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甘坊村

鎖定
甘坊村轄於江西省南豐縣白舍鎮,分上甘、下甘兩個自然村,距白舍鎮約17.5公里。早年村中有三座甘氏祠堂,現都倒塌。從周邊眾多的廟宇看來,甘坊是一個較有宗教氣氛的村落,村民大多信仰儺神、佛教。除儺神廟,村外還有其他小廟如福主殿、關帝殿、財神殿,以及社公社母、霜降老爺、落雪老爺等小型祭壇。在村東約3裏處有一座甘真人祠,塑像不存,傳説甘坊始祖曾在此煉丹得道,羽化登仙,族譜中亦有此人事蹟。甘坊儺儀式中雜糅大量道教因素,或許與此傳統有關。
中文名
甘坊村
所屬地區
江西省南豐縣
地理位置
距白舍鎮約17.5公里
下轄地區
白舍鎮
甘坊村轄於江西省南豐縣白舍鎮,分上甘、下甘兩個自然村,距白舍鎮約17.5公里。早年村中有三座甘氏祠堂,現都倒塌。從周邊眾多的廟宇看來,甘坊是一個較有宗教氣氛的村落,村民大多信仰儺神、佛教。除儺神廟,村外還有其他小廟如福主殿、關帝殿、財神殿,以及社公社母、霜降老爺、落雪老爺等小型祭壇。在村東約3裏處有一座甘真人祠,塑像不存,傳説甘坊始祖曾在此煉丹得道,羽化登仙,族譜中亦有此人事蹟。甘坊儺儀式中雜糅大量道教因素,或許與此傳統有關。
甘坊村儺神廟約在村子正中,建成年代不可考,從使用月梁來看,推測屬於清代建築。較有特點的是其屋頂為重檐歇山式,並在殿內正中做有藻井。村人尊稱儺神為“儺神老爺”,白麪方臉,面露微笑,端坐於神台。儺神頭戴官帽,身穿金甲,外罩紅袍,一幅武將打扮,左手握腰間玉帶,右手捧一金色物,村人解釋為仙桃。左右侍立千里眼、順風耳,前下方有四排神壇放置面具,上方懸“昭靈聖教”匾額。神台左側立“歷代啓教演儺先師之位”牌位,右側為土地神像。儺神廟每天有人上香、點燈,修繕等事宜則由村委會負責。
殿內左側有一間廚房,供正月十八儺班等人吃飯使用。正對儺神廟有一座戲台,屋頂有藻井,形式與廟內相同,大約也建於清代。戲台與儺神廟之前搭有簡易長棚,軸線偏離儺神廟大門,為便於觀眾看戲而後添。“正印”解釋,村裏有傳説儺神老爺愛看戲,每年六月廿四是他回家的日子,要做戲給他看、讓他高興。解放前往往連唱十多天,越劇、採茶戲、京劇都可以。開演前在儺神廟敬香、放爆竹。
甘坊的祭祀組織與石郵不同,它沒有頭人制,儺班兼有組織和表演的雙重性質——這也是南豐農村跳儺組織的普遍形式。儺班老大稱為“正印”,老二稱為“副印”,他們是主要的管理者和負責人,由儺班成員推選。正印必須是甘姓,副印可以是雜姓。按老規矩,儺班應有24人,但現在的年輕人不喜歡玩儺,只有16人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