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甜水溝遺址

鎖定
甜水溝遺址,位於陝西省渭南市大荔縣段家鄉解放村東的甜水溝內,為舊石器時代遺址,距今30萬年~50萬年。
甜水溝遺址,發現有早期人類頭骨化石,被命名為“大荔人”,石製品以及古菱齒象、三門馬與犀牛等多種哺乳動物化石。豐富的石製品與哺乳動物化石反映了當時人類的生產與生活特點及其古環境背景。古人類化石保存狀況完好,在中國及東亞地區早期人類演化史的研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1] 
2001年6月25日,甜水溝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 
中文名
甜水溝遺址
地理位置
大荔縣段家鄉解放村東
所處時代
舊石器時代
佔地面積
約 33300 m²
保護級別
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遺址年代
距今30萬年~50萬年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編    號
5-0110-1-110

甜水溝遺址歷史沿革

1978年春,陝西省水利電力局劉順堂同志在甜水溝北壁首先發現了一一個基本完整的古人類頭骨化石,引起學術界高度重視。經研究。該頭骨化石屬於早期智人中較早類型,俗稱大荔人。
1978年10月,由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等單位組成聯合發掘隊對甜水溝內大荔人化石地點進行第一次科學發掘。
1980年10月,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等單位再次對大荔人化石地點進行發掘。並在附近進行了廣泛的調查。這一階段的工作共發現565件石製品和批動物化石,為探討大荔人文化性質、時代、環境等提供了豐富的資料。
1983年秋和1984年春,陝西省考古研究所、西安半坡博物館等單位對甜水溝遺址及其附近進行了大規模、大範圍的調查,在10餘千米範圍內發現18處新的舊石器地點。
1986年4月~1987年3月,對甜水溝(DT18)、育紅河(DY11)、育紅村(DY15)三個重要地點進行了科學發掘。這一階段工作的收穫是,發現石製品6000餘件,發現大規模的舊石器地點羣及較多的動物化石。同時北京大學進行了鈾子系年齡測定,西安地質學院作了孢粉分析和熱釋光年齡測定。 [3] 
1989年10月,“古人類學國際第四紀研究聯合會大會”地質旅行考察團一行14人(有來自韓國、德國、美國、英國、馬來西亞、捷克斯洛伐克、日本等國的學者)來遺址進行考察。
1991年8月,第十三屆古人類學國際第四紀研究聯合會大會地質旅行第8路考察團一行41人(其中有來自美國、日本、蘇聯、德國、南非、以色列、加拿大、意大利、比利時等國的26名學者),由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尤玉柱教授帶隊來遺址進行考察。 [4] 
甜水溝遺址

甜水溝遺址遺址特點

甜水溝遺址總面積約33300平方米。 [4]  在甜水溝附近,洛河發育着三級基座階地,已發現的19處地點分別處於Ⅱ、Ⅲ階地底部或下部不同時代的砂礫石層中。根據各地點所處的地貌單元、地層時代、動物化石、絕對年代等,可將其分為舊石器文化早期的甜水溝文化、中期的大荔人及其文化、晚期的育紅河文化地質時代依次為更新世早期、中更新世晚期、更新世晚期。甜水溝這種在很小範圍內存在着早、中、晚不同時代舊石器文化遺存、同一地點存在幾個文化層相互疊壓的舊石器文化遺存,在中國舊石器文化曠野中是極少見的。 [3] 

甜水溝遺址文物遺存

  • 甜水溝文化遺存
甜水溝文化發現石製品近2300件和一批動物化石,出自甜水溝(DT18)和育紅村兩個經過正式發掘的地點。石器和動物化石都出自洛河川級價地底部基座堆積的灰白色、天褐色砂礫層,屬三門組上部。三門組是中國北方更新世早期重要的、具有代表性的地層堆積。與石製品同出和附近相當地層發現的動物化石有賀風三趾馬、步氏羚羊、平額額象、似雙叉鹿、梅氏犀、山西軸鹿、三門馬李氏野豬、似遊河貘鼠、奧米加鼢鼠等十餘類,距今約100~200萬年。
甜水溝文化的石製品的石料以燧石為多,石英岩、脈石英較少。打片主要用錘擊法,砸擊法居次要地位。石核、 石片多不規整,自然枱面多、多數工具是用小型石片製成的,加工用錘擊法,向背面加工為主,加工簡單粗糙,類型單調,以刮削器為主,尖狀器較少,少許砍砸器和石球。 [3] 
  • 大荔人頭骨化石
大荔人遺址 大荔人遺址
大荔人頭骨化石缺失下頜骨,腦顱左側後上部及左側顴弓大部缺失,面部因受擠壓略有變形,其餘基本完整。如此完整的古人類化石是甜水溝遺址最重要的發現之一,也是中國和世界的重大發現。
大荔人頭骨顱穹底矮,顱骨壁厚,有矢狀脊,眉脊厚重,顴弓位置低等一些特徵與北京人接近。在頭骨最大長、最大寬、顱商、正中矢狀弧長、顱橫孤長、顱橫曲度、頂結節顱底指數、額角、眉脊呈倒八字形、眶後縮狹程度、頭骨最大寬位置、角圓枕發達程度、鼓板厚度和凹度等等大多數特徵介於直立人與現代人之間而與早期智人一致。另外,顴骨較低、顴弓較細等特徵較為進步也可見於現代人。在大荔人頭骨冠狀面輪廓圖上,顱耳高、顱最大寬、顱寬位置高度、顱寬位置指數、耳門上緣點顱高、耳門上緣點間寬、門上緣點顱高與顱耳高的比值等特徵均介於直立人、晚期智人和現代人之間而與早期智人接近,其中五項特徵(顱寬位置高度、及指數除外)均較其他化石智人更接近於北京人。顱骨三段弧長的大小順序不同於直立人和現代人,接近於化石智人。
大荔人頭骨顴骨高突,面骨扁平不前突、顴面垂直較朝向前方,上頜骨與顴骨過渡處成角形轉折、眼眶較高、眉間較凹陷、額鼻縫餘額顴峯幾乎處於同一水平線上、頭頂中央有矢狀脊,頂骨與枕骨之間有印加骨等許多特徵與中國化石人類和現代黃色人種接近,與西方早期智人如尼人不同,表明大荔人與中國其他化石人類一樣是正在形成和發展中的黃色人種之一。 [3] 
  • 育紅河文化遺存
育紅河文化的石製品共計四幹餘件。石料以石英岩、燧石為主,前者略多於後者打片以錘擊法為主,砸擊法和間接打擊法居次要地位;有一定數量的三角形、梯形石片和小長石片;自然枱面和打擊枱面相仿,少量修理枱面,漏斗狀石核、沿小礫石周緣向一面或兩面打擊石核、細石核頗具特色;石器的毛壞主要是錘擊石片,小型石器居絕對多數。加工以錘擊法為主,偶用壓制法;向背面加工為主要方式,復向、錯向、交互打擊加工較少石器類型複雜,以刮削器為主,兼有尖狀器、砍砸器。雕刻器、石錐、石鐵、斧形器、石球等十餘類。 [3] 

甜水溝遺址歷史文化

古人類一直勞動、生息在甜水溝附近的洛河兩岸。但是對於體質原始、設備簡陋的古人類來説,氣候和環境時冷時熱、時好時壞,是極其殘酷的,迫使他們無法定居而靠採集狩獵維持生活,也迫使他們不得不東奔西跑甚至長距離遷徙,尋找合適的的生存環境。他們時而沿洛河北上直至白于山腳下、六盤山東麓,在千里草原上追牛逐鹿。時而沿洛河南下直至黃河之濱,捕撈水中的魚螺蚌蝦。時而闖人密林採集各色各樣的野果,追捕水牛、大象和野豬。他們和自然界的鬥爭,經歷了100多萬年的歷程,不但改造了自身,還創造了舊石器文化。 [3] 

甜水溝遺址文物價值

甜水溝及其附近古人類文化的發現與研究無疑是極為重要的,它為探索中國早更新世時期古人類及其文化,中國北方以小石片石器為主的舊石器工業傳統的起源和發展,細石器工業的起源,舊石器時代的文化交流等等諸多方面都提供了重要的科學資料,也為附近第四紀地層的劃分和古氣候、古地理的發展演變提供了科學證據。過去對於洛河下游第三級階地的堆積或歸入早更新世或歸入晚更新世,現在可以較為正確地分別歸人更新世早、中、晚期。甜水溝附近的下三門組地層,不整合於上新世之上上三門組之下。下三門組到底是屬於上新世還是屬於早更新世一直有不同的看法,這實際上是中國第四紀與第三紀的界限劃分問題,到現在為止國內外都還沒有解決。甜水溝遺址為這一問題的探索提供了重要的線索和場所。 [3] 

甜水溝遺址保護措施

1992年4月20日,甜水溝遺址被陝西人民政府公佈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 
1992年4月20日,陝西省人民政府以陝政發【1992】35號文件公佈了甜水溝遺址的保護範圍。具體是,重點保護範圍:甜水溝內及崖上10米內。一般保護範圍:由重點範圍外延50米內。建設控制地帶:由一般保護範圍外延3000米內。 [3] 
2001年6月25日,甜水溝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 

甜水溝遺址旅遊信息

  • 地理位置
甜水溝遺址位於陝西省渭南市大荔縣段家鄉解放村東的甜水溝內。 [1] 
  • 交通信息
自駕:從渭南市出發途徑連霍高速、榆藍高速,後走X312可到甜水溝遺址。
參考資料
  • 1.    遺址發現有早期人類頭骨化石,命名為“大荔人”。大荔人頭骨化石粗壯,眉脊發達,前額後傾,帶有明顯的從直立人向早期智人過渡的體質特徵,與北京猿人接近。但是其頂骨較大,枕骨隆凸前面呈凹陷狀,鼻骨窄長,眼眶近乎方形,雖然顴骨較為朝前,可是吻部並不突出,腦容量達1120毫升,這些特點又比北京猿人進步。時代為距今20萬年左右。已發現石製品800多件,主要是形體較小的石片石器,有刮削器、尖狀器、石錐與雕刻器等。還有古菱齒象、三門馬與犀牛等多種哺乳動物化石發現。 古人類化石保存狀況完好,在中國及東亞地區早期人類演化史的研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豐富的石製品與哺乳動物化石反映了當時人類的生產與生活特點及其古環境背景。
  • 2.    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國政府網.2014-07-21[引用日期2022-11-19]
  • 3.    陝西文物古蹟大觀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巡禮之二.陝西省文物局編[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10:3-8.
  • 4.    成江海,李東平,雷珺本冊主編. 文物古蹟[M]. 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 2012.0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