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生態環境學

鎖定
生態環境學主要是由生態學和環境學組成,生態環境是以人類為主體,以物質、能量和信息等有機聯繫維持人類生態系統正常運轉的天然生態系統。
中文名
生態環境學
外文名
E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tudies
組    成
生態學和環境學
屬    性
天然生態系統

生態環境學生態環境學理論簡介

生態環境學生態學理論

德國生物學家海克爾(Ernst Haeckel,1866)首次將生態學定義為:研究有機體與其周圍環境(包括非生物環境和生物環境)相互關係的科學。美國著名牛態學家奧德姆 (E.P. Odum,1956)對生態學的定義為:生態學是研究生態系統結構和功能的科學。我國著名生態學家馬世駿對生態學的定義為:生態學是研究生命系統和環境系統相互關係的科學。實際上,生態學的不同定義能夠反映生態學不同發展階段的研究重心。
生態學源於生物學,以研究生物個體、種羣、羣落和生態系統為主。20世紀60年代,生態學進人了以生態系統為中心的新階段。生態系統理論使人們對生態系統的複雜性、多變性、多功能性有了更深刻地認識,也給人類認識自然界提供了新的途徑和方法。特別需要強調的是,生態系統生態學的發展,有力地促進了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結合,這對環境生態學的形成和發展起了極大的推動作用。生態學的研究雖然仍屬宏觀生物學範疇,但現代生態學出現了許多新變化,生態系統成為學科研究的重點對象;同時,學科發展也呈現出“兩極化”的態勢,即宏觀擴展到生物圈的功能研究,微觀向分子領域深入。 [1] 

生態環境學環境學理論

環境科學是20世紀50年代後,由於環境問題的出現而誕生和發展的新興學科,它經過10多年奠基性工作的準備,到70年代初期便發展成一門研究領域廣泛、內容豐富的獨立學科。環境科學的發展異常迅速,它的產生既是社會的需要,也是20世紀70年代自然科學、技術科學、社會科學相互滲透並向廣度和深度發展的一個重要標誌。環境科學是研究和指導人類在認識、利用和改造自然中正確協調人與環境相互關係,尋求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途徑與方法的科學,是由眾多分支學科組成的學科體系的總稱。從廣義上説,它是研究人類周圍空氣、大氣、土地、水、能源、礦物資源、生物和輻射等各種環境因素及其與人類的關係,以及人類活動對這些環境要素影響的科學。從狹義上講,它是研究由人類活動引起的環境質量的變化以及保護和改進環境質量的科學。可持續發展理論的提出和不斷完善,對環境科學產生了深刻影響,無論是對環境問題的認識,還是研究內容和學科任務等方面都有了許多新的發展。
環境科學的研究內容可概括為:研究人類社會經濟行為引起的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研究環境系統在人類干擾(側重於環境污染)影響下的變化規律,確定當前環境惡化的程度及其與人類社會經濟活動的關係,尋求人類社會經濟發展與環境協調持續發展的途徑和方法,以爭取人類社會與自然界的和諧。所有這些決定了環境科學的兩個明顯特徵,即整體性和綜合性。同時,也決定了環境科學是一門融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技術科學於一體的交叉學科,而且在很多領域,與環境生態學的研究內容有交叉。

生態環境學生態環境學理論

生態環境是以人類為主體,以物質、能量和信息等有機聯繫維持人類生態系統正常運轉的天然生態系統。當前,對於生態環境還沒有十分明確統一的定義,一些學者認為生態環境是指除人口種羣以外的生態系統中不同層次的生物所組成的生命系統,另有一些學者則認為生態環境是由各種自然要素構成的、具有環境與資源的雙重屬性的自然系統,還有學者認為生態環境即生物的生境。綜合起來就是:生態環境是指由生物羣落及非生物自然因素組成的各種生態系統所合成的整體,主要或完全由自然因素形成,並間接地、潛在地、長遠地對人類的生存和發展產生影響。對生態環境的定義,具有一定的侷限性,僅主要強調了生態環境的自然屬性,沒有將人類的影響考慮進去,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隨着人類文明的進步,人類已越來越意識到人類活動對自然生態環境的影響,自然條件對人類活動的反作用。因此,生態環境是人類的生態環境,其凝聚着自然因素和社會因素的相互作用,其內涵與複雜程度遠遠超過了以上學者給“生態環境”的定義。
馬乃喜提出生態環境是自然生態環境和社會生態環境的統一體,並對生態環境組成進行明確的劃分。自然生態環境是在人類的影響下,不再是原始的、純粹的自然環境;社會生態環境主要是指人類干預自然環境的性質和水平。由此,生態環境的內涵得到了提升,協調了日益突出的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矛盾。這種把自然和社會因素有機融合的生態環境有利於把自然、人類的相互作用綜合起來研究,認識到人類活動在水利工程建設與生態環境保護的地位和作用,提出生態環境的整治方法和途徑。針對這個問題,20世紀80年代初,馬世駿等中國生態學家在總結了整體、協調、循環、自生為核心的生態控制論原理的基礎上,提出了社會一經濟一自然複合生態系統的理論。指出可持續發展問題的實質是以人為主體的生命與其棲息勞作環境、物質生產環境及社會文化環境間的協調發展,它們在一起構成社會-經濟一自然複合生態系統。複合生態系統的功能可用八面體來表示,其六個頂點分別表示系統的生產加工、生活消費、資源供給、環境接納、人工控制和自然緩衝功能,它們相生相剋,構成了錯綜複雜的人類生態關係,包括人與自然之間的促進、抑制、適應、改造關係,人對資源的開發利用、儲存、揚棄關係以及人類生產、生活活動中的競爭、共生、隸屬、乘補關係。

生態環境學生態環境影響的評價

關於生態環境影響評價,不同的學者有不同的觀點,歸納起來有兩種説法:其一,即非污染生態影響評價,是對開發建設項目在建設和運行過程中對生態系統造成的非污染性影響進行評價;其二,即為對人類開發建設活動可能導致的生態環境影響進行分析和預測,並提出減少影響或改善生態環境的策略和措施。此為,毛文永把生態環境影響評價定義為:評價生態系統在外力作用下的動態變化,即通過定量揭示和預測人類活動對生態環境影響及其對人類健康和經濟發展作用的分析確定一個地區的生態負荷或環境容量的過程。

生態環境學生態環境影響評價的理論基礎

近半個世紀以來,有關生態環境的基礎理論得到了迅猛的發展,並被不斷深化、完善和充實。這些理論包括可持續發展理論、系統理論、生態經濟理論。

生態環境學可持續發展理論

1980年國際自然資源保護聯合會、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和世界自然基金組織共同發表的《世界自然保護大綱》中提出了可持續發展思想,強調人類利用對生物圈的管理,使生物圈既能滿足當代人的最大持續利益,又能保護其滿足後代人需求與慾望的能力。可持續發展理論是解決人類經濟社會快速發展所帶來的生態退化、環境污染、資源耗竭,1987年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出版的《我們共同的未來》(Our Common Future)中提出的“持續發展是既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對後代人滿足其需要的能力構成危害的發展”的新的發展觀和發展模式。1989年第15屆聯合國環境署理事會通過的《關於可持續發展的聲明》指出了可持續發展的嚴格定義:可持續發展,是指滿足當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孫後代滿足其需要之能力的發展,而且絕不包含侵犯國家主權的含義。環境署理事會認為,要達到可持續發展,涉及國內合作及跨國界合作。可持續發展意味着走向國家和國際的均等,包括按照發展中國家的國家發展計劃的輕重緩急及發展目的,向發展中國家提供援助。此外,可持續發展意味着要有一種支援性國際經濟環境,從而促進各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持續經濟增長和發展,這對於環境的良好管理也是具有很大重要性的。可持續發展還意味着維護、合理使用並且提髙自然資源基礎,這種基礎支撐着生態抗壓力及經濟的增長。再者,可持續的關注和考慮,不代表在援助或發展資助方面的一種新形式的附加條件。可持續發展是一種整體發展觀,其實質是人與自然、經濟與生態的協調發展,是人力資本、物質資本和生態資本的協調發展。可持續發展的本質是改變單純的經濟增長,綜合考慮社會、經濟、資源與環境效益,運用生態學原理,增強資源的再生能力,通過產業結構調整和合理佈局,引導技術變革使再生資源代稗非再生資源成為可能,並遵循發展的公平性、區域分異規律、資源再生和共生原則,實行清潔生產和文明消費,提高資源的使用效率,減少廢物排放等措施,協調環境與發展之間的關係,使社會經濟的發展既能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不至於對後代人的需求構成危害,最終達到社會、經濟、資源與環境的持續穩定發展。可見,可持續發展是人與環境矛盾運動中形成的正確的發展選擇。

生態環境學系統理論

系統論認為任何事物都是處在一個相互聯繫的統一體中,世界上每一事物的存在和發展變化,都和其他事物是聯繫的,故要解決問題,認識事物,必須從整體上把握事物各方面的聯繫。作為具有邏輯和數學性質的一門科學,系統論認為整體性、關聯性、等級結構性、動態平衡性、時序性等是所有系統共同的基本特徵,它研究各種系統的共同特徵,用數學方法定量地描述其功能,尋求並確立適用於一切系統的原理、原則和數學模型。系統論的出現,使人類的思維方式發生了深刻地變化。以往研究問題,一般是把事物分解成若千部分,抽象出最簡單的因素來,然後再以部分的性質去説明覆雜事物。這是笛卡爾奠定理論基礎的分析方法。這種方法的着眼點在局部或要素,遵循的是單項因果決定論,雖然這是幾百年來在特定範圍內行之有效、人們最熟悉的思維方法。但是它不能如實地説明事的整體性,不能反映事物之間的聯繫和相互作用,它只適應認識較為簡單的事物,而不適合對複雜問題的研究。在現代科學的整體化和綜合化發展的趨勢下,在人類面對許多規模巨大、關係複雜、參數眾多的複雜問題面前,就顯得無能為力。正當傳統分析方法束手無策的時候,系統分析方法卻能站在時代前列,高屋建瓴、綜觀全局、別開生面地為現代複雜問題提供了有效的思維方式。所以系統論,連同控制論、信息論等其他橫斷科學一起所提供的新思路和新方法,為人類的思維開拓新路,它們作為現代科學的新潮流,促進着各門科學的發展。
系統評價理論把評價對象視為一個系統,評價指標、評價權重和評價模型均按照系統最優的方法進行研究。作為系統分析和決策行為的結合點,系統評價是系統分析過程屮的一個必要步驟之一,它提供的相關信息是決策者進行決策的基礎和依據,我國有的學者認為系統科學應包括“系統概念、一般系統理論、系統理論分論、系統方法論(系統工程和系統分析包括在內)和系統方法的應用”等五個部分。我國著名科學家錢學森教授把系統科學看成是與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等相併列的一大門類科學。系統科學像自然科學一樣也區分為系統的工程技術(包括系統工程、自動化技術和通訊技術)、系統的技術科學(包括運籌學、控制論、巨系統理論、信息論)、系統的基礎科學 (即系統學)、系統觀(即系統的哲學和方法論部分,是系統科學與馬克思主義的哲學連接的橋樑)四個層次。

生態環境學生態經濟學理論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勞動生產率的不斷提高和世界經濟的逐步增長,充分顯示出人類干預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也在逐漸增強。然而,與此同時出現了大量的環境污染和生態退化問題,隨着時間的推移,環境和資源問題從局部向全局、從區域向全球擴展,世界範圍內的人口驟增、糧食短缺、環境污染、資源不足和能源危機不僅威脅着人類的生存狀態,而且制約着社會的進一步發展。至此,生態經濟學就應運而生了,這也是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結果。 [2] 
參考資料
  • 1.    施惠生 主編.土木工程材料 性能、應用與生態環境:中國電力出版社,2008.06:18-19
  • 2.    郭瀟 ,方國華 著.跨流域調水生態環境影響評價研究: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10.05: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