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生祠鎮

鎖定
生祠鎮,隸屬於江蘇省泰州市靖江市,地處靖江市西北部,東與馬橋鎮連接,南與東興鎮相鄰,西與新橋鎮接壤,北與泰興市虹橋、曲霞2鎮毗連, [1]  行政區域面積70.19平方千米。 [3]  截至2019年末,生祠鎮户籍人口為47135人。 [3] 
清宣統元年(1909年),設生祠市;1986年,撤鄉,改置生祠鎮;2007年,紅光鎮併入。 [1]  截至2020年6月,生祠鎮轄3個社區、18個行政村, [2]  鎮人民政府駐思嶽路18號。 [1] 
2019年,生祠鎮有工業企業685個,其中規模以上30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27個。 [3] 
中文名
生祠鎮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江蘇省泰州市靖江市
地理位置
靖江市西北部
面    積
70.19 km²
下轄地區
3個社區、18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思嶽路18號
電話區號
0523
郵政區碼
214531
氣候條件
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
嶽王廟、劉國鈞故居
車牌代碼
蘇M
人    口
47135人(截至2019年末户籍人口)

生祠鎮歷史沿革

清宣統元年(1909年),設生祠市。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設生祠鄉。
1958年,生祠與原新豐鄉、紅光鄉合併設立紅英人民公社。
1959年,紅英人民公社析建為生祠、新豐、漲公3個人民公社。
1964年,生祠人民公社更名大興人民公社。
1972年,三圩、倪一、五一3個村劃歸新豐人民公社
1982年,複名為生祠人民公社。
1983年,撤銷人民公社,復置生祠鄉。
1986年,撤鄉,改置生祠鎮。
2007年,紅光鎮併入。 [1] 

生祠鎮行政區劃

2011年末,生祠鎮轄2個社區、19個行政村:生祠、地藏、紅英、地藏、利珠、漲公、新義、法喜、新豐、新躍、老港、三圩、金星、新生、生祠、三河、大進、七一、七里、蘆大、東進,下設472個村民小組,3個居民小組。 [1] 
截至2020年6月,生祠鎮轄3個社區、18個行政村:生祠社區、地藏社區、萃竹苑社區、金星村、生祠村、新生村、七一村、大進村、東進村、七里村、三河村、三圩村、新豐村、地藏村、新躍村、老港村、利珠村、漲公村、紅英村、新義村、法喜村, [2]  鎮人民政府駐思嶽路18號。 [1] 

生祠鎮地理環境

生祠鎮位置境域

生祠鎮地處靖江市西北部,東與馬橋鎮連接,南與東興鎮相鄰,西與新橋鎮接壤,北與泰興市虹橋、曲霞2鎮毗連, [1]  行政區域面積70.19平方千米。 [3] 
生祠鎮

生祠鎮地形地貌

生祠鎮地處長江三角洲沿江平原,地勢北部稍高,中部、西南部稍低。 [1] 

生祠鎮氣候

生祠鎮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四季分明,雨熱同步,光照充足。 [1] 

生祠鎮水文

生祠鎮有大靖港、夾港、橫港、靖泰界河、中心港、潤涇港等主要河流流貫境內。河流總長度119千米,河網密度1.7千米/平方千米。 [1] 

生祠鎮土地資源

2011年,生祠鎮有耕地面積6萬畝。 [1] 

生祠鎮人口

2011年末,生祠鎮總人口4.98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23萬人,城鎮化率24.7%。總人口中,男性2.91萬人,佔58.5%;女性2.07萬人,佔41.5%。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有回、苗、彝、壯、土家等8個少數民族,共134人,佔0.27%。2011年,人口出生率6.81‰,人口死亡率11.03‰,人口自然增長率-4.23‰。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709人。 [1] 
截至2019年末,生祠鎮户籍人口為47135人。 [3] 

生祠鎮經濟

生祠鎮綜述

2011年,生祠鎮實現生產總值21.1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1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15.3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3.7億元,第一、二、三產業增加值比例為10:72.5:17.5。2011年,財政總收入1.3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億元。從各主要税種看,完成營業税115萬元,增值税6976.6萬元,企業所得税539萬元,個人所得税58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0690元。 [1] 
2019年,生祠鎮有工業企業685個,其中規模以上30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27個。 [3] 

生祠鎮農業

生祠鎮糧食作物以小麥、水稻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5.4萬噸,人均1084千克。建成農業產業園區1個、市優質農產品基地6個、省級無公害農產品基地3個,總面積0.53萬畝。 [1] 

生祠鎮工業

生祠鎮以石化、建築機械、服裝、泵閥、壓力容器等為主。2011年,工業總產值62.1億元。有大中小企業643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534家,職工6569人,實現工業增加值13.1億元。 [1] 

生祠鎮商貿

2011年末,生祠鎮有商業網點2428個,職工5891人;2011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6億元;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0.5億元。 [1] 

生祠鎮金融業

2011年末,生祠鎮有3家銀行分支機構,各類存款餘額7.1億元,各項貸款餘額5.5億元。 [1] 

生祠鎮社會事業

生祠鎮教育事業

2011年末,生祠鎮有幼兒園3所,在園幼兒768人,專任教師83人;小學3所,在校生1227人,專任教師141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3193人,專任教師316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2011年,教育經費4056萬元,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3787萬元。 [1] 

生祠鎮文化事業

2011年末,生祠鎮有鎮文化站1個,村級文化活動室18個,各類文化專業户90户。各類圖書室19個,藏書3萬餘成冊。音樂、美術、書法、攝影及文學業餘創作隊伍16人。2011年末,1個廣播電視站;中央電視台一套等60多個電視頻道在境內落户,有線電視用户1.2萬户,入户率82%,電視綜合覆蓋率100%。 [1] 

生祠鎮醫療衞生

2011年末,生祠鎮有生祠、新豐、紅光3所醫院。病牀145張,每千人擁有醫療牀位3張。專業衞生人員152名,平均每千人擁有衞生技術人員3人。2011年,醫療機構完成診療7.7萬人次,住院手術760台次,出院5萬人次。2011年,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為5.5/10萬,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100%,農村衞生廁所普及率82%;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2.6萬人,參合率99.7%。孕產婦死亡率2.6/10萬。 [1] 

生祠鎮社會保障

2011年,生祠鎮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户數42户,人數63人,支出15.8萬元,月人均209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數500户,人數1053人,支出197萬元,月人均156元。農村五保集中供養132人,支出57.1萬元;農村五保分散供養56人,支出24.2萬元。農村醫療救助31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450人次,共支出2.7萬元;農村臨時救濟2566人次,支出45萬元。國家撫卹、補助各類優撫對象495人,撫卹事業費支出222.3萬元。敬老院1家,牀位182張。社區服務設施19個。慈善分會1個,全年接受社會捐款20萬元。參加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參保人數1.2萬人,參保率93%。 [1] 

生祠鎮郵政電信

2011年末,生祠鎮有郵政網點2個,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19千米,投遞點2131個,鄉村通郵率100%。全年投遞國內函件49萬件,國內匯票業務完成0.6萬筆,國內異地特快專遞信件完成0.2萬件,徵訂報紙170萬份、期刊5萬冊。電信企業2家,固定電話用户1.4萬户,固定電話普及率95.2%;移動電話用户2.3萬户,寬帶接入用户0.1萬户。 [1] 

生祠鎮基礎設施

  • 給排水
2011年末,生祠鎮有自來水廠1座,鋪設幹線水管15千米,生產能力0.7萬噸/日,年工業用水140萬噸,生活用水103萬噸,居民自來水普及率100%。鎮區主要道路兩側排水管道總長約29千米。 [1] 
  • 供電
2011年末,生祠鎮有220千伏、110千伏變電站各1座,主變壓器4台,年售電量累計完成0.8億千瓦時,綜合電壓合格率100%,供電可靠率100%。 [1] 
  • 園林綠化
2011年末,生祠鎮有綠化面積0.2公頃。 [1] 

生祠鎮交通運輸

2011年,江平公路為生祠鎮主要公路過境。有縣鎮級公路6條,總長245千米。 [1] 

生祠鎮歷史文化

  • 地名由來
南宋岳飛挈民於此渡江,人們特建祠堂紀念,以此得名。 [1] 

生祠鎮風景名勝

  • 嶽王廟
生祠岳廟原稱"嶽忠武穆生祠堂",俗稱嶽王廟,位於生祠西街,佔地2800平方米,1983年,岳廟被原靖江縣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 劉國鈞故居
劉國鈞故居位於劉國鈞的衣胞之地靖江市生祠鎮,與岳廟相鄰,坐落於靖江市生祠鎮西街,佔地2600平方米,整座建築迴廊相連、天井相隔,疏密有致、渾然一體。2006年5月,劉國鈞故居被江蘇省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8年1月,劉國鈞故居被江蘇省列為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4] 
劉國鈞故居

生祠鎮著名人物

  • 劉國鈞
劉國鈞(1887—1978年),生於江蘇省靖江縣生祠鎮,漢族。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初,劉國鈞就以一個成熟的企業家,登上了中國民族工業的歷史舞台。他在這個大舞台上,有聲有色地編演了紡織印染工業光彩耀日的場景,被譽為中國現代傑出的實業家,著名的愛國民族工商業者。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