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甘蒙尖翅蝗

鎖定
甘蒙尖翅蝗,Epacromius tergestinus extimus (Bey-Bienko,1951),是斑翅蝗科尖翅蝗屬的一種蝗蟲。寄生於小麥、糜子、穀子、玉米、高粱、豆類、苜蓿及禾本科牧草
中文名
甘蒙尖翅蝗
拉丁學名
Epacromius tergestinus extimus (Bey-Bienko,1951)
別    名
小墊尖翅蝗
動物界
節肢動物門
亞    門
六足亞門
昆蟲綱
亞    綱
有翅亞綱
直翅目
斑翅蝗科
亞    科
斑翅蝗亞科
尖翅蝗屬
尖翅蝗
亞    種
小墊尖翅蝗

甘蒙尖翅蝗形態特徵

雄性 體中小型,勻稱。頭小,高於前胸背板。頭頂向前傾斜,側緣隆線明顯,兩側隆線間低凹。頭側窩三角形。顏面側觀略傾斜,顏面隆起較寬,中單眼處低凹,側緣隆線尚明顯。複眼卵圓形,其垂直直徑為水平直徑的1.38倍。觸角絲狀,超過前胸背板的後緣,中段一節之長為寬的2.25倍。前胸背板前緣較平直,後緣呈鈍角形突出;中隆線低,溝後區較溝前區的中隆線明顯。缺側隆線,三條橫溝明顯,僅後橫溝切斷中隆線。溝前區較溝後區狹,溝後區為溝前區長的1.4-1.5倍。前胸腹板略呈圓形隆起。中胸腹板側葉間中隔的長為最狹處的1.4倍。後胸腹板側葉全長彼此分開。前、後翅均發達,到達或不到達後足脛節的中部。中脈域具中閏脈,中閏脈基部靠近肘脈,端部靠近中脈。後足股節勻稱,外側上基片長於下基片,上側中隆線光滑無齒。後足脛節缺外端刺,內緣具刺11個,外緣具刺9-10個。後足跗節第3節與第1節等長。跗節爪間中墊短,狹小。尾須圓筒形,超過肛上板的端部。下生殖板較短,末端部分較厚,頂端狹圓形,側觀向後直伸。陽具基背片見圖。
雌性 體較雄性大。觸角僅到達或不到達前胸背板的後緣。前翅中脈域具發達的中閏脈。中胸腹板側葉間中隔之長與其最狹處近相等。後胸腹板之側葉較寬的分開。尾須較短,不到達肛上板的端部。下生殖板末端中間呈三角形突出。產卵瓣粗短,頂端略呈鈎狀,邊緣光滑無齒。
體色 體暗褐、黃褐或綠褐色。複眼之後具黑色縱條紋。前翅具暗色或淡色斑點。後足股節頂端暗色;內側上隆線與下隆線之間具二個黑色斑紋;外側上隆線與下隆線上分別有距離不等的4-6個黑色斑點,尤其下隆線更為明顯。後足脛節淡黃或淡綠色,基部、中部及端部具黑環。
體長:♂15.9-16.3mm,♀24.4-28.5mm;前胸背板:♂2.7-2.9mm,♀4.6-5.0mm;
前翅:♂14.9-15.6mm,♀22.1-25.1mm;後足股節:♂9.1-9.4mm,♀11.2-13.4mm。 [1] 

甘蒙尖翅蝗分佈範圍

酒泉、武威、平涼(涇川、靜寧)、慶陽(鎮原、西峯、正寧、華池)。 [2] 

甘蒙尖翅蝗寄生範圍

小麥、糜子、穀子、玉米、高粱、豆類、苜蓿及禾本科牧草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