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生物滯留設施

鎖定
生物滯留設施指在地勢較低的區域,通過植物土壤微生物系統蓄滲、淨化徑流雨水的設施。
中文名
生物滯留設施
外文名
bioretention facility

生物滯留設施設施介紹

生物滯留設施分為簡易型生物滯留設施和複雜型生物滯留設施,按應用位置不同又稱作雨水花園、生物滯留帶、高位花壇、生態樹池等。
圖1 圖1

生物滯留設施滿足要求

(1)對於污染嚴重的匯水區應選用植草溝、植被緩衝帶或沉澱池等對徑流雨水進行預處理,去除大顆粒的污染物並減緩流速;應採取棄流、排鹽等措施防止融雪劑或石油類等高濃度污染物侵害植物。
(2)屋面徑流雨水可由雨落管接入生物滯留設施,道路徑流雨水可通過路緣石豁口進入,路緣石豁口尺寸和數量應根據道路縱坡等經計算確定。
(3)生物滯留設施應用於道路綠化帶時,若道路縱坡大於1%,應設置擋水堰/台坎,以減緩流速並增加雨水滲透量;設施靠近路基部分應進行防滲處理,防止對道路路基穩定性造成影響。
(4)生物滯留設施內應設置溢流設施,可採用溢流豎管、蓋篦溢流井或雨35水口等,溢流設施頂一般應低於匯水面100 mm。
(5)生物滯留設施宜分散佈置且規模不宜過大,生物滯留設施面積與匯水面面積之比一般為5%-10%。
(6)複雜型生物滯留設施結構層外側及底部應設置透水土工布,防止周圍原土侵入。如經評估認為下滲會對周圍建(構)築物造成塌陷風險,或者擬將底部出水進行集蓄回用時,可在生物滯留設施底部和周邊設置防滲膜。
圖2 圖2
(7)生物滯留設施的蓄水層深度應根據植物耐淹性能和土壤滲透性能來確定,一般為200-300 mm,並應設100 mm 的超高;換土層介質類型及深度應滿足出水水質要求,還應符合植物種植及園林綠化養護管理技術要求;為防止換土層介質流失,換土層底部一般設置透水土工布隔離層,也可採用厚度不小於100mm 的砂層(細砂和粗砂)代替;礫石層起到排水作用,厚度一般為250-300 mm,可在其底部埋置管徑為100-150 mm 的穿孔排水管,礫石應洗淨且粒徑不小於穿孔管的開孔孔徑;為提高生物滯留設施的調蓄作用,在穿孔管底部可增設一定厚度的礫石調蓄層。
簡易型和複雜型生物滯留設施典型構造如圖2、圖3所示。
圖3 圖3

生物滯留設施適用性

生物滯留設施主要適用於建築與小區內建築、道路及停車場的周邊綠地,以及城市道路綠化帶等城市綠地內。對於徑流污染嚴重、設施底部滲透面距離季節性最高地下水位或岩石層小於1 m 及距離建築物基礎小於3 m(水平距離)的區域,可採用底部防滲的複雜型生物滯留設施。

生物滯留設施優缺點

生物滯留設施形式多樣、適用區域廣、易與景觀結合,徑流控制效果好,建設費用與維護費用較低;但地下水位與岩石層較高、土壤滲透性能差、地形較陡的地區,應採取必要的換土、防滲、設置階梯等措施避免次生災害的發生,將增加建設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