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甄永蘇

鎖定
甄永蘇,1931年11月10日出生於廣東台山公益埠,籍貫廣東開平,漢族,中共黨員,微生物藥與生物技術藥物學家,腫瘤藥理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醫學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醫學科學院醫藥生物技術研究所研究員、教授、博士生導師。 [2]  [6-7]  [11] 
甄永蘇於1949年—1954年就讀於中山醫學院,畢業後獲得醫學學士學位;1954年—1962年先後任職於北京中央衞生研究院、中國醫學科學院抗菌素研究所;1962年—1978年任中國醫學科學院抗菌素研究所/藥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員;1978年—1985年任中國醫學科學院抗菌素研究所腫瘤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員;1979年10月赴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藥理與實驗治療學系作訪問學者 [11]  ;1981年—1982年在美國印第安納大學醫學院作訪問學者 [2]  ;1985年任中國醫學科學院醫藥生物技術研究所腫瘤研究室主任、研究員;1986年任中國醫學科學院中國協和醫科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3]  [27]  ;1997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2019年當選為中國醫學科學院學部委員。 [7] 
甄永蘇主要從事微生物來源的藥物研究。 [8] 
中文名
甄永蘇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廣東台山
出生日期
1931年11月10日
畢業院校
中山醫學院
職    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
《抗體工程藥物》
《抗腫瘤藥物研究與開發》
主要成就
1997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2019年當選為中國醫學科學院學部委員
籍    貫
廣東開平
政治面貌
中共黨員

甄永蘇人物經歷

1931年11月10日, 甄永蘇出生於廣東台山。
1943年,入讀於台山縣風采中學。
1945年,入讀於恩平縣立中學。
1946年—1949年,就讀於廣東省立越華中學。
1949年—1954年,就讀於中山醫學院,畢業後獲得醫學學士學位。
1954年—1962年,先後任職於北京中央衞生研究院、中國醫學科學院抗菌素研究所。
1962年—1978年,任中國醫學科學院抗菌素研究所/藥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1978年—1985年,任中國醫學科學院抗菌素研究所腫瘤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員。
1979年10月,赴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藥理與實驗治療學系作訪問學者。 [11] 
1981年—1982年,在美國印第安納大學醫學院作訪問學者。 [2] 
1985年,任中國醫學科學院醫藥生物技術研究所腫瘤研究室主任、研究員。
1986年,任中國醫學科學院中國協和醫科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3]  [27] 
1997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2019年,當選為中國醫學科學院學部委員。 [7] 

甄永蘇主要成就

甄永蘇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甄永蘇從事抗腫瘤抗生素研究與開發(爭光黴素、光輝黴素、平陽黴素、博安黴素、力達黴素等);據2023年3月中國醫學科學院網站顯示,其主持研製的平陽黴素已在臨牀應用30餘年,用於治療頭頸部鱗癌等。平陽黴素被收錄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並被列為國家基本藥物;博安黴素為臨牀治療腫瘤藥物。從事抗腫瘤藥物篩選方法研究,創建“精原細胞法”並應用於藥物篩選,發現新型抗癌抗生素C-1027(力達黴素);建立以“核苷轉運”作為靶點的篩選方法,尋找和研製新型抗腫瘤生化調節藥物。從事抗腫瘤抗體靶向藥物藥物研究,探討抗體偶聯藥物以及配體偶聯藥物的高效化、多靶化和分子小型化。 [7] 
據2023年3月何梁何利基金網站顯示,甄永蘇已主持篩選了近10萬個微生物菌株樣品,找到抗腫瘤抗生素30餘種,對以下6種進行了研究開發。①爭光黴素:其領導的研究組從中國土壤中找到了該抗生素的產生菌並確定其產物的抗腫瘤效果,與生產單位合作於1970年研製成功國產的博萊黴素(爭光黴素),於1971年通過鑑定投產;②平陽黴素:是中國國內外首次開發,平陽黴素是單一組分A5。於1978年通過鑑定投產,收載於中國藥典並被選為國家基本藥物;③光輝黴素:從中國土壤微生物中找到的抗腫瘤物質,於1971年通過鑑定投產;④博安黴素:對裸鼠異種移植的人體癌瘤有療效。作為國家一類新藥,臨牀研究確定對頭頸部鱗癌、淋巴瘤等有較好療效;⑤力達黴素(抗癌抗生素C1027):是利用自行創建的“精原細胞法” 進行大量篩選所發現的新型烯二炔化合物;⑥雲南黴素:採取新的篩選路線與方法,發現了新結構的抗腫瘤抗生素雲南黴素。 [6] 
甄永蘇根據腫瘤細胞核苷酸合成過程的特點和化療中存在的問題,他提出以“核苷轉運”作為腫瘤化療靶點,利用核苷轉運抑制劑增強抗癌藥物療效的新策略。首次證明核苷轉運抑制劑潘生丁可增強抗代謝藥的抗腫瘤作用,指出抗代謝藥與核苷轉運抑帝曠劑聯合使用的重要性;研究發現腫瘤細胞對潘生丁的敏感性與細胞生長期密切相關,兩性黴素B可使不敏感細胞恢復敏感性;提出了以“核苷轉運”為靶點,研製新型藥物。建立了檢測方法,篩選了大量天然來源的樣品,發現綠茶多酚、丹酚酸A、大黃素以及黴菌產生的C3368一A、C3368一B等有抑制核苷轉運活性,可增強藥物的抗腫瘤作用並可逆轉腫瘤細胞的多藥抗藥性。 [6] 
  • 學術論著
據2023年3月中國醫學科學院網站顯示,甄永蘇已發表論文300餘篇。主編或共同主編有關抗體工程藥物與抗腫瘤藥物研究開發的專著5部 [7] 
出版時間
專著名稱
出版社
2002年
2004年
化學工業出版社
2017年
《糖類藥物研究與應用(精)/生物藥物研究與應用叢書》 [3] 
  • 發明專利
據2023年3月中國醫學科學院網站顯示,甄永蘇已獲得發明專利授權20餘項。
  • 學術交流
時間
學術活動名稱
舉辦地
1958年
國際抗腫瘤抗生素學術會議 [29] 
2006年
第一屆抗體靶向藥物研討會 [11] 
2007年6月
2007醫學前沿論壇暨第十屆全國腫瘤藥理與化療學術會議 [22] 
2008年12月
2008年醫學前沿論壇暨第二屆抗腫瘤靶向藥物研究與應用研討會 [23] 
深圳
2009年4月
2009醫學前沿論壇暨第十一屆全國腫瘤藥理與化療學術會議 [24] 
2010年10月
2010醫學科學前沿暨第三屆分子靶向藥物研究與應用研討會 [21] 
2011年4月
2011醫學前沿論壇暨第十二屆全國腫瘤藥理與化療學術會議 [20] 
2011年10月
2011醫學科學前沿暨第四屆分子靶向藥物研究與應用研討會 [18] 
2011年11月
2011年醫學科學前沿論壇暨第三屆國際藥物警戒與藥物安全學術會議 [19] 
2012年7月
2012醫學科學前沿暨第二屆個體化治療與抗腫瘤藥物研究新趨向研討會 [17] 
深圳
2012年11月
第三屆中國工程前沿青年研討會 [16] 
2012年12月
2012醫學科學前沿論壇暨第五屆分子靶向藥物與細胞治療研究和應用研討會 [15] 
2013年4月
茶葉保健功能評估和茶市場發展戰略諮詢項目研討會 [14] 
2013年5月
2013醫學前沿論壇暨第十三屆全國腫瘤藥理與化療學術會議 [13] 
2013年11月
2013醫學科學前沿暨第六屆分子靶向藥物與腫瘤免疫學研究及應用研討會 [12] 
2015年10月
第七屆中國醫藥生物技術論壇 [1] 
2016年11月
2016醫學科學前沿暨第四屆個體化治療與抗腫瘤藥物研究新趨向研討會 [10] 
廣州
  • 科研獎勵
時間
獲獎項目
獎勵名稱
1978年
爭光黴素
全國科學大會獎成果獎 [3]  [6] 
1982年
平陽黴素
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 [3]  [6] 
1995年

國家教委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3] 
1997年

國家教委科學技術獎二等獎 [3] 

甄永蘇人才培養

  • 勉勵學生
甄永蘇勉勵學生要力求做到三個“I”:Industrious、Informed、Innovative,即勤奮、博學、創新。他希望學生在科學實驗中,保證試驗結果的可靠性和真實性,能夠做到不厭其煩,以確保結果的有效性。對科研報告抱着嚴謹務實和精益求精的態度,主張提升表達能力,精準表達信息,寫好科研報告。要求學生嚴守科研道德,告誡學生杜絕虛假、拒絕剽竊,防止學生們在科研道路上犯錯誤、走彎路。 [29] 
  • 指導學生
據2023年3月中國醫學科學院網站顯示,甄永蘇已指導培養博士生69人,碩士生17人。 [7] 
  • 學術講座
時間
講座名稱
合作院校
2019年10月
“食管癌治療藥物研究進展”學術報告 [28] 
2019年11月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專題講座 [5] 

甄永蘇榮譽表彰

時間
榮譽表彰
授予單位
1986年
1988年
“教書育人、服務育人”先進個人 [27] 
中國協和醫科大學
1993年
“教書育人、服務育人”先進個人 [27] 
中國協和醫科大學
1997年
1997年
北京市先進教師 [27] 

2001年
2008年
北京協和醫學院教學名師 [28] 
2019年

甄永蘇社會任職

時間
擔任職務
1988年—1993年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北京市第七屆委員會委員 [27] 
1993年—1998年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北京市第八屆委員會委員 [27] 
2003年
江門市人民政府科技顧問 [31] 

國家新藥研究與開發專家委員會委員 [26] 

衞生部生物技術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 [26] 


中國抗癌協會抗癌藥物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26] 

中國藥理學會腫瘤藥理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26] 

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協會單克隆抗體(抗體工程)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26] 

《中華醫學百科全書(藥學類)》主編 [26] 

中華醫學會理事 [28] 

中國醫學科學院學報》副主編 [28] 

中國醫學科學雜誌(英文版)》副主編 [28] 

中國藥學雜誌》副主編 [28] 

中國抗生素雜誌》編委會榮譽主任委員 [28] 

甄永蘇個人生活

  • 家世背景
甄永蘇的父親甄兆仁是在新昌和公益兩地開業的牙科醫生。因醫術高超,樂善好施,在故鄉聲名遠播。母親餘瑞英善良淳樸,勤儉持家。他的父母重視教育,節衣縮食供孩子讀書,三兒三女都接受了高中以上教育。 [11] 
  • 婚姻家庭
1955年,甄永蘇與陳妙蘭結婚,陳妙蘭是腫瘤病理學家,曾任中國醫學科學院副院長、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副校長、衞生部腫瘤防治研究領導組常務副組長等。 [2] 

甄永蘇人物評價

“甄永蘇是中國抗腫瘤抗生素研究工作的奠基人之一,在抗腫瘤抗生素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作為中國培養的第一屆大學生,六十餘年來,您懷着對科學探索的求知願望,以科學嚴謹的治學態度,努力發掘出一個又一個來源於大自然的寶藏;您懷着對國家和人民的強烈責任感,以非凡的毅力與恆心,在抗腫瘤藥物研發領域不懈求索。”中國工程院評) [9] 
“一個有大成就的人,總是和他寬廣的胸懷、坦蕩的氣度形影相隨的,這也是人們常説的做事先做人。甄院士(甄永蘇)在踐行‘勤奮、敬業’的同時,也一直努力修煉着座右銘中的‘樂羣’。正因為他具有深厚的素養與高尚的品格,使他事業的成功順理成章,自然天成!”(中國醫學科學院醫藥生物技術研究所原副所長、研究員蔡年生評) [11] 
“甄永蘇堅守在抗腫瘤藥物研究和人才培養一線68載,不懈求索、潛心耕耘,碩果累累、貢獻卓著,是真正具有大愛大德大情懷的當代科學家精神的傑出代表。”中國醫學科學院評) [25] 
“甄永蘇熱愛科學,工作勤奮,積極進取,治學嚴謹,真誠團結,為發展中國醫藥科技事業默默奉獻。”何梁何利基金評) [6] 
“甄永蘇是中國抗腫瘤抗生素研究的先行者,也是中國單克隆抗體靶向藥物研究的中堅力量。疾風知勁草,智者必懷仁。生命的起始宛若山間潺潺小溪,不免經歷風浪亂石、急流險阻,只有像甄永蘇這樣真正勇敢堅定、胸懷大愛的靈魂才能在這崎嶇不斷的旅程中,堅守着對造福腫瘤患者和推進中國醫學科技發展的初心,以堅忍不拔的精神探尋追索科學真理,由涓涓細流成長為不斷向前流淌的江河,匯入醫學科技發展和人民健康事業的汪洋大海,奏響了科技報國的華麗樂章。”(《北京教育》評) [29] 
“甄水蘇熱愛科學,勤奮學刊,努力工作,積極進取,事業心強;治學嚴謹,認真踏實;謙虛謹慎,誠懇待人。”(《科技之光:記傑出科技作家》評) [30] 

甄永蘇人物影響

  • 設立基金
2019年,甄永蘇在母校越華中學八十週年校慶上捐資20萬元成立“越華中學甄永蘇院士獎教獎學基金”,以鼓勵師生勤教勤學。 [4] 
  • 豎立雕像
在廣東江門,有一條以兩院院士命名的道路:院士路。道路兩旁設立了數十位五邑籍院士的藝術雕像,其中就包括甄永蘇雕像。 [32]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