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甘肅高山細毛羊

(脊索動物門動物)

鎖定
甘肅高山細毛羊培育於甘肅西部祁連山脈冷龍嶺北麓的皇城灘和冷龍嶺分支烏鞘嶺東麓的松山灘的高山草原
中文學名
甘肅高山細毛羊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反芻動物亞目
羊族
羊種

甘肅高山細毛羊外形特徵

甘肅高山細毛羊體格中等,體質結實,結構勻稱,體軀長,胸寬深,後軀豐滿。公羊有螺旋形大角,母羊無角或有小角。公羊頸部有1~2個橫皺褶,母羊頸部有發達的縱垂皮,被毛閉合良好,密度中等。細毛着生於頭部至兩眼連線,前肢至腕關節,後肢至飛節 [1] 

甘肅高山細毛羊產地及環境

產區屬高寒牧區,境內山巒起伏,海拔2400~4070米。冬春季乾旱,寒冷,多西北風;夏季温暖,濕潤,多偏南風。年均氣温0~3.8℃,年降水量257~461.1毫米,無霜期60~120天,年日照時數為2272~2641.3小時。蒸發量1111.9~1730.9毫米。影響牧草生長和羊只放牧的主要災害性氣候是春雪、夏旱、秋雨和冰雹。育種區內的皇城河、金強河、石門河和黑馬圈河,能用以灌溉,山間多有溪流,可供人畜飲水。天然草場分高山草甸草場、乾旱草場和森林灌叢草場三大類型,以前兩種類型為主,共有可利用面積370餘萬畝。育種區有飼料地4.8萬畝,因氣候寒冷、耕地少、產量低,大量建立人工飼草料地有困難,因此,育種場應在枯草期對育種羊羣給一定數量的草料補飼,其他牧場的羊羣只能靠天然草場終年放牧。

甘肅高山細毛羊地理分佈

甘肅高山細毛羊分佈於甘肅省牧區、半農半牧區和農區 [2] 

甘肅高山細毛羊品種形態特徵

甘肅高山細毛羊體格中等,體質結實,結構勻稱,被毛純白,類型正常,頭部細毛着生至眼線和兩頰。公羊有螺旋形大角,頸部有1~2個橫皺褶;母羊無角或有小角,頸部有發達的縱垂皮。體軀較長,胸寬且深,背平直,後軀豐滿,四肢端正有力,前肢細毛着生到腕關節,後肢飛節以下略着毛。被毛為閉合性,密度中等以上,彎曲清晰,呈正常彎或淺彎。

甘肅高山細毛羊品種性能

甘肅高山細毛羊成年公羊平均體高、體長、胸圍和體重分別為:76.5±3.1釐米,77.2±3.2釐米,106.5±4.7釐米,75.0公斤,成年母羊分別為:67.5±2.3釐米,69.7±2.0釐米,88.7±3.7,40.0公斤。甘肅高山細毛羊是在青藏高原邊緣的祁連山區特殊的生態條件下育成的,對當地的生態條件具有良好的適應性。體質結實,能在粗放飼養管理條件下正常發育,對牧草選擇性不大,利用率較高。善於爬山遠牧,遊走能力強。

甘肅高山細毛羊國家標準

標準號Standard No.: GB/T 25243-2010
中文標準名稱Standard Title in Chinese: 甘肅高山細毛羊
英文標準名稱Standard Title in English :Gansu alpine fine-wool sheep
發佈日期Issuance Date :2010-09-26
實施日期Execute Date :2011-03-01
首次發佈日期First Issuance Date :2010-09-26
標準狀態Standard State: 現行
計劃編號Plan No. :20079757-T-326
採用國際標準Adopted International Standard: 無
國際標準分類號(ICS) :65.020.30
中國標準分類號(CCS) :B43
標準類別Standard Sort :產品
主管部門Governor :農業部
歸口單位Technical Committees: 全國畜牧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
起草單位Drafting Committee :農業部動物毛皮及製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蘭州)、中國農業科學院蘭州畜牧與獸藥研究所、甘肅省皇城綿羊育種試驗場 [2] 
參考資料
  • 1.    何明淵編著,綿山羊品種應用,甘肅科學技術出版社,2015.06
  • 2.    大衞·麥克唐納, 麥克唐納, 程高齡. 世界動物大百科全書[M]. 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