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甘氏宗祠

鎖定
甘氏宗祠,位於湖北省十堰市竹溪縣中峯鎮甘家嶺村境內,初建於清乾隆年間,後三次修繕,為紀念清康熙年間鄂陝地方中左守備甘繼芳為國捐軀而興建。 [1] 
甘氏宗祠建築保存完好,是鄂西北規模較大的民間宗祠建築,為磚木結構,四合院佈局。建築面積共達2000多平方米,其中官廳約500平方米。牆體由青磚平砌而成,單檐硬山灰瓦頂,前有檐廊。內部結構為前堂後室,均面闊五間,長21.2米,進深分別為6.8米、7.26米。堂內立柱為楠木,下部有石柱礎,地面鋪青石板。有一個天井、三楹廂房客廳,具有較高的歷史和藝術價值。 [1]  [5] 
2013年3月5日,甘氏宗祠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 
中文名
甘氏宗祠
地理位置
湖北省十堰市竹溪縣中峯鎮甘家嶺村境內
所處時代
佔地面積
570多平方米
保護級別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編    號
7-1221-3-519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甘氏宗祠歷史沿革

甘氏宗祠主體建築始建於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擴建於清乾隆五十年(1773年),後三次修繕。
從清初到民國年間,甘氏宗祠不斷得到擴建和修繕。 [3] 
民國三年(1914年),修建東側官廳。
文革期間,甘氏宗祠遭到破壞。 [1] 
2023年,竹溪縣文化和旅遊局啓動甘氏宗祠安防工程。 [4] 

甘氏宗祠建築格局

甘氏宗祠為磚木結構,四合院佈局。建築面積共達2000多平方米,其中官廳約500平方米。牆體由青磚平砌而成,單檐硬山灰瓦頂,前有檐廊。內部結構為前堂後室,均面闊五間,長21.2米,進深分別為6.8米、7.26米。堂內立柱為楠木,下部有石柱礎,地面鋪青石板。有一個天井、三楹廂房客廳。 [1] 
甘氏宗祠前堂正大門門楣上雕飾有十六個小人,兩側有兩個小石獅子。石獅前有石鼓,鼓面雕飾忠孝吉祥的故事。前堂後壁背面繪有壁畫,上書“奉先思孝”四字。文革時壁畫遭到破壞,中上部被鑿空。後堂外有台階,青石板料。前堂後室牆體所用磚塊不同,可能為不同時期修建。後堂後壁正面同樣有壁畫,破壞嚴重,內容不詳。官廳及祠堂各門的正上方均有柱狀裝飾。外牆檐角下亦有壁畫,屋頂、檐角多有動物雕飾。 [1] 
甘氏宗祠

甘氏宗祠文物遺存

  • 匾額
清政府為紀念鄂陝地方中左守備甘繼芳為國捐軀曾賜匾三塊,匾額是“志節抗邁”“慷慨知方”“義堪垂裕”,並准以立祠。 [5] 

甘氏宗祠歷史文化

  • 甘氏家族
與鄂西北諸多姓氏大族一樣,竹溪縣甘家嶺村的甘氏家族,也是移民。《甘氏宗譜》“序”稱:“先祖進朝雲公,在明朝隆慶年間,從江西南康星子縣,遷竹溪中峯寨山腳下,延傳數十代……”竹溪甘氏家族“延傳數十代”、甘宗祠興盛數百年的歷史,正是其第四代子孫甘繼芳,以一闕史詩般的英雄事蹟開啓的。
關於甘繼芳,同治版《竹溪縣誌·善行》篇載:“甘繼芳,字體元。性忠烈慷慨有謀略。明季流賊猖獗,竹溪為秦、楚、蜀之交,屠戮殆盡,餘匿山中,晝夜驚駭。公糾聚遺黎,團練鄉民,賊至合擊,賊去則散歸田間,如是者十餘年。迄清朝定鼎,興鎮(實為興安鎮,今安康)總兵段某,知芳義勇堪任重,以便宜給札為守備,防衞中峯、左溪等處。繼芳受任,竭力守禦,溪人賴焉!” [3] 

甘氏宗祠文物價值

甘氏宗祠其建築保存完好,是鄂西北規模較大的民間宗祠建築,對研究清代宗祠建築、清代早期旌表制度和地域宗法制度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且其建築、彩畫、泥塑、石雕、磚雕、木雕做工精美、內涵豐富,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1]  [5] 

甘氏宗祠保護措施

2013年3月5日,甘氏宗祠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 

甘氏宗祠旅遊信息

  • 地理位置
甘氏宗祠位於湖北省十堰市竹溪縣中峯鎮甘家嶺村境內。
  • 交通指引
竹溪縣人民政府距離甘氏宗祠12.3千米,駕車約20分鐘到達。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