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生活於共同體之中

鎖定
《生活於共同體之中》是韓升創作的哲學著作,首次出版於2010年5月。
該書以“理解的同情”姿態,為當代漢語思想提供了一幅查爾斯·泰勒及其共同體主義思想肖像,摹繪了其思想緣起及其現代性診斷,展示了當代西方政治哲學界共同體主義與自由之爭,詮釋了其身份政治論和權利話語及其重構共同體的辛苦勞作和努力。 [3] 
作品名稱
生活於共同體之中
作品別名
生活於共同體之中——查爾斯·泰勒的政治哲學
作    者
韓升
首版時間
2010年5月
字    數
218千字
類    別
哲學著作

生活於共同體之中內容簡介

該書的大體思路如下:第一章介紹查爾斯·泰勒社會政治哲學的緣起。首先,以“當代思想語境中的查爾斯·泰勒”為題,在闡述共同體主義基本思想的基礎上引入對泰勒社會政治哲學的關注,並在分析他與當代西方社會政治哲學整體發展狀況的關聯後歸納其四個主要特徵:定位於問題而非體系;以觀念史的追溯分析為框架而非首先採用規範分析的方式;質疑事實與價值的二分法;帶有較強的論戰和對話性質。繼而,以“現實政治生活中的查爾斯·泰勒”為題,集中分析泰勒的雙語家庭、成長經歷、政治生活以及加拿大魁北克省分離主義運動可能對泰勒社會政治哲學思想的影響,並闡發他本人對於加拿大政治現實的基本態度。最後,以“理論傳承流變中的查爾斯·泰勒”為題,在對亞里士多德的政治概念中飽含的共同體傾向進行挖掘的基礎上,探求前代先哲的思想對泰勒理論的影響:赫爾德的語言理論、黑格爾的“主奴關係”論述以及托克維爾的民主觀。
第二章闡發查爾斯·泰勒對人類生活於其中的現時代的診斷,分析他對於現代性及其隱憂的刻畫,以及現代性之隱憂在當代社會政治生活領域中的體現。首先,在介紹泰勒對“文化的現代性”和“非文化的現代性”的區分的基礎上,分析他的“多重現代性”的觀念,並揭示泰勒自身所處的西方現代性可能存在的種種隱憂:自我實現的個人主義或意義的失落;工具理性的優先性;自由的喪失。繼而分析泰勒在自由主義與共同體主義之間的分歧上的態度,他認為雙方在很大程度上是混淆了“本體論論題”和“辯護性論題”,以此來凸顯個體自我的社會嵌入性。在此基礎上,針對長期以來的積極自由與消極自由的區分,泰勒提出了自由的“運用性概念”和“機會性概念”,以批判消極自由觀,重申自由應是一個處境化的積極運用性概念。最後,泰勒集中批判了權利至上自由主義的原子論觀點,以及該觀點可能造成的後果:合法化危機與政治碎片化。
第三章探討查爾斯·泰勒道德哲學的基本觀點以及他對認同和承認的闡發。首先介紹泰勒對於作為自我解釋並可進行強評價的動物的人的形象的刻畫,並分析泰勒在堅持善的多元性的前提下對“構成性的善”和“生活之善”的區分,以及圍繞“超善”而展開的個體之善對於個體認同形成的重要作用。繼而,在現實的文化多元主義挑戰的基礎上,引入泰勒對認同和承認及其關係的分析,在揭示私人領域中個體認同來自於他者承認的基礎上,集中闡發泰勒在公共領域中提出的“承認的政治”,這是他在平等尊嚴政治和差異政治之間對“第三條道路”的積極探求。最後,分析泰勒有關“承認的政治”的相關觀點以及其所引起的政治哲學探討的新視角,尤其是哈貝馬斯在這個問題上的分析和評價。
第四章分析泰勒為克服現代社會政治可能存在的問題,重建共同體的意義以恢復生活的豐富性所進行的積極努力。首先,介紹泰勒的市民社會概念:在從五個方面考察西方市民社會—國家得以區分的淵源的基礎上,泰勒以L-流和M-流的相互平衡整合了市民社會的概念。繼而,描述泰勒從分析哈貝馬斯的《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入手,從“是什麼”和“做什麼”兩個層面展開的對公共領域的探究;泰勒指出,公共領域不僅應是一種對政治進行限制的社會形式,而且應被視為民主政治的一種存在環境。接下來,在闡發泰勒所歸納的現代道德秩序的四個特徵的基礎上,分析他所提出的“社會想象”概念,並從市場經濟、公共領域和自治主體三個方面勾勒泰勒描述的現代社會想象的變化鏈條。最後,集中探討泰勒世俗時代的宗教觀和相應的政治認同,這是一幅唯我獨尊的人文主義、內在的反啓蒙和極具包容性的有神論成三角關係的世界圖景。在一幅世俗時代諸神對話的複雜圖景之中,積極為靈魂尋求一個舒適的憩息之所,為政治認同謀得清源活水,是泰勒為世俗時代的宗教信仰所做的價值定位。 [2] 

生活於共同體之中作品目錄

緒論
第二節 道德本體論及其表達
第一章 查爾斯·泰勒是誰?
第三節 權利話語的倫理重構
第一節 當代思想語境中的查爾斯·泰勒
第四節 尋求“承認的政治”
第二節 現實政治生活中的查爾斯·泰勒
第四章 共同體意義的重建
第三節 理論傳承流變中的查爾斯·泰勒
第一節 市民社會的複雜淵源
第二章 現代性之隱憂及其政治表現
第二節 公共領域的現代詮釋
第一節 現代性之隱憂
第三節 現代社會想象的廣闊視野
第二節 “自由主義與共同體主義之爭”
第四節 世俗時代的政治認同
第三節 “消極自由有什麼錯”
結語
第四節 原子主義及其社會後果
附錄 查爾斯·泰勒在中國
第三章 為自我尋找處境
參考文獻
第一節 “自我解釋的動物”
後記 [1] 

生活於共同體之中作品鑑賞

生活於共同體之中主題思想

該書表達的是泰勒對進入現代性以來社會原子化趨勢的深深憂慮,以及在這種憂慮中所傳遞出來的清醒的現實主義和積極探究精神,是對泰勒社會政治哲學的基本關注點和努力方向的準確反映。該書在真實反映泰勒社會政治哲學的主旨的同時,努力切入當代社會政治哲學研究的廣闊領域,積極探究人類社會生活的多種樣式,謀求擺脱人類現代性困境走向美好未來的各種途徑。如作者所言,之所以選擇泰勒的社會政治哲學作為自己的研究方向,主要是出於一種“瞭解之同情”,而非“同情之瞭解”,作者將查爾斯·泰勒所面對的問題認同為自身歷史存在的條件,是自身歷史生命的一部分,於是作者能夠與泰勒處於同一境界,這樣不但能對其有切身關切和感受,而且能夠自然而然地將自身問題同泰勒的旨趣聯繫起來。查爾斯·泰勒立基於現實生活實踐而展開形而上的哲學追求,他所憂慮的問題是所有人都必須要加以面對的,他所向往的生活是所有人都更加和諧地共在。泰勒關注人類根本的生存理念,這是關於人們如何共同生活在一起的一種總的觀念,是對全球化背景下人類共同生活主題的一種哲學提煉和概括,是以“人類如何更好地生活在一起”為指向而確立的基本價值理念和生活意旨。該書通過流暢的語言表達和冷靜的理想思索為人類展現了查爾斯·泰勒是如何從理論和實踐兩個維度來展開對共同體生活的追求的。 [4] 

生活於共同體之中內容特點

該書的研究具有以下特點:其一,堅持哲學研究與生活追求的緊密結合,緊扣哲學關注生活世界的根本實踐取向,從多個生活層面(生活經歷、政治現實、思想對話等)分析泰勒政治哲學的形成背景,並在20世紀70年代以來西方社會政治哲學發展的宏觀背景和基本趨勢中對之進行探討,努力避免單純的形而上的學理探究和概念遊戲;其二,以“共同體”概念為切入點對泰勒政治哲學進行研究而不是對泰勒思想進行簡單地歸類羅列,這就避免了將泰勒歸結於西方“共同體主義”之中;其三,將事實研究與價值判斷相結合,對客觀政治現實和查爾斯·泰勒的思想勾勒內含着作者自身的價值判斷,對自身理論觀點的闡發同樣展現着作者對客觀政治現實和查爾斯·泰勒政治哲學的觀照;其四,始終貫穿着“問題意識”,努力通過對查爾斯·泰勒的政治哲學這個“他者的鏡像”的深度來發掘和觀照人類自身的政治民主建設,力求在一種真正視閾融合中豐富人類的政治想象力和提高人類的政治實踐水平。 [4] 

生活於共同體之中作品影響

獲獎記錄
2012年,該書獲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5] 

生活於共同體之中出版信息

書名
出版時間
出版社
ISBN
《生活於共同體之中》
2010年5月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978-7-5004-8692-3 [3] 

生活於共同體之中作者簡介

韓升,男,1978年9月生,山東安丘人。哲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馬克思主義政治哲學等。 [5] 
參考資料
  • 1.    韓升.生活於共同體之中[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目錄頁.
  • 2.    韓升.生活於共同體之中[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10-13.
  • 3.    生活於共同體之中  .中國國家圖書館[引用日期2021-09-19]
  • 4.    胡緒明.現代性視閾下的共同體生活——評《生活於共同體之中——查爾斯·泰勒的政治哲學》[J].社會科學戰線,2010(09):277-278.
  • 5.    韓升  .山東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引用日期2021-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