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生態文明視野下的環境法理論與實踐

鎖定
《生態文明視野下的環境法理論與實踐》是2007年11月山東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徐祥民、王光和。
書    名
生態文明視野下的環境法理論與實踐
作    者
徐祥民
王光和
出版社
山東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7年11月
頁    數
372 頁
定    價
22 元
開    本
32 開
裝    幀
平裝
ISBN
9787560734842

生態文明視野下的環境法理論與實踐內容簡介

《生態文明視野下的環境法理論與實踐》收錄了山東省法學會環境資源法學研究會會議的學術論文30餘篇,內容圍繞會議的彰題“山東省可持續發展未來十年展望”、“海岸帶管理中的法律問題”以及環境保護的其他熱點問題展開了討論和交流。
山東大學法學院張式軍副教授等在《生態補償法律機制研究》一文中,通過對生態補償的發展過程的考察,對建立生態補償法律機制的現實必要性和實施可行性的分析,提出了構建我國生態補償法律機制的建議。
聯繫與會者討論的榮成天鵝湖生態環境保護,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是:誰是天鵝湖保護的受益人?誰應為這個地區為保護天鵝付出代價的人提供補償?事實上很難找到一個補償主體和被補償的主體。如果説受益者是整個人類,那麼整個人類如何對榮成補償?實施這種補償的理論依據又是什麼?這樣的疑問引出的答案可能是:民事意義上的補償理論不足以支持生態補償制度。
我們應該提出這樣兩個相關聯的問題:(1)生態補償法的立法目的是什麼,是不是生態保護;(2)一般來説補償性活動是私益性的,那麼生態保護的出發點是公益還是私益。 [1] 

生態文明視野下的環境法理論與實踐圖書目錄

〔海洋環境問題研究〕
關於怎樣禁止或限制填海造地的思考
沿海國在鄰近海域內民事管轄權初探
對海洋生態法與陸地生態法協調的思考
論我國海岸帶綜合管理的法律化
海岸帶管理的區域性特徵與地方立法建設
海岸帶綜合管理與海域環境保護
論我國海洋環境保護法律體系
生態文明理念下的長三角近海
海洋環境管理立法研究
〔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研究〕
多措並舉抓關鍵攻堅破難促發展——環境保護形勢及目標任務分析
應對資源環境挑戰全力構建和諧山東
面對“中國環境威脅論”,再談企業環保責任
循環型社會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有效路徑
〔環境法基本理論研究〕
以生態文明理念為指導完善我國的環境立法
環境教育是提高公眾環境法律意識的有效途徑
環境法之“環境損害”探析
中國環境犯罪立法司法沿革評析
〔環境法基本制度與原則研究〕
污染者負擔原則的內涵及功能
我國環境影響評價制度的立法完善
發展循環經濟語境下的政府職能轉變與公眾參與
生態補償法律機制研究
自然權利的“代理人”:環保非政府組織——我國環保非政府組織的現狀及其完善構想
淺析環境行政訴訟的集團訴訟
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和海域使用論證制度的比較
論我國涉海工程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制度
國際環境法研究〕
韓國的海岸管理制度
環境改良主義評判
CBD對生物多樣性危機的應對
〔科學技術與環境保護研究〕
油指紋分析及溢油鑑別技術在海洋行政管理方面的應用
海洋溢油生態損害取證技術指南與基本要求
黃河口生態監控區的環境變化及對策淺談
突發性海洋油污染事故溢油應急對策淺析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