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甕牆

(鹿港傳統民宅常見的牆上裝飾)

鎖定
甕牆鹿港傳統民宅常見的牆上裝飾,位於中山路和興派出所旁的巷弄中,有着以120個酒甕堆砌而成的甕牆,為現存最完整的甕牆。
中文名
甕牆
領    域
建築

目錄

甕牆簡介

甕牆鹿港傳統民宅常見的牆上裝飾,位於中山路和興派出所旁的巷弄中,有着以120個酒甕堆砌而成的甕牆,為現存最完整的甕牆。 [1] 

甕牆起源

關於甕牆有兩個説法,早期富裕的鹿港,因為商業發達與大陸往來頻繁,每當船隻回程時,會使用夏木、磚石和紹興酒甕來壓艙,以求平穩。二則是古代家庭中若有新生兒,會將紹興酒埋入地底,若是兒子,長大後高中及第,便以紹興宴客,稱之為“狀元紅”; 若是女兒,則稱為“女兒紅”,將之作為陪嫁的物品之一。
早期建築所師,將空紹興酒甕應用作圍牆裝飾,發揮材料特性美觀有趣,是一種上乘創意。另有一説為鹿港酒甕多到足以堆砌成牆,正反映出當時此處居民的富足。 [1] 

甕牆鹿港鎮

鹿港鎮(台羅:Lo̍k-káng-Tìn)位於台灣彰化縣彰化平原西北邊鹿港溪口北岸,全境高度均在海拔十米以下,西靠台灣海峽,東以洋仔厝溪支流及安東二排水與秀水鄉相鄰、南以鹿港溪與福興鄉相鄰、北以番雅溝與線西鄉和美鎮相鄰,面積達71.802平方公里,全區可分為沖積平原、海濱低地、及潮埔地﹝海埔新生地﹞三個部分。人口8.6萬多人,於彰化縣各行政區名列第四。
鹿港是荷蘭及清治時期中台灣最重要對外經商港口,過往曾因商業的發展而繁榮。由於發展歷史甚早,市區內留有不少古蹟,形成重要觀光資源。地方特產方面,則以蝦猴、地方傳統小吃、傳統糕點、傳統工藝最為人所知。
縱貫鐵路港口淤積,讓鹿港發展停滯,因此保留了眾多習俗文化文物古蹟,而在地鹿港人也深以此為榮,儘量保持古文物、習俗並與之和睦相處,因此廟會活動頻率與規模為台灣最重要。
1978年起每年舉辦“鹿港慶端陽”活動,其中龍舟賽為活動高潮,龍舟賽事於福鹿河濱公園(福鹿溪)舉行,於老三台時期每年無法親臨現場者皆可透過無線電視台現場實況轉播賽事並介紹相關活動與介紹鹿港文化,2015年由華視轉播,2016年由年代MUCH轉播;至2017年止已連續舉辦40年。
2013年起每年大多於農曆7月至中秋節前擇日舉辦台灣國際競技龍舟錦標賽;時至2017年已連續舉辦5年,2016年更是首次在夜晚舉行台灣國際競技龍舟錦標賽。 [1] 
參考資料
  • 1.    "Lugang unveiled as host of 2012 Taiwan Lantern Festival". Taiwan Today. 22 February 2011. Retrieved 22 February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