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生存與體驗

鎖定
《生存與體驗》是2000年8月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潘綏銘。
中文名
生存與體驗
別    名
對一個地下“紅燈區”的追蹤考察
作    者
潘綏銘 [1] 
出版社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0年08月01日
頁    數
606 頁
裝    幀
平裝
ISBN
9787500428107 [1] 

生存與體驗內容簡介

1997年,潘綏銘教授深入珠江三角州的B鎮、中南腹地某工業城市旁邊的開發區和湘黔交界處的某個私人云集開採的小金礦,對這三地的地下“紅燈區”進行社區調查,寫出了《存在與荒謬—一中國地下“性產業”考察》一書。在接下來的1998年裏,他又三次來到B鎮和它所屬的S區,以“入住式”的方式對這裏的地下“紅燈區”進行了總計46天的追蹤考察。本書就是這三次社區調查的總結,也是《存在與荒謬》的續篇。
在本書裏,潘教授仍然沿用《存在與荒謬》中的視角和技術路線,主要是研究“紅燈區”的發展脈絡,形成原因、運作機制以及與社會環境的關係等問題。同時,更注意儘量多地收集個案,更多地瞭解那些參入或者涉及“性產業”的形形色色的個人,用他們的人生經歷來説明一些更加深入或者更加具體的問題。
在本書的後半部分,潘教授用訪談實錄的形式記錄了不同類型的41個“賣淫女”。“雞頭”及“老闆”的個案。如果您對“虛的”不感興趣,儘可以只看這41個個案,或許她(他)們的個人情況和人生經歷比理論分析更能説明問題 [1] 

生存與體驗作者簡介

潘綏銘,1950年12月生,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性社會學研究所所長,中國社會學會副秘書長,衞生部預防性病艾滋病專家委員會委員,民政部婚姻專家委員會委員 [1] 

生存與體驗圖書目錄

序言
第一部分 研究
第一章 地下“紅燈區”
第一節 方法論
一、到底想研究什麼?
二、如何研究?
三、研究中的道義
第二節 B鎮
一、經濟情況
二、1997年初的地下“性產業”
三、1998年的地下“性產業”
四、度假村
五、按摩業
第三節 S區的“性產業”
一、特色
二、客源
三、性質
第四節 帶頭羊
一、應運而生
二、升級換代
三、對於社區的作用
第五節 價格同盟
一、情況
二、價格的層次
三、原因
第六節 掃黃
一、在1998年
二、在B鎮
三、在S區
第二章 地下“性產業”中的女性
第一節 概況
一、我所瞭解的她們
二、她們首先是普通人
三、流動與變出
第二節 重大事件・體驗・解釋・
一、應用的理論
二、離家之前
三、從離家到投入“性產業”之前
四、投入“性產業”
第三節 從業理由・自我準備
一、研究什麼?
二、小姐們的理由
三、自我準備
第四節 支持系統
一、機會
二、領路人
三、支持與束縛
第五節 職業化
一、獨立
二、認同職業身份
三、交換自覺
四、靈肉分離
第六節 風險
一、被殘害
二、被抓
三、損害健康
四、盲動
第三章 利益相關者
第一節 老闆
一、個案:左總
二、個案:湖南老闆
三、分析
第二節 雞頭
一、“愛你愛得恨不起來”
二、雞頭的罪惡何在?
三、個案:阿華
第三節 嫖客
一、嫖娼的十七種心態
二、S區嫖客的特色
三、個案:“老香港”
四、個案:嚴生
五、個案:李老頭
六、再談“二奶”問題
第四節 “紅燈區”裏的“旁人”
一、個案:女幫工
二、個案:説“不”的女人
三、個案:賢妻良母的傲視
第五節 背後的人
一、掃黃的收益
二、個案:治安主任
三、個案:一位科長這樣説
第四章 總結
一、如何定義賣淫?
二、如何解釋賣淫的原因?
三、為什麼禁娼或者不禁娼?
四、前瞻
五、“對策”
第五章 思辨
一、生殖與性產業
二、生命與性產業
三、性革命與性產業
四、女性與性產業
五、婚姻與性產業
六、男人與性產業
七、愛情與性產業
八、性存在與性產業
九、道德與性產業
十、風俗與性產業
十一、歷史與性產業
十二、法律與性產業
十三、文化與性產業
十四、社會心理與性產業
十五、交換與性產業
十六、歸根結底是對“靈肉分離”的態度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