釋[M].長沙:嶽麓書社,1997.07:833
  • 10.    《説文解字 最新整理全註譯本》編委會編. 説文解字 最新整理全注全譯本 第2卷[M]. 北京:中國書店, 2010.12:943
  • 11.    餘乃永校注. 新校互注宋本廣韻[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0.07:187,430
  • 12.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整理. 康熙字典 標點整理本[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8.08:707
  • 13.    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 編.新華寫字字典 第2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11:309
  • 14.    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語言學教研室編.漢語方音字彙(第二版重排本)[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06:341
  • 15.    傅永和,李玲璞,向光忠主編.漢字演變 文化源流 上[M].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12.12:166-167
  • 16.    鄭春蘭編著.精彩漢字[M].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2018.06:454-455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