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生態經濟學

(經濟學分支學)

鎖定
從經濟學角度研究生態系統和經濟系統所構成的複合系統的結構、功能、行為及其規律性的學科。是生態學和經濟學交叉形成的一門新興學科。主要研究內容有: 生態—經濟系統的結構、功能和目標; 經濟平衡與生態平衡之間的關係及其內在規律; 經濟的再生產與自然的再生產之間的關係和規律; 人類在生態—經濟系統中的各種經濟活動同時帶來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相互關係; 人口、資源、能源、生態環境、城鄉建設等問題之間的內在聯繫;防止環境污染,恢復生態平衡的投資來源及效果評價等等。 [1] 
中文名
生態經濟學
外文名
ecological economics

生態經濟學研究方法

①價值方法:在價值之間建立聯繫,在效用和功能之間建立聯繫(環境和資源經濟學常用的一些外部效用的內部化手段,如排污權交易意願調查法,影子價格等)。②系統方法:應用生態模型、空間模型和經濟模型,把生態系統的效用和功能的評價聯繫到各個子系統(如系統動力學、熵值理論分析、系統能量評價、地理信息系統模型)。③情景分析:管理政策替代,內生參數,系統外部事件和過程的綜合考慮。期望的情景模擬是基於系統未來滿意的狀態。映射或預測的情景模擬是基於對目前狀態的自由延伸。④社會評價方法:既能評價經濟價值,也能評價多維繫統(建立綠色國民賬户、投入產出分析等,可持續發展指標體系,生態系統的服務評價,能值評價方法,生態佔用)。

生態經濟學研究意義

經濟學家Robert Costanz(1978)認為,生態經濟學是一門在更廣範圍內討論生態系統和經濟系統二者之間關係的學科,主要強調人們的社會經濟活動與其帶來的資源和環境變化之間的相互關係,強調經濟學和生態學的相互滲透、相互結合。國內不少學者也對生態經濟學進行了定義。王松霈(1992)提出,生態經濟的研究主體生態經濟系統是由生態系統和經濟系統相互作用、相互交織、相互滲透而形成的具有一定結構和功能的複合系統。王東傑等(1999)認為.生態經濟學是研究生態經濟系統中生態系統與經濟系統之間關係及其規律的科學。季昆森(2001)認為,生態經濟學是從經濟學角度,研究由社會經濟系統和自然生態系統複合而成的生態經濟社會系統運動規律的一門科學。此外,張明軍等(2006)認為,生態經濟學應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即保證經濟增長和生態環境的可持續性;基於複雜系統的角度研究生態經濟問題;實現經濟系統和生態系統協調發展的最理想模式。

生態經濟學研究內容

一是基於經濟系統和生態系統的矛盾運動;二是突出人類經濟社會活動與生態環境的協調和可持續發展;三是力求揭示經濟、生態、社會和自然組成的大系統的內在聯繫和發展規律,探索內部各子系統之間和諧發展的途徑。

生態經濟學主要特徵

1)內在聯繫互動性。生態經濟包含了整個生態的研究,也試圖用生態的眼光去分析生態危機對經濟的反作用。由於生態系統的整體性與複雜性不僅指出生態系統中事物聯繫的多樣性,也肯定了人作為系統中的一部分,對自然的依賴也是多樣性的,同時人類社會的存在依賴於生態經濟大系統中生物多樣性的平衡和自我調節作用。所以,人類要用正確的生態觀,把握生態系統內部自我調節方式,利用事物之間存在的聯繫性、互動共生性和生態結果,達成系統的生態平衡。(2)區域差異性。經濟發展與不同的自然資源和生態條件有着緊密的聯繫,區域資源稟賦和生態環境的異質性,促成了經濟發展和生態經濟的特異性。這就要求在每一個國家,甚至是每一個區域內,必須依據具體情況研究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之間的關係,做到因地制宜。(3)長遠戰略性。生態經濟學考慮的不僅僅是短期的經濟效益,而且強調長遠的生態效益以及資源配置和自然環境的代際公平性,其研究的生態保護、資源節約、污染治理等都是具有長遠戰略意義的問題,最終關注的是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2] 
參考資料
  • 1.    何盛明. 財經大辭典: 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90
  • 2.    陸宇海,鄒豔芬著.生態經濟考核評價及生態產業發展研究:江西人民出版社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