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甘寧青史略

鎖定
《甘寧青史略》由廣文書局分十冊印行,堪稱一部西北百科全書,記載了自伏羲氏以來4000多年間甘寧青三省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宗教、民俗、地理等情況,為研究西北地方史的重要資料
中文名
甘寧青史略
全書卷數
40卷
題    詞
趙爾巽
校    對
趙元貞、李炳
類    型
地方史

目錄

甘寧青史略簡介

《甘寧青史略》記載了自伏羲氏以來4000多年間甘寧青三省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宗教、民俗、地理等情況,為研究西北地方史的重要資料。

甘寧青史略詳細介紹

“慕少堂與《甘寧青史略》”介紹:
1942年9月,著名敦煌學者向達先生為國立中央研究院西北史地考察團成員,來到蘭州,“以友人之介,得謁慕少堂、張鴻汀兩先生。慕、張兩先生為隴右前輩,熟於關隴掌故,慕先生著有《甘寧青史略》四十冊,張先生著有《隴右方誌錄》及《隴右金石錄》,主編《關隴叢書》;並以藏書著稱蘭垣。”(向達《唐代長安與西域文明·西征小記》)。
慕少堂 [1]  (1875年-1948年),名壽祺,字子介,號少堂,甘肅鎮原人。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舉人,做過鹽大使、候補知縣、蘭州地方審判廳刑廳推事、甘肅文高等學堂史學、經學教習。清末奉命赴東南各省考察學務,經張掖舉人王之佐介紹加入同盟會。回蘭州,與同盟會員鄧宗在莊嚴寺開辦閲報社,傳播同盟會刊物《民報》《夏聲》等。辛亥革命後,任甘肅臨時省議會副議長、甘肅民政長署秘書長、甘肅援川軍參謀長等職。後來,淡出政壇,寓居蘭州下東關(今慶陽路東段)求是齋潛心治學。
慕少堂為諸生時,曾為甘肅學政蔡金台所賞識,蔡曾向其同年、維新派翰林宋伯魯讚譽慕少堂:“此涼州高士,寢饋《史》、《漢》,熟讀《文選》,他日著述,必大有可觀。”(宋伯魯《甘寧青史略·序》)蔡金台慧眼識人才,慕少堂則不辜負其師之期望,網羅隴右典冊(典籍),閉門著述,博涉經學、史學、文學等領域,著有《周易簡義》《十三經要略序》《甘寧青史略》《西北道路誌》《敦煌藝文志》《中國小説考》《甘寧青恆言錄》《求是齋叢稿》等20多種著作。
其中的《甘寧青史略》,是慕少堂十歷春秋、三易其稿而成的鉅著。該書分為正編30卷、副編5卷,共40冊,達100多萬字。這是一部編年體的關於西北歷史的名著。它從三皇起,寫到國民軍1929年寧夏建省時止,提綱絜領地記載了4000多年有關甘寧青的政治、軍事、經濟、民族、宗教、文化、教育,乃至地理、地質、氣象、物產、交通、民俗、方言等等。堪稱一部關於甘寧青的百科全書,是治西北史者案頭必備之書。
正編為史體,取法《春秋》,每條以大字居中為綱,小字雙行為目,按年紀事。條目後酌加案語,解釋地名沿革;或加評語,引用古人之説,或用“慕壽祺曰”予以評論;或附錄相關詩文,多為自作,以增加信息量。副編為志體,無論正副編,取材除正史、野史、方誌、筆記等之外,尤注重對於清朝、民國檔案的運用。隨着時間的推移,所用檔案原件,均因孤本,遭遇戰亂而多已不復存在,而正史等卻因不斷印刷而得以流傳下去。因此,《甘寧青史略》保存了許多珍貴的清及民國檔案,茲舉兩例,以見概貌。
其一,所附乾隆時平番知縣牛運震《請保護森林呈稿》,其原文開頭寫道:“查保護山林,蔭泉護雪,資以培地脈而益農功,洵體國經野之至道,亦仁民愛物之良法,自宜遵照奉行,亦何敢稍有異議。”指出森林涵養水源,有益農業,造福民生,保護森林,可臻人與自然和諧。但是,平番縣(今永登縣、天祝縣、紅古區及古浪縣部分地區)“地高風寒,民間日用柴炭是其急務,前因柴炭昂貴”,民生未安。應甘肅巡撫之命,平番縣知縣牛運震經過調查,制定章程,建議在整體保護森林的前提下,根據林區實際情況,“酌情分別開禁”,以利民生,經莊浪道、甘肅布政司逐級審核,最後由甘肅巡撫批准執行。其章程有五:一、平番縣“東路阿壩一帶之昌林山,林木頗屬暢茂。該處地勢高阜,並無河渠,亦鮮泉源,即民間需用之水,率由水窖漬注汲飲。若使林木益密,則積雪愈深,一值春融雪消,不惟資以潤澤土膏,亦可以濟民間挹取之用,況該處薪草煤炭出產頗多,即使封閉山林,亦無妨於爨火,應請永行封禁,未便輕議開採”。二、“北路鎮羌、岔口以西,四台以東等山”曾經戰火焚燒,殘餘小叢灌木。此處傍河靠渠,皆為農田,“亦賴冬雪深厚,而後春水暢流”,灌溉田禾,滋潤灌木。“應酌量封禁,以為儲蓄水利之計”,根據道台決定,“定期開採,餘日概行封禁”。三、“四台以西之金沙溝、先密寺、棋子、桌子等山,均系曠土草地,並無關乎民田。且長林森茂,樹木叢雜,附近居民多以樵牧為業,應聽該居民隨便採伐,燒造柴炭,售賣度日,以為謀生之資”,並供本地生火做飯之用。“惟是外來商民,操縱贏利,僱覓人夫,糾眾入山,解板燒炭,亦不可漫無稽查”,應令商民先赴縣衙領取執照,酌定採伐株數,限定採伐期,以示節制,使山林永續長存。四、魯土司管轄“西山、連城一帶,自旁卜浪峽以至東耳閣隆寺附近,土民田地,兼有引渠轉磨之用,均關水利。再有細溝、柏蹬溝,該處居民汲飲頗艱,亦賴松根淌水為用。應請遵照封禁,定期開採。”五、“茨兒溝、腦幹溝、七個嶺、克岔嶺,以及四台以西之先密寺、棋子、桌子等山,土漢交錯地方,山林茂密,均無關於水利,仍應聽民採取,燒造柴炭,以便利用。”
此章程自制定頒佈後,經歷任知縣遵照執行,“查禁則護林覆雪,既有益於田苗,而分別開採,即百姓日用之需,又不致於缺乏”,達到人與自然和諧,至今為我們存留了連城、獎俊埠等原始森林,牛運震之功不可沒。
牛運震(1706-1758年),字階平,號真谷,山東兗州進士。乾隆十年(1745年)任平番縣知縣,興修水利,革除陋規。捐糧200石,救濟災民,因贈送萬民傘,乾隆十三年被誣罷官。旋主講蘭州蘭山書院,注重講授詩、古文,臨洮詩人吳鎮,蘭州翰林梁濟瀍、詩人江得符、史學家黃建中等為其學生。
其二,光緒三十七年九月開辦甘肅武備學堂條,所附《選驗學生格式》,共列年歲、品格、出身、志趣、學業、身長、胸圍、體重、肺量、手力、目力、五官等12項選拔學生的硬槓槓,類似於後來的政審和體檢,開甘肅新式教育在德智體三方面量化錄取學生的先河,是不可多得的研究甘肅教育史的珍貴資料。
其中,“年歲”在18-25歲,其上限比當今中專生大一些。品格要求“性情端樸,素無過犯”,前者不好考察,當今錄取學生,無此要求。出身“須要保結,除舉、貢、生、監外,確係良家子弟”。也就是要出示科舉人士憑證,所謂“良家子弟”即非優倡皂隸之子弟,此為歧視性規定。學業要求“須國文清通,能作淺近論説”。體重等身體指標的測試計量單位,均採用市制與西制,例如“身長,須五尺以上,此按工部尺計算,合外國平四十五啓羅”。此為撰修《計量標準志》、研究晚清引進西方度量衡的珍貴資料。最後一項是“五官須端正,四肢須靈活,體質須健康,氣宇須軒昂,語言須清楚,喉音須洪亮,耳力須靈捷”,其要求有如當今選拔航空兵的標準。
同時,慕少堂還在《甘寧青史略》中大量採用了金石檔案資料。然而多系斷碑殘碣,慕少堂解釋説:“蓋地方有出土古石刻,愛者視如星鳳,求者日多一日,”當然以官員居多。因此,“吏胥往來,拓工交錯”,老百姓反覆接待,不勝騷擾之苦,但不敢公然毀壞。倘“遇有匪亂,遂焚以積薪,復沃以水,使全碑剝落殊盡,或分為數塊,片段不全。官吏追詢,則禍嫁於匪”。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