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甘肅農業大學人文學院

鎖定
甘肅農業大學人文學院成立於2001年,前身為1954年原西北畜牧獸醫學院馬列主義教研室。1993年,馬列主義教研室和德育教研室、大學語文教研組合併成立社會科學部,2001年社會科學部正式更名為人文學院,2002年開始招收本科生。2013年馬克思主義學院成立,暫與人文學院並列。
中文名
甘肅農業大學人文學院
創辦時間
2001年
學院前身
西北畜牧獸醫學院馬列主義教研室
院    長
韓建民
黨總支書記
張歲玲

甘肅農業大學人文學院學院概況

學院現設英語系、中文系、秘書學系、大學英語教學部、藝術教學部5個教學機構,設有中國西部文化遺產研究中心、中國“三農”政策與法制研究中心、甘肅省法學會農業法學研究會、甘肅農業大學農史與農耕文化研究所4個研究機構。開辦英語、法學、漢語言文學、秘書學4個本科專業,其中英語專業分為英語語言文學、翻譯、商務英語3個方向。擁有一支結構合理、教學水平較高的師資隊伍。現有教職工98人,其中專職教師91人,教授3人,副教授35人,講師及以下職稱53人,有國外研修經歷教師20人,常年聘請外籍教師6-8名。現有全日制本科生1100餘人,其中50餘名學生具有海外留學經歷。
學院擁有1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文科實訓中心,配有聯網電腦、多功能視訊、辦公自動化、速錄等設備軟件;有1個語言培訓中心,包括8個數字化多功能語言實驗室;有1個英語教學廣播電台,每週定時播放英語教學配套內容,用於英語聽力考試;有1個專業期刊閲覽室,藏書4萬餘冊,專業期刊80餘種,聲像資料100餘套;有同聲傳譯室、模擬法庭、速錄室、藝術鑑賞實驗室等先進教學設施。
近年來,學院教師主持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項目5項、教育部規劃項目3項;主編出版國家級、省級教材30部,出版專著9部,發表學術論文300餘篇;榮獲甘肅省哲學社會科學成果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4項,甘肅省敦煌文藝獎二等獎4項,黃河文藝獎1項。
“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新時代、新階段,學院將秉承“敦品勵學,篤志允能”的校訓,弘揚“自強不息,奮發有為”的甘農精神,遵循“突出素質培養,服務通識教育”的辦學原則和“厚基礎,寬口徑,重應用”的人才培養模式,發揮多學科優勢,力爭把學院建成甘肅省乃至西北地區具有“三農”特色的人文社會科學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和國際交流合作基地。 [7] 

甘肅農業大學人文學院學院領導

黨總支書記:張歲玲 副教授
院長:韓建民 教授
副院長兼副書記:韓旭峯 副教授
副院長:張文政 副教授
正處級調研員:尚振海 教授

甘肅農業大學人文學院專業設置

文秘教育
培養目標:
培養具備堅實的漢語文學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同時具備文秘教育相關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夠在高等、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和各類教育機構進行文秘類課程教學和研究以及在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和各類社會組織和機構中從事文秘公共關係、商務等業務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培養要求:
主要學習文秘教育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接受系統的教育及教學研究,進行文秘、公關、商務活動方面的基本訓練,初步具備從事本專業的教學能力和科研能力,具備秘書、文秘和公關、商務活動的能力。
主要課程:
秘書學、文書學、公共關係學、社會心理學、教育學、行政管理學、傳播學、管理學概論、檔案與信息管理、寫作、現代漢語、中國文化概論、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讀、中國現當代文學作品選讀、中國通史、辦公自動化、會計學原理、市場營銷、計算機基礎與應用、計算機程序設計等。 [1] 
公共事業管理
培養目標:
培養具備現代管理理論的技術與方法,掌握管理學、社會學、政治學、法學等方面知識,能在公共事業單位及行業協會、中介機構的行政部門和相應的政府行政部門從事管理工作的高級專業人才。
培養要求:
主要學習管理科學、社會學、政治學、經濟學、法學等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掌握我國有關公共事業管理、行政管理的方針、政策,具有管理信息系統所必須的定量分析和應用計算機的能力和較強的社會調查和寫作能力。
主要課程:
管理學原理、管理心理學、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社會學概論、政治學原理、應用統計學、法學導論、公共行政學、信息管理系統、公共關係學、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管理經濟學、公共事業管理概論、公共政策、管理定量分析、管理文秘、公共財務管理、電子商務、計算機基礎與應用、計算機程序設計等。 [2] 
漢語言文學
培養目標:
培養具備一定的文藝理論素養和系統的漢語言文學知識,能在新聞文藝出版部門、高校、科研機構和機關企事業單位從事文學評論、漢語言文學教學與研究工作,以及文化、宣傳方面的實際工作的漢語言文學高級專門人才。
培養要求:
學生主要學習漢語和中國文學方面的基本知識,受到有關理論、發展、歷史、科研現狀等方面的系統教育和業務能力的基本訓練。
主要課程:
語言學概論、古代漢語、現代漢語、文學概論、中國古代文學史、中國現代文學史、馬克思主義文論、比較文學、中國古典文獻學、外國文學史、民間文學、漢語史、語言學史學等。 [3] 
法學
培養目標:
培養系統掌握法學知識,熟悉我國法律和黨的相關政策,能在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特別是能在立法機關、行政機關、檢察機關、審判機關、仲裁機構和其他法律服務機構從事法律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培養要求:
主要學習法學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通過系統的法學思維和法律實務的基本訓練,具備運用法學理論和方法分析問題和運用法律管理事務解決實際問題的基本能力。
主要課程:
法理學、國際法、憲法、刑法、民法、商法、經濟法、知識產權法、民事訴訟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刑事訴訟法、中國法制史、行政法和訴訟法。 [4] 
勞動與社會保障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的,具備比較紮實的公共管理理論基礎,熟悉勞動和社會保障方面的全面知識,掌握相關基本技能,能夠在政府部門、社會中介機構及其他公共管理部門和企事業單位從事勞動和社會保障工作的應用型人才。
培養要求:本專業要求學生學習和掌握勞動和社會保障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受到相關業務的基本訓練,具備在勞動和社會保障相關領域實際工作的基本能力。本專業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個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勞動和社會保障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
2、瞭解本學科的理論前沿和發展動態;
3、熟悉國家有關勞動和社會保障的方針、政策和相關法律、法規;
4、具有處理勞動和社會保障業務的基本能力;
5、熟練掌握一門外國語,具有較強的寫、説、聽、譯能力,並能利用外語獲取專業信息;
6、能較熟練地使用計算機從事業務工作;
7、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
8、系統掌握社會調查和統計方法,具備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實際調研能力。
主要課程:管理學原理、公共管理學、政治學原理、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勞動經濟學、勞動關係學、社會保障學、公共行政學、西方福利思想、勞動法與社會保障法、社會保險學、社會救助與社會福利、社會保障基金管理、社會學概論、社會心理學、公共政策分析、高等數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社會統計學、社會調查研究與方法、社區工作。 [5] 

甘肅農業大學人文學院所獲榮譽

尚振海
2005
省委、省政府
甘肅省優秀教學成果獎省級一等獎
甘肅省高校“兩課系列教材”
2007
省委、省政府
甘肅省第十次社會科學成果三等獎
甘肅省生態環境保護與農業資源配置優化機制的研究
2007
省委、省政府
甘肅省第十屆社會科學獎優秀成果獎三等獎
甘肅農業可持續發展中的法律保障問題研究
韓建民
2003
省委、省政府
第八屆甘肅省社會科學成果獎三等獎
甘肅農村經濟資源開發和環境保護與農業增長協調發展的對策研究
2003
甘肅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甘肅省灌溉農業發展戰略研究
2005
省委;省政府
第九屆甘肅省社會科學成果獎三等獎
甘肅省農產品市場競爭力調查分析
2005
甘肅省農牧漁業豐收獎一等獎
河西硬紅春麥基地建設及年產5萬噸專用粉生產
韓旭峯
2007
省委、省政府
甘肅省第十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甘肅省生態環境保護與農業資源配置優化機制的研究
尚明瑞
2003
省委、省政府
甘肅省第八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三等獎
甘肅省農村經濟資源開發和環境保護與農業增長協調發展的對策研究
2006
省委、省政府
甘肅省第十次社會科學成果三等獎
甘肅農業可持續發展中的法律保障問題研究
2004
省委宣傳部
委宣傳部、教育廳甘肅省社會科學聯合會共同舉辦的全省鄧小平思想研究會優秀論文獎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軌跡與時代特徵
楊軍煒
2006
甘肅省高校科技成果二等獎
基於網絡的甘肅省草地蝗蟲預測預報專家系統
2007
甘肅省第十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甘肅省農業可持續發展法律保障問題研究報告
史生榮
2003
省委、省政府
敦煌文藝獎二等獎(包括五個一工程)
小説《教授不教書》
2004
甘肅省文聯
黃河文藝獎
小説《人在江湖》
2006
省委、省政府
敦煌文藝獎二等獎(包括五個一工程)
小説《所謂教授》
2022
2022年4月,甘肅農業大學人文學院團委入選2022年甘肅省“五四紅旗團(工)委”公示名單。 [6]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