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生態風險評價

鎖定
生態風險評價,是指對因一種或多種內部或外界因素導致的不利生態影響所進行的評估。即評估由於化學品排放、人類活動和自然災害等產生的不利影響的可能性和強度,並進行定性和定向研究。其目的是幫助環境管理部門瞭解和預測生態影響因素和所產生的生態後果之間的關係,有利於環境決策的制定。生態風險評價能夠預測未來的生態不利影響或評估因以往某種因素導致生態變化的可能性。生態風險評價基於兩種因素:後果特徵及暴露特徵。主要進行三個步驟的風險評估:問題的提出、問題分析和風險表徵。 [1] 
中文名
生態風險評價
外文名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學    科
環境科學
應用域
生態領域
三個階段
問題的提出、問題分析和風險表徵
方    法
概率風險法、商值法

生態風險評價評價內容

生態風險評價的內容包括生態風險評價標準的確定、生態風險源分析、生態風險傳遞路徑分析、生態風險受體分析、生態風險表徵、生態風險決策、生態風險監測和生態風險管理。
生態風險評價標準是生態風險評價中的關鍵性內容,也是生態風險評價中的難點和重點之一。生態風險評價標準可以認為是可接受的生態系統風險或期望達到的生態系統風險控制目標,它有別於生態終點。生態終點是指由於風險事件(通常為人類活動或自然災害)對生態系統的作用而導致的後果,生態風險評價標準就是測量生態終點的標尺。由於生態系統本身的複雜性和風險事件的多源性、風險源到生態系統的多路徑特徵以及響應關係的模糊性,使生態風險評價標準需要在研究界定受體(即某生態系統)地位、邊界、結構和功能等前提下進行。
生態風險源分析是對可能影響生態系統的風險源進行定量化和結構化的辨識,即分析風險源的數量、組成、結構、分佈、特徵、類型等。生態風險源辨識是生態風險管理和評價的基礎。由於風險源的屬性是時間的函數,因此風險源辨識是一個不斷反覆的過程,一些風險源會隨時間而消失,一些新的風險源會隨時間而產生。因此生態風險源分析是一個動態過程,它也隨生態系統變化而變化。
生態風險傳遞路徑分析是分析從風險源到風險受體的路徑,這個路徑可能是單一路徑,也可能是多路徑。當涉及多風險源時,路徑之間可能還存在着某種關聯。對於某些生態風險而言,其傳遞的路徑即是生態過程所經歷的路徑,具體情況需要綜合研究。
生態風險受體分析是分析和界定受體生態系統的邊界、屬性、對源的暴露和響應特徵等。健康風險評價是以人類本身為受體,生態風險評價是以生態系統為受體。由於生態系統的外延擴展,在某些情況下,生態系統也可以理解為包括人類社會在內的社會-經濟-自然複合生態系統
生態風險表徵是根據源-路徑-受體-暴露分析和生態系統響應分析結果,確認面臨的風險及進行風險解釋。生態風險表徵包括兩個部分:①風險評估:進行風險評估,研究不確定性,估計不利效應的可能性;②風險描述:歸納和解釋評估結果。
生態風險決策和生態風險管理雖然不屬於生態風險評價的內容,但卻是生態風險評價的目的。只有將生態風險評價結果應用於生態風險決策和生態風險管理,才能體現生態風險評價的價值。根據生態風險評價結果,做出相應的產業佈局、規模、污染控制、生態系統保護的決策,設計和落實生態風險防範和生態風險管理的方案,有時甚至需要進行生態風險相關的監測。

生態風險評價評價程序

美國環保局對生態風險評價工作有較成熟的方法和數據庫,並且做了大量的生態風險評價工作。一般分為以下過程:
1 制訂計劃,根據評價內容的性質、生態現狀和環境要求提出評價的日標和評價點;
2 風險的識別,判斷分析可能存在的危害及其範圍;
3 暴露評價和生態影響表徵,分析影響因素的特徵以及對生態環境中各個要素的影響程度和範圍;
4 風險評價結果表徵,對評價過程得出結論,作為環保部門或規劃部門的參考,作為生態環境保護決策的依據。
風險評價系統包括危害識別、暴露評價、劑量.效應關係、風險表徵4個部分。生態風險評價方法主要有傳統的商值法,也有基於概率意義的概率密度函數重疊面積法和聯合概率曲線法等概率風險評價方法,其中商值法使用得最普遍、最廣泛 [2] 

生態風險評價未來發展

未來的生態風險評價研究需要加強的領域包括:
1 加強區域生態風險的評價和研究工作,推動由區域生態保護目標到風險源控制的評價框架的構建和完善,加強生態風險指標的研究;
2 由於生態風險與生態過程的密切關聯及生態風險的尺度效應,應特別加強生態風險傳遞路徑及路徑關聯、路徑控制的研究;
3 在化學物質生態風險評價的基礎上,積極拓展自然災害、人類干擾活動帶來的生態風險評價和研究;
4 以個體生態毒理學試驗為基礎的生態風險評價向種羣、羣落、生態系統、景觀水平甚至全球水平的生態風險評價拓展;
5 發展各種外推模型(包括尺度、類別、層級、不確定性等)、生物效應模型、生態風險路徑模型、生態風險決策支撐模型等,拓展GIS、RS、GPS、計算機技術等各種技術和系統學、數學、運籌學、管理學、經濟學等各種學科方法在生態風險評價中的應用,逐步實現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評價和生態風險定量評價:
6 加強突發性生態風險評價研究,避免重大生態風險事故發生;
7 生態風險評價是為生態風險管理服務的,要加強生態風險決策和管理研究,逐步建立生態風險評價的標準方法和技術指南以及科學的生態風險決策管理法律和法規 [3] 
參考資料
  • 1.    周健民.土壤學大辭典:科學出版社,2013.10
  • 2.    李俊生,肖能文等著,陸地石油開採生態風險評估的技術研究=technical research on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of terrestrial petroleum exploration,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13.11
  • 3.    環境保護部環境工程評估中心編;梁鵬主編;王輝民,蔡梅,劉振起副主編,環境影響評價技術方法 2013年版,中國環境出版社,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