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生態視域中的比較美學

鎖定
《生態視域中的比較美學》是2005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袁鼎生 [1] 
書    名
生態視域中的比較美學
作    者
袁鼎生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5年5月1日
頁    數
556 頁
裝    幀
平裝
ISBN
9787010049762
字    數
422
紙    張
膠版紙

生態視域中的比較美學內容簡介

統觀審美場覆蓋人類審美的全域與全程,囊括人類審美的本質與現象,包含古代天態審美場,近代人態審美場,當代及未來的生態審美場。
三代審美場相繼生髮,展開了人類美學的縱向比較。世界各族的審美活動,既共生了每一代審美場,又分別發展了其不同的本質側面,中西民族則對應地發展了其核心本質耦合並生的兩大側面,形成了縱向比較中的橫向比較。縱橫雙向的立體比較,在審美場譜系的演化中推進。
當代生態審美場,在審美場與文化場、生態場、生態環境場的依次雙向對生中形成與發展,在生態審美主體和生態審美對象的耦合並生中實際構建,在中國主體生態審美場和西方環境生態審美場的對生中,最後走向天人整生的最高生態審美場。西方的大眾文化和中國的審美文化對應地展開與發展生態審美;西方的環境美學與中國的生命美學共生生態美學;人類美學在生態美學學科與生態審美場的耦合並生中進入歷史新紀元。

生態視域中的比較美學圖書目錄

前 言
第一編 生態比較
第一章 比較美學的整生研究
第一節 統觀比較
第二節 整生研究
第三節 審美全球化
第二章 統觀審美場
第一節 審美活動生態圈
第二節 對生中的審美氛圍
第三節 整生中的審美範型
第四節 統觀中的生態審美活動圈
第三章 比較美學的生態方法
第一節 生態方法是系統生髮的方法
第二節 生態方法是網絡整生的方法
第三節 整生的圖式
第二編 依生之美
第四章 天態審美場
第一節 天態審美場的質態結構
第二節 天態審美場的運轉
第三節 天態審美場的特性
第五章 中西和諧理想的構成
第一節 統一之和與對立之和
第二節 善之和與真之和
第三節 天之和與神之和
第六章 中西古代和諧的前提
第一節 原始生態
第二節 前天人合一
第三節 前神人合一
第七章 中西和諧的對應發展
第一節 天的人化與神的人化
第二節 人的天化與人的神化
第三節 天人同一與神人同一
第三編 競生之美
第八章 人態審美場
第一節 人類主體性的孕生
第二節 人態審美場質態結構的主體化
第三節 世界性人態審美場的構建
第九章 中西主體本體的確立
第一節 西方近代主體自身的本體化建構
第二節 中國近代主體自身的本體化歷程
第三節 中西主體本體化比較
第十章 中西理性主體的審美自由
第一節 西方理性主體的審美自由
第二節 中國理性主體的審美自由
第三節 中西理性主體審美自由的不同實現
第十一章 中西感性主體的審美自由
第一節 感性主體審美自由的歷史必然性
第二節 西方感性主體的審美自由
第三節 中國感性主體的審美自由
第四節 中西人態審美場的終結
第四編 整生之美
第十二章 生態審美場
第一節 生態審美場的質態系統
第二節 生態審美場的審美化建構
第三節 生態審美場的生態化建設
第四節 中西生態審美場的初步建構與發展趨向
第十三章 走向生態審美
第一節 文化審美文明
第二節 生存審美文明
第三節 整生之和
第十四章 走向整生的生態美學學科
第一節 建設生態美學的背景
第二節 元生態美學的研究
第三節 生態美學的整生性建構
第十五章 走向整生的審美本質
第一節 生態美本質的整生
第二節 生態美形式的整生
第三節 系統生成的生態審美主體
第四節 生態審美活動
第十六章 天人整生的審美場
第一節 民族個體與所處之天的審美整生
第二節 民族整體與所處之天的審美整生
第三節 民族總體與所處之天的審美整生
後記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