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生態功能區劃

鎖定
用生態學的理論和方法,根據生態環境特徵、生態環境敏感性和生態服務功能在不同地域的差異性和相似性,通過相似性和差異性歸納分析,將區域空間劃分為不同生態功能區的過程,稱為生態功能區劃。目的是通過分區特徵分析,掌握不同區域的生態系統類型及主導生態功能及其對區域社會經濟發展的貢獻。生態功能區劃對於引導區域資源的合理利用與開發,充分發揮區域生態環境優勢,並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提高生態經濟效益,實現區域經濟、社會、資源與生態環境的全面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中文名
生態功能區劃
外文名
Ecological function zoning
職    責
實施區域生態環境分區管理
基    礎
生態問題性質及產生的根源
目    的
保護和改善區域生態環境
意    義
促進生態全面可持續發展
規劃內容
生態環境現狀評價等

生態功能區劃基本原則

生態功能區劃着重於區分生態系統或區域為人類社會的服務功能以滿足人類需求的有效性為區劃標誌。生態功能區劃遵循以下原則 [1] 
可持續發展原則
生態功能區劃應考慮城鎮遠期發展與生態潛在功能的開發,統籌兼顧、綜合部署,增強社會經濟發展的生態環境支撐力,促進地區可持續發展。地方經濟的發展是實現生態保護目標的根本保證,為此,功能分區應充分體現地方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考慮到小城鎮的長遠規劃及潛在功能的開發,同時注意它的環境承載力,儘量提高生態環境功能級別,使其環境質量不斷得到改善。在區劃中,要給城鎮發展、經濟建設留有足夠的土地和空間,並保證充分利用交通條件、物質條件等。另外,在區劃中應合理利用資源和環境容量,避免由於工業佈局不合理使污染源分佈不均,致使有限的環境容量一方面在某地區處於超負荷狀態;另一方面在其他地區又得不到合理利用而造成環境危害。
以人為本、與自然和諧的原則
生態功能區劃應把人居環境和自然生態保護放在首要位置,堅持以人為本、與自然和諧的原則。在生態功能區劃中既要避免各類經濟活動對居民造成的不良影響,以及工業、生活污染對居民身體健康的威脅。同時也要保證工業區、商業區與居住區的適當聯繫以及居民娛樂、休閒等生活需求。
突出主導功能與兼顧其他功能結合的原則
自然資源的多樣性和自然環境的複雜性,使不同區域具有不同功能,甚至同一區域具有幾種不同的生態服務功能,為此,生態功能的區劃應遵循突出主導功能與兼顧其他功能相結合的原則。根據景觀生態學異質共生原理,異質是共生的必要條件,異質性是生態系統進化的基礎和發展的動力,反映在生態功能上,就是要多種功能並存。在大的生態功能區內,其主體功能應陔是明確的,各個生態小區的生態功能,應該服從於主體功能,但不是盲目求同。
功能合理組合與功能類型劃分相結合的原則
在將功能合理地段組合成為完整區域的同時,結合考慮生態服務功能類型,既照顧不同地段的差異性,又兼顧各地段間的連接性和相對一致性。
生態功能相似性和環境容量的原則
生態功能區劃應考慮生態功能相似性原則,同時也應考慮環境容量的原則,避免因盲目的資源開發而造成生態環境的破壞。
堅持科學性與靈活性相結合的原則
在生態功能區劃中,必須以科學的態度嚴格按照區劃方法來進行,並且對不同性質的區劃問題採用相應的解決方法和手段。這樣才能為生態功能分區及其環境目標的確定等後序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據,從而更好地開展經濟和環境保護工作。
一致性的原則
各分區在基本滿足生態環境特點、功能及開發利用方式上具有相對一致性的條件下,保持相對的集中和空間連片,既有利於分區整體功能的揮發,也便於城鎮體系進一步宏觀建設和產業佈局的規劃、調整與管理。另外,還要考慮到行政區域對環境區劃的影響.儘量減少與行政區域的衝突或出入,這樣有利於區內經濟發展方向、產業合理佈局、環境管理和環境保護對策實施等方面的統籌規劃和統一領導。
區劃指標選擇應強調可操作性的原則
區劃的指標應具有簡明、準確、通俗的特性,應在同類型地區中尋求具有可比意義並具有普遍代表性的指標。同時應儘量採用國家統計部門規定的數據,以利於今後加強信息交流和擴大應用領域。
生態功能的相似性和生態環境的差異性原則
景觀區域的劃分必須反映出不同區域生態功能的差異性並保證各分區單元的生態環境條件的一致性,從而有助於針對具體情況因地制宜地開展環境管理工作:同時,生態功能區劃應該考慮土地利用的現狀。
應用於管理、便於管理的原則
生態區域的劃分和生態環境保護的規劃,歸根結底是為生態保護與環境管理服務的,所以在確定生態功能區劃時,除了要考慮生態系統的特點外,同時要考慮與現行的行政區劃、社會經濟屬性相關聯。確定功能區劃邊界時要儘量與行政區劃界線接軌,以便於環境保護和管理。
遵循區劃的一般原則
區劃單位是一個有機整體,有明顯特點和明確邊界,具有不重複性。不同層次的區劃單元相互構成統一的環境系統 [2] 

生態功能區劃內容

生態環境現狀評價
生態環境現狀評價是在區域生態環境現狀調查的基礎上分析區域生態環境特徵與空間分異規律,評價主要生態環境問題的現狀與演變趨勢。評價內容包括區域自然環境要素(地質、地貌、氣候、水文、土壤、植被等)特徵及其空間分異規律,區域社會經濟發展狀況(人口、經濟發展、產業佈局、城鎮發展與分佈等)及其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區域生態系統類型、結構與過程及其空間分佈特徵,區域主要生態環境問題、成因及其分佈特徵。其中,區域生態系統類型、結構與過程及其空間分佈特徵評價,區域主要生態環境問題,成因及其分佈特徵評價是現狀評價的重點。
生態承載力評價
生態承載力是衡量一個地區發展潛力的重要指標。不同的生態區域由於資源與生產潛力的不同,其生態承載能力也存在着很大的差異。任何生態區域的承載能力都有一定的限度。因此在進行生態區劃時必須對各個區域的生態承載能力進行正確的評估,從而指導區域宏觀經濟的發展、人口的大量增長,經濟的飛速發展,對水資源的需求程度也不斷地增加,水資源緊缺問題已經成為了當前人類面臨的重要挑戰之一;就某一特定區域而言,必須保證有維持生態系統良性循環的基本水量。“水資源承載力”即指某一區域在特定歷史階段和社會經濟發展水平條件下以維護生態良性循環和可持續發展為前提,當地水資源系統可支撐的社會經濟活動規模和具有一定生活水平的人口數量。作為區域合理佈局可持續發展研究和社會、經濟、人口合理佈局的研究,水資源承載力評價是一個重要標準。
生態環境敏感性評價
生態環境敏感性是指生態系統對區域中各種自然和人類活動干擾的敏感程度,它反映的是區域生態系統在遇到干擾時,發生生態環境問題的難易程度和可能性的大小.也就是在同樣的干擾強度或外力作用下,各類生態系統產生生態環境問題的可能性的大小。生態環境敏感性評價是根據區域主要生態環境問題及其形成機制,通過分析影響各主要生態環境問題敏感性的主導因素,評價特定生態環境問題敏感性及其空間分佈特徵,然後對區域主要生態環境問題的敏感性進行綜合評價,明確特定生態環境問題可能發生的地區範圍與可能程度以及區域生態環境敏感性的總體區域分異規律,為生態功能區的劃分提供依據。
根據我國的主要生態環境問題,生態環境敏感性評價內容包括土壤侵蝕敏感性評價、沙漠化敏感性評價、石漠化敏感性評價、土壤鹽漬化敏感性評價、生境敏感性評價、酸雨敏感性評價、水環境污染敏感性評價、地質災害敏感性評價等。我國的生態環境問題具有明顯的區域差異,不同地區應根據各自面臨的主要生態環境問題進行區域生態環境敏感性評價。
生態服務功能重要性評價
區域生態系統服務功能重要性評價,是針對區域典型生態系統類型及其空間分佈的特點,評價區域內不同地區生態系統提供各項生態服務功能的能力及其對區域社會經濟發展的作用與重要性,明確每一項生態服務功能重要性的空間分佈特徵以及各項生態服務功能重要性的總體區域分異規律,為劃分生態功能區提供依據。
陸域生態系統服務功能重要性評價內容包括:生物多樣性維持與保護、水源涵養、洪水調蓄、水土保持、沙漠化控制、營養物質保持、自然與人文景觀保護、生態系統產品提供等服務功能重要性評價。海岸帶生態系統服務功能重要性評價內容包括生物多樣性維持與保護、海岸帶防護、自然與人文景觀保護、提供海港和運輸通道、生態系統產品提供等服務功能藿要性評價。不同區域應根據本區生態系統的特點,選擇相應的生態服務功能進行重要性評價。

生態功能區劃程序

生態系統科學認為,生態系統在時間和空間上都是按等級結構組織的,且是動態的和有彈性的複雜系統。運用整體論的研究方法,從各個尺度上—從局部到全球尺度—考察生態系統的結構完整性和功能穩定性,以及系統應付外界脅迫的能力和發展、再生與進化的能力,是一切生態系統研究和生態環境管理決策的科學前提。
按照生態系統功能的觀點,對生態系統完整性進行評價,認識生態系統受到的脅迫以及脅迫產生的原因,判定生態系統完整性是否有損失,人類所期望的生態功能是否得到發揮,並採取相應的調控對策,是生態功能區劃的方法論和最終目的。生態系統是一個綜合體系,自然、經濟和社會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且相互聯繫,相互制約。用生態資本評價的方法對三者進行統一的貨幣化定量,從而瞭解區域資源分佈與社會經濟的發展現狀,以二三者之間的能量與物質的轉換情況,對整個區域生態系統進行一個全面的評價,從而確定其今後的發展框架。
第一,明確區域生態系統類型的結構與過程及其空間分佈特徵;第二,評價不同生態系統類型的生態服務功能及其對區域社會經濟發展的作用;第三,明確區域生態敏感性的分佈特點與生態高敏感區;第四,提出生態功能區劃,明確重點生態功能區。與之相應,我們的工作內容包括:生態環境現狀評價,生態敏感性評價,生態服務功能評價,生態功能分區方案,各生態功能的特點。生態環境現狀評價,是在區域生態調查的基礎上,評價區域生態系統特點、空間分異規律,以及主要生態環境的現狀與趨勢。其次,是生態環境敏感性評價:分析可能發生的主要生態環境問題類型與可能性大小,明確生態環境敏感性的區域分異規律,主要是水土流失、沙漠化、石漠化、凍融侵蝕、酸雨、土壤鹽漬化等。

生態功能區劃方法

目前生態功能區劃的主要方法包括地理相關法、空間疊置法、主導標誌法、景觀分類法以及定量分析法等。

生態功能區劃地理相關法

運用各種專業地圖、文獻資料和統計資料對區域各種生態要素之間的關係進行相關分析後進行區劃。該方法要求將所選定的各種資料、圖件等統一標註或轉繪在具有座標網格的工作底圖上,然後進行相關分析,按相關緊密程度編制綜合性的生態要素組合圖,並在此基礎上進行不同等級的區域劃分或合併。

生態功能區劃空間疊置法

以各個區劃要素或各個部門的綜合區劃,包括水文地質區劃、地形地貌區劃、土壤區劃、植被區劃、水土流失區劃、地震災害區劃、綜合自然區劃、生態敏感性區劃、生態服務功能區劃等圖件為基礎,通過空間疊置,以相重合的界限或平均位置作為新區劃的界限。在實際應用中,該方法多與地理相關法結合使用。隨着地理信息系統技術的發展,空間疊置分析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

生態功能區劃主導標誌法

主導標誌法是在生態功能區劃時,通過綜合分析確定並選取反映生態環境功能地域分異的主導因素的標誌或指標,作為劃分區域界限的依據。同一等級的區域單位按照這個主導標誌或指標劃分。用主導標誌或指標劃分區界時,還需用其他生態要素和指標對區界進行必要的訂正。

生態功能區劃景觀分類法

應用景觀生態學的原理,編制景觀類型圖,在此基礎上按照景觀類型的空間分佈及其組合,在不同尺度上劃分景觀區域。不同的景觀區域其生態要素的組合、生態過程及人類干擾是有差別的,因而反映着不同的生態環境特徵。景觀既是一個類型,又是最小的分區單元,以景觀圖為基礎,按一定的原則逐級合併,可進行生態功能區劃。

生態功能區劃定量分析法

針對以定性為主的專家集成法在生態功能區劃中存在的一些主觀性、不夠精確等缺陷,近年來數學分析的方法和手段逐步被引入到生態功能區劃中,包括主成分分析、聚類分析、相關分析、對應分析、逐步判別分析等一系列方法均在區劃工作中得到廣泛應用 [1]  [3] 
參考資料
  • 1.    鄭度主編;周成虎,申元村,張豪禧,歐陽副主編,地理區劃與規劃詞典=DICTIONARY OF GEOGRAPHICAL REGIONALIZATION AND PLANNING,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12.01,第235頁
  • 2.    張廣錢主編,小城鎮生態建設與環境保護設計指南,天津大學出版社,2015.01,第119頁
  • 3.    錢金平,馬寶信主編,生態市建設支撐體系研究:以唐山市為例,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12.11,第7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