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生物音樂

鎖定
生物音樂是一種實驗音樂類型,它產生於非人類生物環境的聲音取樣。
中文名
生物音樂
性    質
一種實驗音樂類型
產生於
非人類生物環境的聲音取樣
嘗試者
馬克·馬爾曼

目錄

生物音樂簡介

廣義上講,它也包括人類以一種直接的生物表現形式生成的聲音作品,比如由人體腦電波生產的音樂作品。一些大膽的極客科學家和音樂人早就認為,任何活動都能變成音樂作品。已有很多藝術家曾做出大膽前衞的嘗試,比如使用城市空氣污染數據來創作聲音作品,用星系運行軌跡的數據來生成音樂作品。

生物音樂實踐

生物音樂計劃

馬爾曼利用傳感器製作生物音樂 馬爾曼利用傳感器製作生物音樂
2012年,美國民謠音樂人馬克·馬爾曼嘗試在一次跨越全美的旅行途中,每天24小時不間斷創作“生物音樂”。他的方法是,在頭上戴一套傳感器裝置,讓它不停歇地記錄自己的腦電波,然後通過電腦軟件轉譯成音樂作品。他計劃用幾周時間來完成一系列創作,然後在2012年10月9日左右推出新專輯《Double Silhouette》。專輯內容便以“生物音樂”為主。 [1] 
馬爾曼把這個計劃項目命名為“馬拉松IV:思路竊賊”。此前他已經開展過3次類似的計劃。他的這次計劃的意義則在於,用具體行動向人們展示,即使以相對簡單的科技裝置,也可以製作出生物音樂作品。

生物音樂原理

這套傳感器的工作原理的確很簡單:馬爾曼隨時都戴着心率監控器和具傳感功能的耳機,哪怕睡覺也不摘下,這兩款裝置與電腦中運行的一款叫做AbletonLive的專業音序器軟件相連接,便能隨時記錄下他的腦電波。同時,他還會使用到另一種基於Arduino平台改良後的“意念控制”軟件,以及另一位朋友設計的一個叫做BioWave的軟件程序,把這些記錄下來的腦電波轉譯成10種不同的MIDI音頻信號。最後他再使用電腦合成後期製作,加入和絃、背景音樂等。他還使用ipad應用,破解版紅白機卡帶等裝置來播放這種音樂。
在後期製作中他還是會加入其他樂器,比如電吉他和鍵盤吉他等。

生物音樂前景

音樂人馬克·馬爾曼表示,他的項目只是使用了兩款很便宜又很簡單的設備,在將來全世界的音樂人最終都將接受新的創作工具。 [2] 

生物音樂創作方法

無論是在駕駛、睡覺,還是在沿途中和朋友玩樂,馬爾曼24小時不停歇用腦電波創作“生物音樂” 。白天在路上時他就使用手機網絡傳輸信號,晚上則開啓Wi-Fi網絡傳輸信號,並且24小時持續不停地在他的個人網站上全程直播。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