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生物膜反應器

鎖定
生物膜反應器一種由膜分離單元與生物處理單元相結合的新型水處理技術。
中文名
生物膜反應器
外文名
biofilm
首次提出時間
1893年
首次提出國家
英國
應用於
各種污水處理
特    點
運營成本低

目錄

生物膜反應器定義

膜生物反應器(MBR)與生物膜(biofilm)反應器是兩種不同的反應器。而生物膜反應器是在反應器中添加各種填料以便微生物附着生長使在填料上形成了一層生物構成的類似於膜的結構,這樣的反應器才被稱為生物膜反應器。
生物膜法是污水生物處理主要技術之一,它與活性污泥法並列,既是古老的、又是發展中的污水生物處理技術。生物膜法是根據土壤自淨的原理髮展起來的。
1893年,作為生物膜法的生物濾池在英國問世,並從此開始用於污水處理的實踐。 20世紀30年代,開始建造了許多生物膜法反應器,主要形式是生物濾池。與活性污泥法相比,雖然生物濾池生物量高、運行費用低,但其負荷較低,衞生條件差,處理構築物易堵塞。在40~50年代生物濾池有逐漸被活性污泥法取代的趨勢。
60年代,新型有機合成材料大量問世,生物濾池的填料由碎石、爐渣逐步改進為聚乙烯、聚苯乙烯製成的波紋板、蜂窩狀等有機人工合成填料,使其比表面積和孔隙率大大增加,生物膜法得到了新的發展。到了70年代,除了普通生物濾池外,生物轉盤、淹沒式生物濾池和生物流化牀技術得到了更多的研究與應用。近年來,又湧現出大量新型的單一或複合式生物膜反應器,如微孔膜生物反應器、氣提式生物膜反應器、移動牀生物膜反應器以及升流式厭氧污泥牀——厭氧生物濾池等。
——胡亨魁編著. 水污染治理技術. 武漢市: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 2009.09.
生物膜反應器詳見百度百科:生物膜法
下面是膜生物反應器(MBR)
膜生物反應器(MBR)是通過膜強化生化反應的污水處理新技術。

生物膜反應器引言

傳統的活性污泥工藝(Conventional Activated Sludge, CAS)廣泛地應用於各種污水處理中。由於採用重力式沉澱方式作為固液分離手段,因此帶來了很多方面的問題。如固液分離效率不高、處理裝置容積負荷低、佔地面積大、出水水質不穩定、傳氧效率低、能耗高以及剩餘污泥產量大等等。傳統生物處理工藝處理後的水難以滿足越來越嚴格的污水排放標準,同時,經濟的發展所帶來的水資源的日益短缺也迫切要求開發合適的污水資源化技術,以緩解水資源的供需矛盾。在上述背景下,一種新型的水處理技術——(Membrane Biological Reactor,MBR)應運而生。隨着膜分離技術和產品的不斷開發,(MBR)也更具有實用價值,近年來許多國家都投入了大量資金用於開發此項高新技術。

生物膜反應器技術特點

CAS是一種應用最廣的廢水好氧生物處理技術。其基本流程如圖1所示,是由曝氣池、二次沉澱池、曝氣系統(含空氣或氧氣的加壓設備、管道系統和空氣擴散裝置)以及污泥迴流系統等組成。
曝氣池與二次沉澱池是活性污泥系統的基本處理構築物。由初次沉澱池流出的廢水與從二次沉澱池底部迴流的活性污泥同時進入曝氣池,其混合體稱為混合液。在曝氣的作用下,混合液得到足夠的溶解氧並使活性污泥和廢水充分接觸。廢水中的可溶性有機污染物為活性污泥所吸附併為存活在活性污泥上的微生物羣體所分解,使廢水得到淨化。在二次沉澱池內,活性污泥與已被淨化的廢水(稱為處理水)分離,處理水排放,活性污泥在污泥區內進行濃縮,並以較高的濃度迴流曝氣池。由於活性污泥不斷地增長,部分污泥作為剩餘污泥從系統中排出,也可以送往初次沉澱池。
圖1 活性污泥法基本流程 圖1 活性污泥法基本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