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甘泉鎮

(甘肅省天水市麥積區下轄鎮)

鎖定
甘泉鎮,隸屬於甘肅省天水市麥積區,地處麥積區中南部,東鄰麥積鎮,南接秦州區娘娘壩鎮,西與秦州區皂郊鎮接壤,北與馬跑泉鎮毗鄰,區域面積211平方千米,2018年,户籍人口45793人。 [1-2]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設甘泉寺鎮,轄及今麥積鄉西南部。1949年10月,設甘泉區公署於甘泉寺。1956年,歸鳳鄉再併入甘泉鄉。1961年,街子、麥積分出,境內設甘泉、歸鳳2公社,並設區(駐甘泉寺)。1983年,改為甘泉鄉。1998年,撤鄉建鎮。2003年,撤鄉並鎮,原街子的6行政村劃入甘泉鎮。 [2]  截至2019年10月,甘泉鎮下轄24個行政村。 [3] 
2018年,甘泉鎮有工業企業2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4個。 [1] 
中文名
甘泉鎮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甘肅省天水市麥積區
地理位置
麥積區中南部
面    積
211 km²
下轄地區
24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玉蘭村
電話區號
0938
郵政區碼
741023
氣候條件
温帶半濕潤氣候
車牌代碼
甘E
人    口
45793人(2018年户籍人口)

甘泉鎮歷史沿革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設甘泉寺鎮,轄及今麥積鄉西南部。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析置新軍鄉(今麥積),並改名甘泉鎮。
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新軍鄉西部又並甘泉鎮。
1949年10月,設甘泉區公署於甘泉寺,轄今街子鄉、麥積鄉及今麥積區李鄉、徽縣高橋等地,境內設甘泉鎮。
1950年1月,甘泉鎮又分設西枝鄉、歸鳳鄉。
1951年,甘泉鎮改鄉。
甘泉鎮 甘泉鎮
1952年,在原鎮轄區增設甘江鄉和雲陽鄉。
1955年,合併為甘泉鄉和歸鳳鄉。
1956年,歸鳳鄉再併入甘泉鄉。
1958年,甘泉、街子、麥積3鄉合併成麥積山公社(駐甘泉寺)。
1961年,街子、麥積分出,境內設甘泉、歸鳳2公社,並設區(駐甘泉寺)。
1962年,改名甘泉區,轄區街子及麥積鄉。
1983年,改為甘泉鄉。
1998年,撤鄉建鎮。
2003年,撤鄉並鎮,原街子的6行政村劃入甘泉鎮。 [2] 

甘泉鎮行政區劃

2011年末,甘泉鎮轄玉蘭、甘泉、歸鳳、陽灣、包溝、廟溝、謝崖、吳河、雲霧、甘江、屈坪、石溝、廖莊、高莊、西枝、峽門、胡溝、朝陽、窖莊、吳家寺、八槐、毛集、金胡、黃莊24個行政村;下設163個村民小組。 [2] 
截至2019年10月,甘泉鎮下轄24個行政村。 [3]  人民政府駐玉蘭村。 [2] 
甘泉村
峽門村
吳河村
吳家寺村
玉蘭村
石溝村
謝崖村
朝陽村
黃莊村
胡溝村
廟溝村
八槐村
廖莊村
甘江村
包溝村
毛集村
高莊村
雲霧村
陽灣村
金胡村
西枝村
屈坪村
歸鳳山村
窯莊村

甘泉鎮地理環境

甘泉鎮位置境域

甘泉鎮,地處麥積區中南部,東鄰麥積鎮,南接秦州區娘娘壩鎮,西與秦州區皂郊鎮接壤,北與馬跑泉鎮毗鄰,區域面積211平方千米。 [1]  [2] 
甘泉鎮

甘泉鎮地形地貌

甘泉鎮地處渭河以南,南河以西,地勢西高東低,南高北低;地形為狹窄河谷川區和山地,最高點位於龍嘴山,海拔2164米;最低點位於吳家寺河川,海拔1090米。 [2] 

甘泉鎮氣候

甘泉鎮 甘泉鎮
甘泉鎮屬温帶半濕潤氣候,多年平均氣温為10.3℃,1月平均氣温-2.8℃,極端最低氣温-19.2℃ (1965年12月200), 7月平均氣温23.2℃,極端最高氣温37.8℃(1998年7月18日),生長期年平均180天,無霜期179天,最長達220天,最短為146天;年平均日照時數2090小時,0℃以上持續期289天(一般為1月28日~12月8日);年平均降水量515毫米,極端最大雨量800毫米(1961年),極端最小雨量320毫米(1977年),降雨集中在每年7~9月,8月最多。 [2] 

甘泉鎮水文

甘泉鎮境內河道屬黃河流域,流域面積117.6平方千米;主要河道有二級河穎川河、東柯河2條,總長度14.7千米。 [2] 

甘泉鎮自然資源

甘泉鎮境內已探明地下礦藏有西南部的石灰石、鄧家河的銅鑰、董水溝的鉛鋅、金家山的鋅銀礦等,石灰石儲量1000萬立方米,其他3種儲量均為90萬噸。 [2] 

甘泉鎮自然災害

甘泉鎮主要自然災害有冰雹、乾旱、洪澇、低温、霜凍等;雹災2年發生一次,最嚴重的一次雹災發生於1973年5月27日下午,降雹20多分鐘,最大直徑8釐米,涉及轄區41個自然村,3萬多畝即將成熟的小麥絕收,造成直接經濟損失216萬元。 [2] 

甘泉鎮人口

2011年末,甘泉鎮轄區總人口42248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5492人,城鎮化率13%,另有流動人口320人。 [2] 
2017年,甘泉鎮常住人口41025人。 [4] 
2018年,甘泉鎮户籍人口45793人。 [1] 

甘泉鎮經濟

甘泉鎮綜述

甘泉鎮 甘泉鎮
2011年,甘泉鎮財政總收入2300萬元,比上年增長9.8%;從各主要税種看,完成營業税20萬元,企業所得税600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1.2%、36.7%;人均財政收入544元,比上年增長8.8%。
2011年,甘泉鎮各類存款餘額1465萬元,比上年增長10.9%;各項貸款餘額1384萬元,比上年增長8.7%。 [2] 

甘泉鎮農業

甘泉鎮有農業耕地面積8.7萬畝,人均2.1畝,2011年,農業總產值1.3億元,比上年增長9.2%,農業增加值0.8億元,佔國內生產總值的51%;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1.1萬噸,人均262.7千克,其中小麥0.7萬噸,玉米0.4萬噸;經濟作物以蘋果、核桃為主;蘋果產量1.5萬噸,核桃產量0.2萬噸。 [2] 
甘泉鎮 甘泉鎮
甘泉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9800頭,年末存欄8800頭;家禽飼養量3.8萬隻,產蛋20萬公斤;畜牧業總產值為910萬元,佔農業總產值的7.2%。 [2] 
截至2011年末,甘泉鎮累計造林1.8萬畝,林木覆蓋率28%;2011年,水果種植面積2.7萬畝,產量2.9萬噸,主要品種有蘋果、梨、葡萄、杏等。
2011年末,甘泉鎮有小型農業機械890台;特色農業產品有蘋果、核桃、櫻桃等;農民人均純收入2780元。 [2] 

甘泉鎮工業

甘泉鎮工業以建材生產為主,有磚廠5家,手工業土瓦作坊12家;2011年,實現工業總產值8560萬元,增加值3800萬元,佔國內生產總值的35%。 [2] 
2018年,甘泉鎮有工業企業21個。 [1] 

甘泉鎮商業

2011年末,甘泉鎮有商業網點350個,擁有職工600人;2011年,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2300萬元,比上年增長9%;集貿市場成交額900萬元。 [2] 
2018年,甘泉鎮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4個。 [1] 

甘泉鎮社會事業

甘泉鎮文體事業

2011年末,甘泉鎮有文化站1個,村文化中心24個,圖書室24個,各類圖書8000冊,有美術、書法創作者18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處,文物保護點3處。
2011年末,甘泉鎮有中小學體育場20個;15個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佔常住人口的16%。
2011年末,甘肅、陝西等60個電視頻道在本地落户,有線電視用户2700户,“村村通”和“户户通”電視用户6027户,電視綜合覆蓋率100%。 [2] 

甘泉鎮教育事業

2011年末,甘泉鎮有幼兒園5所,在園幼兒1005人,專任教師18人;小學21所,在校學生3850人,專任教師238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799人,專任教師52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2011年,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231.2萬元,比上年增長19.9%。 [2] 

甘泉鎮醫療衞生

2011年末,甘泉鎮有各級各類醫療機構37個,其中衞生院1所,衞生所38個,診所48個;病牀65張,專業衞生人員96人,其中執業醫師18人,註冊護士4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2.3萬人次。
2011年,甘泉鎮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為492/10萬,農村安全飲水普及率98%,農村衞生廁所普及率為10%,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3.7萬人,參合率98%。 [2] 

甘泉鎮社會保障

甘泉鎮 甘泉鎮
2011年,甘泉鎮有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數961户,人數2830人,支出254.7萬元,比上年增長8.4%;農村五保分散供養132人,支出32萬元,比上年增長21.2%; 農村醫療救助234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3450人次,共支出11萬元,國家撫卹、補助各類優撫對象59人,撫卹事業費支出28.3萬元。 [2] 

甘泉鎮郵政電信

2011年末,甘泉鎮有郵政網點3個,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24.5千米,投遞點18個,鄉村通郵率100%;有固定電話用户7102户,移動電話用户1.6萬户,全年電信業務收入1200萬元。 [2] 

甘泉鎮交通

甘泉鎮境內有寶天高速公路和麥賈公路貫穿全境;有縣鄉(鎮)級公路8條,總長21千米。
2011年末,甘泉鎮鎮區道路總長度21.1千米;橋樑5座,總長度0.3千米;鎮區開通公交線路4條,年客運量22.5萬人次。 [2] 
參考資料
  • 1.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19(鄉鎮卷 )[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20.05:第632頁.
  • 2.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編;李立國總主編;田寶忠,肖慶平本卷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區大典·甘肅省卷[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6年07月:398-399.
  • 3.    2019年甘泉鎮行政區劃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引用日期2020-11-06]
  • 4.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18(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9.05:第61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