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名
- 甘溪鄉
- 行政區類別
- 鄉
- 所屬地區
- 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施秉縣
- 地理位置
- 施秉縣東部
- 面 積
- 106.78 km²
- 下轄地區
- 5個行政村
- 政府駐地
- 甘溪村
- 電話區號
- 0855
- 郵政區碼
- 556205
- 氣候條件
- 亞熱帶季風氣候
- 車牌代碼
- 貴H
- 人 口
- 10947人(截至2019年末户籍人口)
甘溪鄉建置沿革
編輯甘溪鄉舊稱乾溪。
明代時期,為偏橋衞轄地,改設乾溪哨。
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裁哨設塘,改設為乾溪塘。
清乾隆年間(173年—1795年),省衞入縣以後,乾溪即改屬施秉縣。
民國初期,乾溪屬施秉縣東區。
民國二十年(1931年),設為清明鄉,屬第二區公所。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屬鳳儀聯保。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施秉縣完成保甲整編,實施新縣制,聯保制改為鄉鎮建制,改為清明鄉。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施秉縣所轄區域調整為3區,清明鄉歸一區。
1949年11月,改設清明區,該區列為縣內9區、1鄉行政區域之一。
1950年3月,改清明鄉,屬偏橋區。
1953年初,改名甘溪鄉。
1958年9月,甘溪、地壩2鄉的10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合併為紅旗三公社。
1959年1月13日,施秉縣併入黃平縣以後,甘溪鄉為施秉公社下轄的管理區之一。
1961年11月,撤銷原大公社建制,分設為甘溪公社,為城關區所轄的9公社之一。
1962年6月,恢復施秉縣建制初期,撤銷區級建制,甘溪公社為縣屬13個公社之一。
1963年1月,甘溪公社為縣內24公社之一,屬城關區。
1966年2月,甘溪公社為縣內17公社之一。
1970年4月,甘溪公社成為縣內14公社之一。
甘溪鄉行政區劃
編輯甘溪鄉地理環境
編輯甘溪鄉位置境域
甘溪鄉
甘溪鄉地形地貌
甘溪鄉氣候
甘溪鄉水文
甘溪鄉自然災害
甘溪鄉土地資源
甘溪鄉人口
編輯2011年末,甘溪鄉總人口10870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244人,城鎮化率2.2%。總人口中,男性5853人,佔53.85%;女性5017人,佔46.15%;16歲以下2357人,佔21.68%;16—59歲7115人,佔65.46%;60歲以上1398人,佔12.86%。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7264人,佔66.83%;有苗、侗、土家等少數民族,共3606人,佔33.17%。2011年,人口出生率11.65‰,人口死亡率5.26‰,人口自然增長率6.39‰。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101人。
[2]
甘溪鄉經濟
編輯甘溪鄉綜述
甘溪鄉農業
甘溪鄉金融業
甘溪鄉社會事業
編輯甘溪鄉教育事業
2011年末,甘溪鄉有幼兒園1所,在園幼兒114人,專任教師11人;小學6所,在校生745人,專任教師61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235人,專任教師27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96%,小升初升學率94.68%。2011年,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307.4萬元。
[2]
甘溪鄉文體事業
2011年末,甘溪鄉有文化站1個,村文化活動中心5個;各類圖書室6個,藏書10000多冊;音樂、美術、書法、攝影及文學業餘創作隊伍10人。2011年末,完成了全鄉農村1162户地面電視數字轉換安裝,電視綜合覆蓋率達100%。
[2]
甘溪鄉醫療衞生
2011年末,甘溪鄉有各級各類醫療衞生機構2個,其中門診部(所)2個;病牀30張。專業衞生人員15人,其中執業醫師4人,執業助理醫師9人,註冊護士2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2400人次。2011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90%。
[2]
甘溪鄉社會保障
2011年,甘溪鄉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户數3户,人數3人,支出5844.00元,比上年增長35%;城市醫療救助30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01人次,共支出0.505萬元,比上年增長37%。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數1105户,人數1917人,支出147.3萬元,比上年增長45%,月人均64元。國家撫卹、補助各類優撫對象64人,撫卹事業費支出22.8426萬元。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5158人,參保率84%。
[2]
甘溪鄉郵政電信
甘溪鄉交通運輸
編輯甘溪鄉境內有306省道經過。
甘溪鄉歷史文化
編輯- 地名由來
甘溪鄉榮譽稱號
編輯- 參考資料
-
- 1. 農業農村部辦公廳 財政部辦公廳關於公佈2020年農業產業強鎮建設名單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引用日期2020-05-27]
- 2.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編:黃樹賢總主編:丁治學本卷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區大典 貴州省卷 上. 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7.03:1704-1705.
- 3.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20(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21.03: 554.
- 4. 甘溪鄉2020年區劃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引用日期2021-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