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生死羅布泊

鎖定
《生死羅布泊》是由國土資源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宣傳部等出品的劇情片,由董玲執導,王洛勇楊聖文、艾尼瓦爾·阿不拉伊提主演 [1] 
該片講述8位地質隊員面臨着生與死的抉擇與考驗,為了造福中國人民而深入羅布泊腹地進行鉀鹽調查的故事 [2]  。該片於2012年5月22日在中國上映 [3] 
中文名
生死羅布泊
外文名
Life and deathin Lop Nor
類    型
劇情
製片地區
中國大陸
導    演
董玲
編    劇
黃世英,胡瀚文,董丹蕊
主    演
王洛勇
楊聖文
艾尼瓦爾·阿不拉伊提
片    長
90 分鐘
上映時間
2012年5月22日
對白語言
普通話
色    彩
彩色

生死羅布泊劇情簡介

20世紀70年代末,一隻八勇士組成的地質科考隊進入羅布泊,目標就是在人稱“死亡之海”的羅布泊湖中尋找我國稀缺的戰略資源——鉀鹽。 考察隊由關注羅布泊多年的地質學家鄭建剛、冷嵋夫婦發起並領導,復轉軍人阿扎提做隊長,隊員中還包括充滿熱情的年輕地質工作者艾小青。
羅布泊的險惡是不為人知的,上路不久,為給隊員們改善生活,下水掏鳥蛋的隊員劉勝被沼澤吞噬,司機老陳則犧牲在一次突如其來的雅丹塌方中,途中,尼加提連車帶人再一次在死亡之海中被暗流湧動的灰坑吞噬。 在付出三人意外死亡和一輛吉普車掉入灰坑的代價之後,勘探隊抵達了羅布泊湖心,但是卻沒能像原計劃的一樣,在湖中採到滷水樣品。鄭建剛堅韌執着的決心和冷媚對大地構造專業理論的博學,為勘探隊繼續尋找提出了新的、大膽的設想。但是,食品、汽油、淡水接二連三的危機着每個人的生命,對理想的追求和對生命極限的挑戰,讓鄭建剛、冷嵋和阿扎提決意輕裝棄車徒步前往新的勘探點——羅北窪地。
探坑中一汪清澈的高濃度鉀鹽滷水讓他們激動、興奮、忘我。返回途中,羅布泊“死亡之海”的猙獰面目方才顯現,沒有參照物,沒有方向感,沒有生命跡象,沒有氣象資料,缺吃斷水,勘探隊陷入絕境。 阿扎提堅持原地待援,鄭建剛選擇了最冷酷的方法,冷媚支持分頭突圍。夜幕降臨,鄭建剛留下“我向東去,祝我們成功。”的字條後獨自出發。阿扎提為了完成保護科學家的職責,選擇了追隨鄭建剛的足跡。年輕的艾小青果敢的選擇了獨自突圍,而老隊員卡西木堅持要陪伴冷嵋。 三壺珍貴的滷水樣品,三個方向的生死抉擇,地質人用自己的生命跋涉,唱響了人生理想和對祖國的忠誠,90年代末,在第三次國土資源大調查中,地質工作者終於在
羅布泊探明瞭2.9億噸儲量,連續開採50年,年產300萬噸的世界超大型鉀鹽礦,結束了中國貧鉀的歷史。 當倖存的冷嵋、艾小青和卡西木站在羅北窪地千米鑽機平台上,望着從地下噴湧而出的鉀鹽滷水百感交集。在“羅布泊之魂”的紀念碑前,生者與逝者共同見證了這一歷史時刻,“死亡之海”,將成為一座希望之城,這是一部關於地質8勇士勇闖“死亡之海”的故事,山塌、地陷、熱浪襲人、湖水吞噬,進去8人,死亡4人,失蹤1人,倖存3人,他們用生與死的抉擇譜寫了一首英雄交響。 [4] 
生死羅布泊劇照

生死羅布泊演職員表

生死羅布泊演員表

    • 王洛勇 飾 鄭健剛
      備註  地質勘探隊工程師
    • 楊聖文 飾 冷嵋
      備註  地質勘探隊工程師
    • 艾尼瓦爾·阿不拉伊提 飾 阿扎提
      備註  地質勘探隊長
    • 周波 飾 老陳
      備註  地質勘探隊司機
    • 袁琛 飾 艾小青
      備註  地質勘探隊員
    • 艾克拉木·艾克拜爾 飾 尼加提
      備註  地質勘探隊員
    • 阿爾森·阿不都拉 飾 卡西木
      備註  地質勘探隊員
    • 馬冬 飾 劉勝
      備註  地質勘探隊員
[5] 

生死羅布泊職員表

出品人 張毅剛、谷國慶
監製 徐紹史、胡偉
導演 董玲
編劇 黃世英、胡瀚文、董丹蕊
攝影 魏大徵、買買提江·乎吐司
剪輯 阿布都吉里力·阿不力孜
道具 谷雲濤
造型設計 瑪依拉·買買提
服裝設計 陳匣
劇務 張傑、姜明河、楊志明、李慶
展開
以上參考資料來自 [5] 

生死羅布泊角色介紹

  • 鄭建剛
    演員 王洛勇

    地質學家、地質勘探隊工程師。八人組成的地質科考隊成員之一,與冷嵋是夫妻。在羅北窪地,探坑中發現高濃度鉀鹽滷水,返回途中,鄭建剛留下“我向東去,祝我們成功!”的字條後獨自出發。

  • 冷嵋
    演員 楊聖文

    鄭建剛之妻,地質學家,與丈夫發起並領導考察隊,對大地構造專業理論有很深的研究,在考察中,冷嵋徒步前往新的勘探點——羅北窪地,探尋到高濃度鉀鹽滷水。

  • 阿扎提
    演員 艾尼瓦爾·阿不拉伊提

    復轉軍人,八人組成的地質科考隊隊長,在羅北窪地探尋到濃度鉀鹽滷水後,堅持原地待援,鄭建剛則選擇獨自出發,為了完成保護科學家的職責,選擇了追隨鄭建剛的足跡。

  • 司機老陳
    演員 周波

    中國地質勘探隊的司機老陳,非常有個性。表面上是一名普通人,但其實他的工作內容和意義非常重要,容不得有半點閃失。在一次突如其來的雅丹塌方中犧牲。

以上參考資料來自 [3-4]  [6] 

生死羅布泊幕後花絮

  • 影片拍攝時是羅布泊最熱的時候,攝製組包括主創人員共16人,奔赴羅布泊實地採風、選景 [7] 
  • 編劇黃世英劇本創作時沒有什麼參照,為做好創作,他多次深入生活,親赴羅布泊實地採訪 [7] 
  • 導演董玲的父輩曾是新疆第一代地質人,影片的很多細節有她童年的生活軌跡和父輩的生活經歷 [10] 

生死羅布泊獲獎記錄

時間
屆次
獲獎
2012年9月
第十二屆
全國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 [8] 

生死羅布泊幕後製作

創作背景
《生死羅布泊》經國家廣電總局電影局批准立項,由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宣傳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廣電局、華夏電影發行有限公司、國投新疆羅布泊鉀鹽有限責任公司、新疆天山電影製片廠聯合拍攝,新疆地質調查局、新疆305項目辦公室協助拍攝 [12]  。是新疆2012年的重點文化創作項目,向黨的“十八大”獻禮的重點影片 [9] 
前期調研
電影《生死羅布泊》的編劇黃世英等人,用了5年的時間,研讀斯文·赫定的《羅布泊探秘》、黃文房的《羅布泊地區考察史》等上百種文獻,對羅布泊的地理、地質、人文等進行了分析 [13] 
拍攝規模
影片前後投資近1300萬元,演職人員達120多人,是新疆本土斥資最高、演出陣容最強的一部工業題材故事片 [12] 
拍攝過程
該片於2011年9月26日在新疆巴州若羌縣開機拍攝,11月28日完成前期拍攝 [9] 

生死羅布泊影片評價

《生死羅布泊》體現出了現實主義的精神、情懷及其核心價值,體現了一種與時代契合的精神內核,是人文情懷、藝術創新完美結合的現實主義題材佳作;獨特的視角、大量的航拍方式、民族特色濃郁的音樂等元素,使影片具有震撼力和視覺衝擊力。(北京專家研討會專家評) [10] 
該片作為一部現實主義電影,深刻挖掘了自身與形象不可分離的思想深度和豐富性,使得影片具有了崇高的情懷和境界,是一部表達了時代精神的電影。它主題鮮明、人物塑造非常有質感,獨具藝術魅力,顯示出打動人心的力量。這與導演的人文精神和境界不無關係。這對主流電影的創作提供了一個新的途徑。該片讓觀眾第一次在銀幕上真實地感受到了羅布泊的神秘景觀,令人震撼。作為一部電影,它簡單的故事、線性敍事都凸現了獨特的魅力,而自然景觀更成為影片非常重要的敍事元素和表意元素。影片通過人和航拍的不同視角展現了主題,這不僅僅是表現自然的神秘和魅力,更重要的是表現人的精神和氣質。這兩者能夠融為一體,是影片非常突出的一個特點。(中國電影藝術中心副主任、評論家饒曙光評) [10] 
《生死羅布泊》表現的是地質人的奉獻、犧牲,展現了人物面臨的選擇、理想、生與死。影片借鑑了災難片的類型元素,也試圖增加其觀賞性。難得的是,影片從宏大敍述格局中走開,把視點聚集到人物的形體、目光等細小的行為上,用小視角承擔大主題。這種舍大取小的選擇最能震撼人心,凸顯出人性的光輝,顯示出人格力量的偉大和超然。此外,影片融驚悚、懸疑元素和主旋律於一體,增添了影片的觀賞性。這凸顯出導演的大手筆和智慧。(中國藝術研究院影視所副所長趙衞防評) [10] 
片影的節奏把握得非常好,震撼人心。有紀錄片的平實,又透着懸疑、緊張,能夠牽動觀眾的心。可以感受到聲畫的衝擊力。影片中蒼涼、雄渾、悲壯的音樂極有氣勢,很好地烘托了氣氛,與蒼茫的沙漠、戈壁等大自然的氛圍融合一體,與地質隊員粗獷的形象也很協調。(光明日報文藝版主編李春利評) [10] 
影片的風格質樸、粗獷、陽剛,是一部震撼的作品。對話很少,沒有大起大落的情節,但有想不到的神秘和死亡的陷阱。筆墨非常凝練,人物刻畫有深度,打動人。該片可以認為是中國西部片的一個代表,能真正提升中國電影的文化品格。這樣的電影也能夠走出去,會在中國電影史上留下重要的一個篇章。該片生動地展現了創造歷史的地質人的精神風貌,塑造了一個大寫的人,很了不起。這有賴於天山廠和導演董玲對現實主義創作的堅守,這是種力量和定力,難能可貴。(北京電影學院教授黃式憲評) [10] 
《生死羅布泊》表現了地質工作者為中國找到鉀鹽的過程,在尼克松訪華的大格局下展開故事,電影的起點非常高。而接下來描寫八個普通的工作者進入羅布泊,這個切入點不一般,而他們的理想就是讓中國有鉀鹽,一點都不煽情 [11] (中國電影家協會理事王人殷評)
《生死羅布泊》是一個男性導演也要付出很多才能完成的題材。從格局到胸懷,影片都有了很大的提升。羅布泊壯觀的大自然景觀,和導演的胸懷合二為一。觀眾在觀看時感到很震撼,在審美上的收穫是獨樹一幟的。該片體現了中國人的骨氣。主演沒有一句豪言壯語,沒有一句標語口號,但是體現了對祖國深深的愛 [11] (北京師範大學教授黃會林評)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