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甜菊

鎖定
甜菊是菊科甜菊屬宿根草本植物,甜菊的莖粗,分枝性強,老莖半木質化;葉倒卵形或廣披針形,中上部葉緣有粗齒,鮮綠色,表面粗糙,有細短絨毛;頭狀花序呈傘房狀排列,花冠淺紫紅色或白色;種子紡錘形。 [1] 
甜菊原產於南美, [2]  生長於森林小山坡雜草叢中,現多已栽培;分佈於江蘇、安徽、黑龍江、甘肅等地。 [3]  甜菊喜温、喜濕,淺根性,不耐高温,怕乾旱。甜菊有較強的耐鹽力,其耐鹽鹼能力與向日葵近似。 [4]  甜菊是用種子和扦插繁殖。 [5] 
甜菊的性味是性平,味甜;歸胃經。它的功效是強壯、和胃,主治糖尿病、局血壓、胃炎等。 [3]  從甜葉菊得到提取物再經精製可成甜菊糖。甜菊糖是天然甜味劑,可作為燕糖的代糖劑。甜菊糖與燕糖、果糖或異構化糖混用時,可提高其甜度,改善口味。可用於糖果、糕點、飲料。 [6]  甜菊也可做甜菊茶,可以養陰生津。適用於胃陰不足糖毒內藴而致口燥乾渴,以及高血壓、糖尿病、肥胖症等。 [7] 
中文學名
甜菊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Angiospermae)
雙子葉植物綱(Dicotyledoneae)
菊目(Asterales)
菊科(Asteraceae)
亞    科
管狀花亞科
甜菊屬
甜菊種

甜菊形態特徵

甜菊為多年生草本,株高l-1.3米。根梢肥大,50-60條,長可達25釐米。莖直立,基部梢木質化,上部柔嫩,密生短茸毛,葉片有類似發黴狀白毛產生,是汁液的正常分泌,多見於下雨天採集所致。葉對生或莖上部互生,披外形,邊緣有淺鋸齒,兩面被短茸毛,葉脈三出。頭狀花序小,總苞筒狀,總苞片5-6層,邊等長;花托平坦,禿淨;花冠基部淺紫紅色或白色,上部白色。瘦果線形,稍扁,褐色,具冠毛。花期7—9月,果期9-11月。

甜菊產地生境

甜菊原產於南美, [2]  生長於森林小山坡雜草叢中,現多已栽培;分佈於江蘇、安徽、黑龍江、甘肅等地。 [3]  甜菊喜温、喜濕,淺根性,不耐高温,怕乾旱。甜菊有較強的耐鹽力,其耐鹽鹼能力與向日葵近似。 [4]  甜菊為短日照植物,臨界日照為12h。我國引種區,適宜温度15℃—35℃,生長最適温度25℃左右。耐濕不耐旱,夏季高温缺雨,水分不足時,下部葉片易脱落。對土壤要求不嚴,黃壤、沙壤草甸土等土壤均能種植。土壤pH以中性為佳。

甜菊繁殖方法

甜菊是用種子和扦插繁殖。 [5]  種子萌發時需光,故用種子繁殖時不宜深播。一般用扦插、壓條、分株繁殖

甜菊主要價值

甜菊藥用

甜菊的性味是性平,味甜;歸胃經。它的功效是強壯、和胃,主治糖尿病、高血壓、胃炎等。 [3] 

甜菊經濟

從甜葉菊得到提取物再經精製可成甜菊糖。甜菊糖是天然甜味劑,可作為燕糖的代糖劑。 [6] 
甜菊糖
甜菊是一種可在花園中種植的植物。這種植物屬於菊科, 原產於南美洲。甜菊糖200 多年前就開始在巴拉圭、烏拉 圭、阿根廷和巴西的部分地區被使用,這些地方的原住民用 這種植物的葉子為飲料增加甜味,或直接咀嚼來獲得其甜蜜味道。
近年來對天然無卡路里甜味的需求促進了對甜菊糖市場的開發。通過對甜菊葉進行培育、提高種植和產量以及改進植物 提取技術,現在已經可以大規模種植味道的甜葉菊。中國的商業甜葉菊栽培資源最為豐富,約佔世界甜菊產量的80%。巴拉圭、肯尼亞、美國、越南、巴西、印度和哥倫比亞也生產甜菊。甜菊糖苷迎合消費者既需要好味道又要求沒有 卡路里的需求,必將成為全球下一代主流的甜味劑。
提取
與蔗糖等植物甜味劑類似,從甜菊中提取的甜菊糖也是粉末 狀的。提取過程涉及浸泡像茶葉一樣的植物幹葉,然後分離 或提純最甜的成分,科學術語稱為甜菊糖苷。甜菊糖苷的提取是通過將甜葉菊幹葉浸泡在水中,過濾將液體與葉、莖分離,進一步利用水或食品級酒精等進行提純,完全傳統的植物提取方法。整個過程中甜味成分不會被破壞,也不會發生改變。

甜菊食用

甜菊糖與燕糖、果糖或異構化糖混用時,可提高其甜度,改善口味。可用於糖果、糕點、飲料。 [6]  甜菊也可做甜菊茶,可以養陰生津。適用於胃陰不足糖毒內藴而致口燥乾渴,以及高血壓、糖尿病、肥胖症等。 [7]  甜菊糖苷已在世界上數百種食物和飲料中投入使用。在中國,人們用甜菊糖作為茶、 軟飲料、果汁、酸奶和加味水等的甜味 劑。甜菊糖苷還可用於健康小吃、麥片、沙拉醬、番茄醬、口香糖、罐裝水果和果 醬、甜點、豆奶、格蘭諾拉麥片以及能量 棒、烘焙食品等,還可作為餐桌甜味劑。
甜菊糖苷現在可以通過多種方式提供給 消費者。有時候作為產品的甜味劑,有時候與其他零卡路里甜味劑 混合。通常以與蔗糖混合的方式添加 到低卡路里產品中。
參考資料
  • 1.    仲崇鑫,香草 繪畫技法,新世界出版社,2017.04,第40頁
  • 2.    陳瑛等編著,植物藥種子手冊,人民衞生出版社,1987.10,第492頁
  • 3.    項金明,1200種中草藥彩色圖鑑 白金珍藏版,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2020.01,第946頁
  • 4.    中國地膜覆蓋栽培研究會主編,地膜覆蓋栽培技術大全,農業出版社,1988.01,第479頁
  • 5.    中藥材GAP認證實施與認證檢查評定標準實務全書 第2卷,中國醫藥科技電子出版社,2003.10,第1037頁
  • 6.    李建穎,劉靜,食品添加劑速查手冊,南開大學出版社,2017.11,第221頁
  • 7.    馬汴梁主編,排毒養顏茶酒方,金盾出版社,2014.02,第12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