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生態承載力

鎖定
生態承載力是指在某一特定環境條件下(主要指生存空間、營養物質、陽光等生態因子的組合),某種個體存在數量的最高極限。生態承載力的提出對於承載力理論的研究是一個很大的進步,和單因素承載力相比,生態承載力更多地關注生態系統的整合性、持續性和協調性,生態承載力的提出為實現由單純支撐人類的社會進步變成促進整個生態系統和諧發展的進步奠定了基礎。
中文名
生態承載力
外文名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涉及學科
生態學
定    義
特定環境下個體存在數量的極限
特    性
客觀性、可變性、層次性
提出意義
促進生態系統的和諧發展

生態承載力研究背景

承載力一詞出自於生態學。隨後擴展到很多領域,出現種羣承載力、資源承載力環境承載力、生態承載力等相關概念,這些概念的產生都是對社會發展中出現問題的一種反映。不同承載力之間的意義相差較大,但本質都是一樣的,在社會的不同發展階段,所產生的承載力概念也有所不同。在可持續發展被提出來之後科學家們又提出可持續發展應該建立在可持續的承載力上。
隨着社會的發展,承載力和可持續發展之間的關係已經得到了學者的普遍認可。承載力和可持續發展所面臨的問題都是資源、環境、人口與發展問題,但不同的是,在分析所面臨的問題時考慮的角度不同,承載力是根據自然資源和環境的實際承載力來確定人口與經濟發展的速度.而可持續發展則是從另外一個更高的角度看問題,儘管如此,可持續發展終究也脱離不了自然資源和環境的限制。他們之間的關係可以這樣理解:可持續發展是目標,人是紐帶,而承載力是基礎。
面對眾多類型的承載力,可持續發展究竟應該以什麼承載力為基礎呢?由於不同領域承載力概念之間的差異,這個問題出現很多紛爭,但是有一點是一致的,那就是可持續發展首先是人的發展,是人與其生存環境的共同發展。人必須通過消耗資源才能維持衣食住行,並且人類在消耗資源的同時又必須排放大量的廢物,所以人類想要持續地生存下去就必須要有持續的資源供給,同時,也必須要有足夠的環境容量來容納人類所排放的廢棄物,但是資源是有限的,環境容量也是有限的,因此人類的發展除了受到資源的限制之外,還要受到環境容量的約束,也就是説,要受到環境承載力和資源承載力的雙重限制。其實資源承載力和環境承載力都是從單方面因素來考慮的。如果從整個系統來看,資源系統和環境系統都是生態系統的一部分。如果生態系統遭到破壞,那麼單要素的承載力也就失去了意義,當然可持續發展也就實現不了。所以人類的活動必須要限制在生態系統的某個承受閾值之內,從這個意義上講,人類的可持續發展必須建立在生態系統的承載力基礎上。
生態承載力的提出對於承載力理論的研究是一個很大的進步,和單因素承載力相比,生態承載力更多地關注生態系統的整合性、持續性和協調性,生態承載力的提出為實現由單純支撐人類的社會進步變成促進整個生態系統和諧發展的進步奠定了基礎。

生態承載力國內外研究現狀

生態承載力國外

1921年,Park和Burges首次提出了承載力的概念,他們認為,承載力是指在某一種特定的環境條件下(特定的環境條件主要是指生存空間、營養物質、陽光等生態因子的配合),某種生物個體所存在可能數量的最高極限。此承載力的概念僅僅強調了承載力是一種最大極限的容納量,沒有考慮支撐主體。
1922年,Hadwen和Palmezr在研究阿拉斯加的馴鹿種羣時,提出了針對草場生態系統的承載力概念,他們認為,草場生態承載力指的是草場上可以支持的不會損害草場的牲畜的數量。他們開始要求支撐主體的不受損害,體現出了可持續發展的內涵。
隨着生態失衡的加劇,嚴峻的生態危機促使科學家從系統的整體來看待生態問題。20世紀70年代後,Honing等提出了生態承載力,Honing和Guderson等在此基礎上,通過10多年的努力,初步建立了生態承載力的理論模型。理論模型的建立為定量研究生態承載力奠定了基礎。

生態承載力國內

國內關於生態承載力的研究略顯落後,始於20世紀90年代初。由於研究領域的不同,學者們對生態承載力的定義也不盡相同。比較被認可的是高吉喜的生態承載力概念,高吉喜認為生態承載力指的是生態系統的自我維持、自我調節的能力、資源與環境的共生、共容能力以及其可維持的社會經濟活動強度和具有一定生活水平的人口數量。國內另一學者王家驥也對承載力做出瞭解釋,王家驥認為,生態承載力是自然體系調節能力的一種客觀反映,地球上不同等級的自然體系都具有自我維持的生態平衡能力,之所以如此,是因為系統功能的核心是生物,而生物具有適應環境變化的能力,生物的這種能力是其與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同Smaal、Hudak兩位國外學者的觀點一致,國內學者李金海在給出生態承載力的定義時也認為生態系統存在一個“維持和調節系統能力的閾值”,超過此閾值,生態系統就會失去平衡。國內學者黃青和任志遠認為,生態承載力指的是在保證資源合理開發利用和生態環境良性循環的條件下,某一特定的生態系統在某一時期內可持續承載的人口數量、經濟強度以及社會總量的能力。隋昕和齊曄則提出在一定的社會經濟條件下,生態系統維持其服務功能及自身健康的能力並不是固定不變的,這種能力和社會經濟發展水平有直接的關係。因此,張林波認為生態承載力應綜合考慮社會經濟因素以及由此所造成的動態性,並與管理目標相結合,以經濟社會發展的最大負荷(其中包括人口總量、經濟規模及發展速度等)為承載對象。 [1] 

生態承載力內涵

生態承載力包括兩層基本含義:第一層涵義是指生態系統的自我維持與自我調節能力,以及資源與環境子系統的供容能力,為生態承載力的支持部分;第二層涵義是指生態系統內社會經濟子系統的發展能力,為生態承載力的壓力部分。生態系統的自我維持與自我調節能力是指生態系統的彈性大小,資源與環境子系統的供容能力則分別指資源和環境的承載能力大小;而社會經濟子系統的發展能力指生態系統可維持的社會經濟規模和具有一定生活水平的人口數量。

生態承載力特性

生態承載力客觀性

生態承載力的客觀承載性是生態系統最重要的固有功能之一,這種固有功能一方面是為生態系統抵抗外力的干擾破壞提供了基礎,另一方面為生態系統向更層次的發育奠定了基礎。

生態承載力可變性

生態系統的穩定性是相對意義的穩定,是可以改變的,而不是固定不變。所以説,生態承載力雖然客觀存在,但是不是固定不變的,因此認為應按照對自己有利的方式去積極提高系統的生態承載力。

生態承載力層次性

生態環境的穩定性不僅表現為小單元的生態系統水平上,而且表現在景觀、區域、地區以及生物圈各個層次的生態系統水平上。同樣,生態系統的承載力也表現在上述各個層次水平上,在不同層次水平上,生態承載力不同。

生態承載力表現

1、加強承載力的綜合研究
綜合國內外學者對於生態承載力的研究分析發現,基於單個因素的承載力的研究越來越具有侷限性,隨着研究的不斷深化,人口、環境、資源等多個因素的承載力逐漸受到學者們的廣泛關注。另一方面,從實踐應用上來説,對於單個要素承載力的研究已不能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和資源開發的需求,只有對承載力多層次、多因素的分析才能真正揭示自然生態系統在經濟、社會等多因素影響下的承載能力。因此,綜合交叉性研究已經成為今後生態承載力研究的必然趨勢,加強承載力的綜合研究勢在必行。
2、加強承載力的動態研究
以往對於生態承載力的研究大多基於截面數據,雖然能夠反映某一時期生態承載力的狀況,但無法顯示生態承載力的動態變化,也無法對下一階段的生態承載力進行預測。加強對承載力的動態研究,通過構建模型對承載力進行模擬動態研究,既能揭示問題的本質、剖析承載力非線性、多元性的特徵,也能提高研究的科學性和實用性。
3、加強城市生態承載力研究
傳統上對於城市承載力的研究大多關注城市生態系統的單個要素,例如:城市水資源、城市土地資源,將城市整體上的環境、資源、人口等因素歸納統一為一個生態系統進行研究的研究成果較少,對於城市人口、資源、環境的生態平衡的研究較少。當前,城市生態系統承載力在學術界還沒有形成統一的概念,城市生態系統是否存在在學術上仍存在爭議,直到複合生態系統理論的出現為城市生態系統的相關研究提供理論基礎,才逐漸有學者關注城市生態系統的承載力研究,提出概念並開始初步研究。
4、關注生態閾值
生態承載力研究的主要內容是自然生態系統的承受能力以及變化趨勢,研究的是生態系統的某一時段的狀態以及各個狀態之間的轉換。而生態閾值是界定和區分這些狀態的基礎,指標閾值能夠反映生態系統的實時狀態,干擾因素的閾值能夠表示狀態之間變換的臨界值,超過臨界值狀態會發生轉換。由此可以看出,生態閾值是生態承載力研究的重要概念,生態閾值的確定能夠科學、動態地反映生態承載力的狀態,基於生態預支的承載力評價更為客觀、反映實際,因此,應關注生態閾值的研究。 [2] 
參考資料
  • 1.    李霞著.區域承載力評價方法及應用:經濟管理出版社,2014.08
  • 2.    史寶娟,鄭祖婷,郭冬巖著.資源 環境 人口增長與城市綜合承載力:冶金工業出版社,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