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甘肅省治沙研究所

鎖定
甘肅省治沙研究所,是隸屬甘肅省林業和草原局的省級重點科研院所 [2] 
研究所是在中國科學院1959年建立的甘肅省民勤治沙綜合試驗站的基礎上,於1980年成立的省級重點科研院所 [2] 
研究所主要面向我國西北乾旱區,圍繞甘肅省荒漠化防治及生態環境整治戰略需求,針對乾旱區環境演變、荒漠化過程與機理、風沙災害防治技術、沙區生物多樣性保護與資源開發利用、內陸河流域生態系統保育與恢復重建、防沙治沙用沙等方面的問題,開展基礎理論、應用技術試驗研究、科技成果示範推廣及轉化應用等方面的工作,為甘肅省乃至中國西北地區防沙治沙、生態環境建設以及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提供理論和技術支撐 [2] 
研究所的研究範圍涉及庫姆塔格沙漠巴丹吉林沙漠騰格裏沙漠毛烏素沙地河西走廊典型戈壁區、甘南高寒草地沙化區等生態問題突出的區域 [2] 
中文名
甘肅省治沙研究所 [1] 
成立時間
1959年
機構地址
甘肅省蘭州市安寧區北濱河西路390號
主管部門
甘肅省林業和草原局

甘肅省治沙研究所發展歷史

新中國成立後,黨和政府十分重視沙漠治理工作,於1959年3月5日成立了中國科學院治沙隊。4月3日,中國科學院治沙隊在民勤縣城召開會議,宣佈在民勤縣薛佰鄉沙山堡建立甘肅省民勤治沙綜合試驗站,縣級建制,隸屬中國科學院治沙隊,在民勤沙井子防沙林試驗場借址辦公,民勤縣縣長趙巨英兼任站長。
1980年3月4日甘肅省編委(1980)023號和甘肅省農委(1980)017號文件批覆,在武威成立甘肅省治沙研究所,縣級建制,隸屬甘肅省林業廳,與民勤治沙綜合試驗站一套班子,兩個牌子。

甘肅省治沙研究所職能目標

開展基礎理論與生產實踐關鍵技術科學研究,為全省荒漠化防治及生態環境整治提供技術支撐;
開展防沙治沙用沙及生態治理相關工作規劃設計,為政府、生產單位及社會公眾提供決策諮詢與技術服務;
開展防沙治沙用沙及生態恢復技術示範推廣與科技成果轉化;
開展國內外的荒漠化防治及生態環境建設等相關技術培訓 [2] 

甘肅省治沙研究所科研隊伍

研究隊伍的專業門類齊全,結構配置合理。現有職工124人,其中學術帶頭人7名,中、高級研究人員70人(研究員9人,副研究員包括高級工程師31人),博士3名,碩士和在讀碩士24名。另有客座專家7人。

甘肅省治沙研究所國際合作

研究所同40多個國家或國際組織開展了國際合作或建立了技術交流關係,八十年代以來,有 UNDP、FAO、GEF、聯合國科技基金、亞洲開發銀行、美國、英國、新西蘭、日本等組織和國家的420餘位官員、學者、新聞工作者來所工作、考查、採訪、培訓或進行學術交流。1993年開始承擔聯合國開發計劃署援助的CPR/91/111——“甘肅沙漠綜合治理與持續農業”項目,圓滿地完成了項目內容。作為我國政府援外培訓的基地之一,1993年以來,代表中國政府為發展中國家已舉辦9次治沙技術推廣國際培訓班。八十年代代表中國政府三次派專家到伊朗、巴基斯坦、墨西哥進行治沙技術及荒漠化防治諮詢服務。1995年研究所受外交部和對外經濟貿易合作部的委託,接待了中東及北非地區沙漠考察團對河西地區治沙為期半月的考察。九十年代以來,研究所前後有20多人到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以色列等國進修或考察,且已大部分學成回所服務,大大提高了研究所科研能力。1997年,研究所被甘肅省政府授予“對外合作與交流先進單位”稱號。
50年來,共取得研究技術成果160餘項,獲地(廳)級以上獎勵的65項,其中“治沙造林技術措施研究”獲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獎,“甘肅沙漠綜合治理與持續農業” 獲甘肅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在此其間,發表論文700餘篇,出版專著7部。這些成果的取得,解決了一系列重大的理論問題和生產實踐中面臨的實際技術問題,同時結合示範推廣樣板的建設極大地推動了沙區社會經濟的發展,主要體現於以下幾個方面:
1. 查清了甘肅沙漠的類型、面積、風沙危害的主要方式和危害程度等;在研究風沙運動規律,總結羣眾治沙經驗的基礎上,發明了粘土沙障工程固沙技術,研究總結出一套適合乾旱沙區特點的粘土或柴草沙障等機械措施與梭梭造林等生物措施相結合的固身削頂治沙造林技術。
2. 結合民勤沙生植物園的建設,系統地進行了沙旱生植物引種馴化技術研究,不但豐富了我國植物引種馴化的理論,而且經多年的研究與實踐,引種篩選出以梭梭、沙拐棗、花棒、毛條和新疆楊等為代表、適合不同立地類型特點的一大批固沙造林和農田防護林建設樹種。
3. 長期進行沙生植物水分生態生理特徵與沙地水分平衡的研究,建立起以多組非稱量蒸滲儀為基礎的沙地SPAC系統觀測場,提出了主要造林樹種的理論初植密度和理論成林密度以及區域水資源開發利用的策略,為水資源優化利用和區域土地荒漠化綜合防治優化模式的建立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4. 以民勤治沙綜合試驗站為基地,開展 民勤荒漠區氣候、地下水動態、風沙運動規律、植被變化等的長期定位觀測,積累了40多年的觀測資料,研究荒漠區生態演變的規律,特別是探討氣候變化和農業生產活動、治沙造林等人為因素干擾對荒漠生態演變的影響,取得了積極成果,為乾旱區農業經濟的發展、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和土地荒漠化綜合防治提供了重要的理論與實踐依據。
5. 提出了用農業系統方法綜合防治土地荒漠化的理論,它不但發展和完善了我國防治荒漠化的基本理論體系,也使荒漠化防治的具體實踐走上了更切實有效的軌道。
6. 以取得的科研成果為依託,與當地各級政府合作,建立了民勤西沙窩、高台黑河北岸、安西北橋子等6處治沙或荒漠化綜合防治樣板。在這些樣板的示範帶動下,荒漠化防治技術在全省得以大面積推廣,並輻射到了其他省(區)。60年代以來共培訓各類技術人員和農民15萬人次,推廣治沙造林面積5.2萬公頃,治理沙害5.5萬公頃,保護農田46萬公頃。

甘肅省治沙研究所部分榮譽

國家林業局“全國治沙先進單位”、“全國林業科技先進集體”
甘肅省政府“科技興農先進單位” 、“全省綠化先進單位”
甘肅省林業廳“科技工作先進單位”
武威地區“先進綠化單位”
2022年9月,入選2022年甘肅省五一勞動獎狀擬表彰名單。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