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生之慾

(日本1952年黑澤明執導的電影)

鎖定
《生之慾》是由日本東寶映畫製作發行的143分鐘劇情影片。該片由黑澤明執導,志村喬主演、千秋實藤原釜足金子信雄中村伸郎等共演,於1952年10月9日在日本上映。
該片講述了一個身患絕症的市民科科長,結束自己三十年公務員渾渾噩噩的“木乃伊”生活,尋找人生意義的故事。
中文名
生之慾
外文名
生きる
其他譯名
留芳頌
活着
活下去
類    型
劇情
出品公司
東寶映畫
製片地區
日本
拍攝地點
日本
發行公司
東寶映畫
編    劇
黑澤明、小國英雄橋本忍
主    演
志村喬
片    長
143 分鐘
上映時間
1952年10月9日
對白語言
日語
色    彩
黑白
imdb編碼
tt0044741

生之慾劇情簡介

市政府市民科科長渡邊堪治,是近三十年全勤的模範地方公務員。家庭主婦們聯合申請市政府填平地下水道的積水,在上面建造兒童遊樂場。申請書轉了一圈後,又被踢回市民科。一年後,主婦們第二次到市政府提出建議。一個月後,渡邊科長因身體不適,去醫院照X光透視,被查出胃癌,而且只能活4個月左右的時間了。渡邊回到家,望着妻子的遺像,追憶往事,感到孤獨無助,又得不到兒女善待。絕望中的渡邊沒有去上班,取出存款中的一半,在酒館借酒澆愁,希望能得到解脱。女科員小田切給了絕望中的渡邊以啓示。第二天,渡邊上班了,在堆成山的文件中取出了那份家庭主婦的聯合申請。
五個月後,在人們的懷念中渡邊死在了兒童遊樂場的鞦韆上 [1] 
電影《生之慾》 電影《生之慾》

生之慾演職員表

生之慾演員表

生之慾職員表

製作人 本木荘二郎、真木照夫
導演 黑澤明
副導演(助理) 丸林久信、堀川弘通、田實泰良
編劇 黑澤明、橋本忍、小國英雄
攝影 中井朝一
配樂 早坂文雄
剪輯 巖下廣一
美術設計 松山崇
燈光 森茂
錄音 矢野口文雄
場記 野上照代
展開
·音效:三繩一郎
演職員表參考資料

生之慾角色介紹

  • 渡邊堪治
    演員 志村喬

    市政府市民科科長,是近三十年全勤的模範地方公務員。因身體不適,去醫院照X光透視,被查出胃癌,而且只能活4個月左右的時間了。渡邊回到家,望着妻子的遺像,追憶往事,感到孤獨無助,又得不到兒女善待。

  • 小田切美紀
    演員 小田切美紀

    市政府市民科科員,渡邊堪治的部下。她給了絕望中,在酒館借酒澆愁,希望能得到解脱的渡邊以啓示。使得渡邊打起精神,親自督促建設社區公園。

  • 渡邊光男
    演員 金子信雄

    渡邊堪治的兒子,他沒有善待自己的父親渡邊堪治,一心只想着用父親的退休金及儲蓄,到外面另闢小家庭。

角色介紹參考資料 [1-2] 

生之慾音樂原聲

類型:原聲碟
創作者:早坂文雄
發行時間:2010年12月22日
(與《活人的記錄》《低下層》原聲集合發行,紀念版)
參考資料: [3] 
1-タイトルバック
2-陳情盥回し
3-待合室の予兆
4-診斷
5-回想 一
6-回想 二
7-回想 三
8-回想 四
9-回想 五
10-生命の玉
11-渡辺と とよ
12-家路
13-光男の苛立ち
14-空席の市民課長席
15-私に出來ること
16-エンディング

生之慾獲獎記錄

獲獎時間
獎項名稱
獲獎方
獲獎情況
1954年6月29日
第4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柏林參議院特別獎
《生之慾》
獲獎
1952年
第26屆日本電影旬報最佳獎
年度日本電影
《生之慾》
第一名 [4] 
1952年
第7屆日本每日映畫大獎
最佳日本電影
《生之慾》
獲獎 [5] 
最佳編劇
黑澤明、小國英雄、橋本忍
最佳錄音
矢野口文雄
1952年
第6屆日本電影技術獎
最佳攝影
中井朝一
獲獎 [6] 
最佳音效
三繩一郎
1952年
第7屆日本文化廳藝術節
文部大臣獎-電影部
《生之慾》
獲獎 [7] 
1960年
第13屆英國電影藝術學院獎
最佳外國男演員
志村喬
提名
2005年5月24日
《時代週刊》
史上一百部最佳影片
《生之慾》
獲獎 [8] 
2008年12月30日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
史上最佳亞洲影片
《生之慾》
獲獎
2022年
《視與聽》影史最偉大100部影片導演版
《生之慾》
入選 [10] 

生之慾製作發行

主創單位
製作單位
東寶映畫
發行單位
東寶映畫(日本);標準收藏、Brandon影業、牛仔影業(美國)
影片上映
上映國家、地區
上映時間、細節
日本
1952年10月9日
西德
1954年6月22日
美國
1956年3月25日
芬蘭
1960年3月18日
丹麥
2000年10月13日(再發行)
影片上映參考資料

生之慾影片評價

生之慾的劇照
生之慾的劇照(7張)
《生之慾》的敍事方式和它要講的命題都令人覺得非常感動。影片從內深入人物的內心,從外關注二戰後的日本社會。黑澤明將亂世感置於面對死亡之刻。得知自己罹患癌症末期的男主角,從渾渾噩噩的痛苦過渡到想盡情玩樂、想尋找青春的種種掙扎,最終產生一種自覺。於是為了一羣婦女孩子,搏力與公家機關的官僚主義抗衡。黑澤明在影片中屢屢強調着這種面對死亡產生的自覺,需要極強的意志力、也面臨無法挽救的孤寂 [9] (許鞍華、斯蒂文·普林斯、網易娛樂綜合評價)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