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生態重建

鎖定
生態重建是指依靠大規模的社會投入對退化的生態系統進行整治,包括改造導致生態惡化的社會經濟因素,從而迅速提高土地生產力,並使生態系統進入良性循環。
中文名
生態重建
外文名
Ecological Reconstruction
其他目標
發展人工設計生態方案
簡    介
現代生態學最活躍的關鍵行動之一
生態重建(Ecological Reconstruction)
Ecological restoration是現代生態學最活躍的關鍵行動之一, 在我國被譯為“生態恢復”。經查驗其英語涵義和演變過程, 建議正名為“生態重建”, 指在人為輔助下的生態活動。而“生態恢復”(recovery)在國際文獻中指沒有人直接干預的自然發生過程, 二者不容混淆。
生態重建(ecological restoration)是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生態學領域最活躍的關鍵行動之一。尤其是進入21世紀以來, 由於國際社會和學界對地球生態與環境退化和健康的關注, 使生態重建受到極大的重視, 設計生態方案(designed ecological solutions)觀念和方法的發展則使生態重建進到更高的層次。我國政府對生態建設有極大的投入, 生態建設的學術用語就是生態重建。
中國科學院院士張新時在其論文《關於生態重建和生態恢復的思辨及其科學涵義與發展途徑》強調自然恢復和生態重建的三類時間尺度, 即地質年代尺度(千、萬、億年)自然生態系統世代交替和演替尺度(十、百、千年)和生態建設時間尺度(一、十、百年)。前二者為自然恢復尺度。三者相差2–3個數量級或更多。
人類不能超尺度地依賴自然恢復能力, 自然與人為時間尺度的不匹配是自然恢復難以滿足人類社會生態需求的根本原因。作者質疑“以自然恢復為主”和“從人工建設轉向自然恢復為主的轉變”提法。認為把生態重建的責任推諉給自然去曠日持久地恢復, 是不負責任和不作為的邏輯和有悖於“誰破壞, 誰補償; 誰污染, 誰治理; 誰享用, 誰埋單”的全球環保公理和生態倫理觀念。除恢復重建自然的生態系統外, 還要發展人工設計生態方案等未來生態重建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