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毛家坪遺址

鎖定
毛家坪遺址,位於甘肅省天水市甘谷縣磐安鎮毛家坪村渭河南岸的二級台地上,面積約60萬平方米,是周朝時期遺址。 [2] 
毛家坪遺址分溝東和溝西兩部分,溝西區北部為居址區,大部分被村莊疊壓,溝東區主要為墓葬區。累計發掘面積約4000平方米,共發掘墓葬199座,灰坑752個,車馬坑5座。出土陶器、石器、玉器、青銅器、骨器等各類小件文物1000餘件。毛家坪遺址的發掘豐富了甘肅東部以及周代秦文化內涵,將秦文化的編年推進至西周,開闢了考古學上探索早期秦文化的先河,為探討西戎文化的來源、民族整合問題,秦人西遷問題提供了新的資料。 [3] 
2019年10月7日,毛家坪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中文名
毛家坪遺址
地理位置
甘肅省天水市甘谷縣磐安鎮毛家坪村渭河南岸的二級台地上
所處時代
周朝
佔地面積
約 600000 m²
保護級別
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編    號
8-0148-1-148

毛家坪遺址歷史沿革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著名學者裴文中先生在渭河流域調查時發現了毛家坪遺址。 [2]  [4]  [7] 
1956年,甘肅省文管會張學正等再次詳細調查毛家坪遺址,並發表了採集的陶器。 [7] 
毛家坪遺址現場 毛家坪遺址現場
1982年、1983年,甘肅省文物工作隊、北京大學考古學系在毛家坪遺址溝西的墓葬區共發掘土坑墓22座,在居址區發掘200平方米,發掘灰坑37個,房基4處,土坑墓11座,鬲棺葬12組。 [2]  [5]  [7] 
毛家坪遺址墓葬 毛家坪遺址墓葬
2012年7月,經國家文物局批准,早期秦文化聯合考古隊對毛家坪遺址進行再次發掘。截至2014年,共勘探出墓葬1000多座,發掘墓葬199座,灰坑752個,車馬坑5座。共出土銅容器51件,陶器約500件。累計發掘面積約4000平方米。 [3] 

毛家坪遺址遺址特點

毛家坪遺址全貌 毛家坪遺址全貌
毛家坪遺址東西寬約600米,南北長約1000米,面積約60萬平方米,分溝東和溝西兩部分,溝西區北部為居址區,大部分被村莊疊壓,溝東區主要為墓葬區。累計發掘面積約4000平方米。共發掘墓葬199座,灰坑752個,車馬坑5座。 [4] 
1982~1983年挖掘
毛家坪遺址主要有三種文化遺存:以彩陶為特徵的石嶺下類型遺存,以繩紋灰陶為代表的“A組遺存”,以砂紅陶為特徵的“B組遺存”。此外,在居址中還發掘一座圓角長方形土坑墓,隨葬的一件彩陶雙耳圈底缽與以前陝甘地區發現的諸文化均不同,可能也是一種新的遺存。 [7] 
石嶺下類型遺存,灰坑二個,房基二座。A組遺存,灰坑有三十五個,房基二座以及鬲棺葬四組、土坑墓十座,墓葬區兩次發掘的全部二十二座土坑墓以及二個灰坑均屬A組遺存。A組遺存的文化面貌與陝西關中的西周文化和東周秦文化相似或相同。通過分析比較,可知其年代為西周和東周時期。B組遺存,鬲棺葬有八組。 [7] 
2012~2014年挖掘
毛家坪遺址分佈圖 毛家坪遺址分佈圖
考古鑽探結果表明,毛家坪遺址面積約60萬平方米,以自然沖溝為界,分成溝東、溝西兩部分。溝西的北部為居址區,多被村莊疊壓,南部為墓葬區;溝東主要為墓葬區。考古隊依據鑽探情況,在毛家坪遺址選擇了10處發掘點(A-J點)。三年來,毛家坪遺址累計田野發掘4000平方米。毛家坪遺址溝西墓地北區發掘140座墓葬,均為長方形豎穴土坑墓,主要是頭向西的屈肢葬,出土各類器物1000多件(組),時代從西周晚期延續至戰國中晚期,特徵與20世紀80年代發掘的“A組遺存”一致,均屬秦文化。 [4]  [6] 
溝西發掘的140座墓葬均為東西向長方形豎穴土坑墓,其中15座口大底小,4座口小底大,其餘口底同大。12座墓底有腰坑。18座有壁龕,壁龕內殉人。2座墓二層台上有殉人。36座墓有殉狗。17座墓無葬具,25座單棺,75座墓為一棺一槨,21座墓為兩棺一槨,其餘葬具不明。4座墓死者頭向東或東南,8座墓向不明,其餘皆向西或西北。107座墓為仰身屈肢葬,18座側身屈肢葬,1座仰身直肢葬,其餘葬式不明。隨葬品包括陶器、銅器、玉石器等。 [6] 
毛家坪遺址M2179 毛家坪遺址M2179
M2179,墓向309°。平面呈長方形,墓口距地表0.6米,口底同大,長3.90米、寬2.14米、深8.35米。東壁偏北有一列腳窩,共9個,上距墓口2米,下距墓底1.9米,腳窩平面呈不規則橢圓形。寬0.25~0.16米、高0.27~0.2米,進深9~14釐米。墓坑南壁有壁龕,直壁,拱頂,平底,底部平面略呈梯形,龕底距墓口6.45米,龕高1.48米、寬1.36米、進深0.59米。龕內有一長方形棺,東西長1.03米、南北寬0.51米、高0.67米。棺蓋板厚度不詳,板寬3釐米;底板10塊東西向縱鋪,厚5、寬10釐米,底板抵檔板、邊板。棺中有人骨一具,側身屈肢葬,頭東面下,雙手交於體右側,下肢右曲,股骨、脛骨夾角約60°。殉人手骨側有銅帶鈎1件、石串珠1組。葬具為一槨二棺。槨室東西長3.39米、南北寬1.93米、高0.95米。槨蓋板約有18塊南北向橫鋪,板寬為15~24釐米,長約2.05米,板厚約5釐米,覆蓋在槨室及二層台上。槨室檔板抵邊板,板厚8~10釐米;底板約10塊東西向縱鋪,厚6釐米。在木槨和墓壁之間有熟土二層台,台寬0.08~0.49米。外棺長方形,長1.91米、寬1.3米、殘高0.52米,板厚4~7釐米。槨蓋板南側近墓壁處有殉狗一隻,狗頭向東,側卧,四肢伸向北。內棺位於外棺中部,呈長方形,長1.4米、寬0.8米、殘高0.36米,板厚7釐米,外棺底板與內棺底板間有一層厚約6釐米的淤土。內棺中有人骨一具,仰身屈肢葬式,全身除頭骨外鋪有一層硃砂,頭西面上,雙臂交於腹部,下肢向上踡屈,股骨、脛骨夾角約27°。死者為14~17歲少年,性別不詳。 [6] 
毛家坪遺址M2033 毛家坪遺址M2033
M2033,豎穴土坑墓。墓向299°,墓口距地表0.5米。平面呈長方形,口底基本同大,東壁略內收,墓口長3.15米、寬1.85米、墓底距墓口深5.2米。有熟土二層台,寬0.17~0.24米、高0.7米。葬具為一槨二棺。木槨為長方形,長2.67米、寬1.4米。槨蓋板保存較好,其殘存6塊南北向橫板,板長64、寬43~22、厚6釐米;蓋板上南側偏東部有一具殉狗,頭北足南呈俯卧狀。內外雙棺,外棺為長方形,長2.15米、寬1.08米;內棺略呈不規則長方形,長1.95米、寬約0.85米。內棺內有人骨一具,仰身屈肢葬。頭西面上,上肢雙手交叉放於胸前,下肢向左摺疊踡屈。墓主人為32歲左右的男性。 [6] 
毛家坪遺址車馬坑 毛家坪遺址車馬坑
毛家坪遺址還發現有5座車馬坑,其中M2059的附屬車馬坑(編號K201)最具代表性。K201位於M2059東南側,是一座長10米、寬4米的東西向長方形土坑。坑內隨葬有3輛車,從東向西分別為1號車、2號車、3號車。1號車為引導車,馬頭藏於前面的壁龕內,馬銜、馬鑣齊全,車廂略有塌陷。3號車為從車,車輪、車軾、車輿痕跡明顯,車軾上繪有白底青黑色勾連蟠虺紋,出土時宛若新成,車輿前還發現銅環、銅泡、箭鏃與弓的痕跡。坑的西北角有一藤條筐,內放牛頭和羊頭,當為祭祀之物。2號車為主車,作為墓主專車使用,其豪華程度遠超1號與3號車。該車有左右服馬,兩匹馬均身披髹漆的彩繪漆甲。馬頭裹有馬胄、馬身覆蓋彩繪甲片,上髹紅漆,繪黑彩,為勾連蟠虺紋;甲冑上縫綴銅泡、勾雲形銅飾。車輿側板外蒙裹牛皮,牛皮上髹棕黑色漆,再以紅彩勾勒出虎、豹、馬、兔等動物圖案。 [4] 

毛家坪遺址文物遺存

綜述
毛家坪遺址出土文物
毛家坪遺址出土文物(3張)
毛家坪遺址出土陶器、石器、玉器、青銅器、骨器等各類小件文物1000餘件。還出土大量繩紋灰陶片;鼎、簋、方壺、甗、孟、敦、盤、匜等青銅容器51件;短劍、戈、矛等青銅兵器11件。 [2]  [6]  [7] 
子車戈
毛家坪遺址子車戈出土 毛家坪遺址子車戈出土
子車戈出土於毛家坪遺址中等級最高的墓葬,編號為M2059。M2059為典型的秦文化墓葬,墓口呈東西向長方形,墓壁平整光滑,墓壁四周各開有壁龕,龕內均有殉人,經鑑定殉人均為年齡在17~32歲之間的女性,可能是墓主的侍妾。隨葬品主要集中在墓室西側頭箱內,主要有青銅器15件:5鼎、4簋、2壺、1甗、1盤、1匜及青銅器兵器,陶器有喇叭口罐等16件。對照當時的列鼎制度,墓主的身份很可能是大夫一級。墓主所用木棺分內外兩層,棺上放置墓主生前使用過的兵器3戈2劍,其中緊貼墓主右臂的銅戈就是子車戈 [4] 

毛家坪遺址歷史文化

子車戈的歷史故事
子車戈出土於毛家坪遺址中等級最高的墓葬,所謂“子車戈”是指該戈胡部刻有銘文,為兩排14字。經專家解讀為:“秦公作子車用,敢美武靈戮威不廷”。寥寥數字,點明墓主為子車氏家族成員,該戈為秦公專門為其製作,用於殺戮那些不願臣服秦公的人。《史記·秦本紀》亦載其事:“繆(穆)公卒,從死者百七十七人。秦之良臣子輿(車)氏三人名曰奄息、仲行、針虎,亦在從死之中。秦人哀之,為作歌《黃鳥》之詩。”《左傳·文公六年》載:“秦伯任好卒。以子車氏之三子奄息、仲行、針虎為殉,皆秦之良也。國人哀之,為之賦《黃鳥》。”《詩經·黃鳥》曰:“交交黃鳥,止於棘。誰從穆公,子車奄息。”
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下葬時,以大量活人殉葬,其中便包括近臣子車氏三兄弟,秦人作詩詠歎,便有了《詩經·黃鳥》篇。“三良從死”是中國歷史上一段著名的“公案”,不斷在後世文學和史學著作中被提及和爭論,從《詩經》《左傳》《史記》《漢書》,到曹植、陶淵明、柳宗元、蘇軾等詩人,都從不同角度留下“嘆黃鳥,緬三良”的篇章,並逐漸形成了“黃鳥悲鳴”的文學意象。子車戈的出土則是子車氏相關文物的首次發現,也是文獻中“三良從死”故事的註腳,更使得一段失落的歷史在文物上重現。 [4] 

毛家坪遺址研究價值

毛家坪遺址的發掘豐富了甘肅東部以及周代秦文化內涵,將秦文化的編年推進至西周,開闢了考古學上探索早期秦文化的先河,為探討西戎文化的來源、民族整合問題,秦人西遷問題提供了新的資料。 [3] 

毛家坪遺址保護措施

2019年10月7日,毛家坪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毛家坪遺址旅遊信息

毛家坪遺址地理位置

毛家坪遺址位於甘肅省天水市甘谷縣磐安鎮毛家坪村渭河南岸的二級台地上。

毛家坪遺址交通信息

自駕:自甘肅省天水市甘谷縣人民政府開車前往毛家坪遺址,路程約28.5千米,時間約35分鐘。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