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生理盲點

鎖定
黃斑鼻側約3mm處有一直徑為1.5mm的淡紅色區,為視盤,亦稱視乳頭,是視網膜上視覺纖維彙集向視覺中樞傳遞的出眼球部位,無感光細胞,故視野上呈現為固有的暗區,稱生理盲點。
中文名
生理盲點
外文名
Physiological blind spot
來    源
眼睛
性    質
一種正常現象

生理盲點簡介

視網膜視軸正對終點為黃斑中心凹黃斑區是視網膜上視覺最敏鋭的特殊區域,直徑約1-3mm,其中央為一小凹,即中心凹。
  1. 位於中央凹的鼻側
  2. 為神經節細胞軸突穿出眼球部分
  3. 無感光細胞

生理盲點盲點的測定

生理盲點基本原理

視網膜視神經離開視網膜的部位(即視神經乳頭所在的部位)沒有視覺感受細胞,外來光線成像於此不能引起視覺,故稱該部位為生理性盲點。由於生理性盲點的存在,所以視野中也存在生理性盲點的投射區。此區為虛性絕對性暗點,在客觀檢查時是完全看不到視標的部位。根據物體成像規律,通過測定生理性盲點投射區域的位置和範圍,可以根據相似三角形各對應邊成正比的定理,計算出生理盲點所在的位置和範圍。

生理盲點實驗器材

白紙,鉛筆,黑色和白色視標,尺子,遮眼板。

生理盲點方法與步驟

1、將白紙貼在牆上,受試者立於紙前50cm處,用遮眼板遮住一眼,在白紙上與另一眼相平的地方用鉛筆劃一“+”字記號。令受試者注視“+”字。實驗者將視標由“+”字中心向被測眼顳側緩緩移動。此時,受試者被測眼直視前方,不能隨視標的移動而移動。當受試者恰好看不見視標時,在白紙上標記視標位置。然後將視標繼續向顳側緩緩移動,直至又看見視標時記下其位置。由所記兩點連線之中心點起,沿着各個方向向外移動視標,找出並記錄各方向視標剛能被看到的各點,將其依次相連,即得一個橢圓形的盲點投射區。
2、根據相似三角形各對應邊成正比定理,可計算出盲點與中央凹的距離及盲點直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