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生態護岸

鎖定
生態護岸指的是利用植物或者植物與土木工程相結合,能在防止河岸坍方之外,還具備使河水與土壤相互滲透,增強河道自淨能力,產生一定自然景觀效果,對河道坡面進行防護的一種河道護坡形式。
中文名
生態護岸
外文名
Ecological revetment
適用領域
生態、工程、河流、土地
所屬學科
生態學
所屬學科
工程學
河流學
地理學
地質學

目錄

生態護岸涉及範圍

生態護坡所涉及的範圍很廣泛 .目前國內外對其還沒沒有明確的定義。
一般認為,生態不僅僅包括植物,它應是一個系統的含義。生態河道護坡應該包括兩方面的含義:
首先是護坡,特別是水位變動區的水土保持;
其次是生態 ,植物可大範圍生長,動物可自由通過,這二者的高度統一才是真正的生態邊坡。
按上述要求,具體來説,生態護坡需滿足以下幾個方面 :
1. 首先在滿足行洪排澇要求的基礎上,保證岸坡的穩定,防止水土流失 :
2. 生態護坡是開放式的系統,它是與周圍生態系統密切聯繫的,不斷與周圍生態系統進行物質交換 ;
3. 生態護坡是整個生態系統(包括自然生態系統和社會生態系統)的一個子系統。它與其他生態系統之間是相互協調、協同發展的,它的生態功能好壞直接影響其他生態子系統功能的發揮,甚至還會破壞其他生態系統 ;
4. 生態護坡必須能夠營造一個適合陸生植物、水陸兩生植物、水生動植物生長的生命環境 ;
5. 儘量減少剛性結構 , 增強護坡在視覺中“ 軟效果 ”,美化工程環境。

生態護岸意義

生態護岸集防洪效應、生態效應、景觀效應和自淨效應於一體,不僅是護岸工程建設的一大進步,也將成為今後護岸工程建設的主流。
久禾潤河道生態護岸 久禾潤河道生態護岸

生態護岸現狀

國外對生態護岸技術的研究起步比較早。日本在10年前就提出“親水”的概念,開展了“創造多自然型河川計劃”,河流採用多自然型河流治理法進行整治,其主要採用植物堤岸、石頭及木材護底的自然河堤。歐洲許多國家在進行護岸工程設計時,非常注意沿岸的景觀與生態系統,盡最大可能地參照採用天然狀態下的河海岸形式,避免以建築物的形式去破壞自然生態系統的平衡。荷蘭提出“給河流提供更多的空間”的口號,他們認為河岸堤防是河流自然系統中的一個組成部分,是形成從河道水流到陸地的一種轉換,反之亦然,決不能將兩者孤立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