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瓦子街

(福建上杭縣景區)

鎖定
瓦子街,位於今福建上杭縣,是海內外相當一部分客家人(例如:韶關一帶客家人,以及粵西、桂東南一帶自稱涯話人的客家羣體)族譜上記載的祖籍地。上杭是客家民系成長的搖籃,在客家民系播遷發展中,是繼客家民系寧化石壁之後的另一個“祖居地”。2011年,沉睡於歷史中的“瓦子街”重現上杭,為世界客家鄉親提供了一個尋根謁祖、旅遊觀光的嶄新平台。
中文名
瓦子街
地理位置
福建上杭縣景區
歷史地位
海內外部分客家人主基調
周邊景點
牌坊、石碑等

瓦子街瓦子街由來

瓦子街街道

瓦子街街面 瓦子街街面
《上杭縣誌》和《上杭縣地名錄》等文獻並無“瓦子街”的記載,但由於瓦子街是客家民系祖居地,“瓦子街”具體位置一直飽受觀注。經探討,專家學者們提出:據民間口頭傳説,在縣城有嶺子頭上(今泰陽廣場南側)、雷坪裏、居仁巷與杭中路之間、崗背街(今人民路中段)、今人民路北段以上至和平路一帶和解放路東段等近10處,有過去曾稱為瓦子街(巷、坪)的地段。
當地自古以來有句話:“未有上杭城,先有郭坊村”。郭坊村在新街(後改岡背街,現為人民路)以南,與舊縣衙遙遙相對。縣衙附近的北門街曾經是繁華的商業街,百姓緊靠北門街和新街而居。百姓築房,需要磚瓦,就近挖窯取土燒製。據説,當時分佈縣衙周圍就有13座磚瓦窯。然而,“斷磚可用,碎瓦棄之”。隨着出窯的磚瓦增多,碎瓦也越積越多。從此,人們在這廢瓦墟上天長日久地踩着,便成了瓦子坪。從中原遷徙而來的客家人,就在瓦子坪定居了,蓋起了民房,形成了“瓦子巷”、“瓦子街”,成千上萬客家人就住在這裏。
上杭舊照片:鄒氏家廟 上杭舊照片:鄒氏家廟
隨着客家人在“瓦子街”安家落户後,縣衙搬遷到主街(即大街,現解放路)去了,而且成為上杭最繁華的商業街。包括瓦子街在內的崗背街周圍的居民,也逐步向大街周圍發展。他們把瓦子街舊房作為香火房,有的改擴建為宗祠,供本姓設靈祭祖。據調查,這裏現有温家祠、李家祠、周家祠、張家祠、丁家祠、王家祠、唐家祠、雷家祠、廖家祠、藍家祠、鄒氏家廟等20多個姓氏的祠堂。許多客家後裔從這裏出發,到兩廣、兩湖、江西、四川、台灣等地,甚至海外謀生,據説人數發展到千萬之眾之多。就這樣,上杭成了客家民系的一個搖籃,從南宋開始向粵東、閩南等地播遷,是繼客家民系寧化石壁之後的另一個“祖居地”。
“瓦子街”這個名字,在多少從上杭外遷姓氏的子孫後代中傳承,他們甚至不知上杭,卻記住了“瓦子街”。於是,這個名字讓外遷的客家姓氏後裔一直記在心中。如今,循着這個名字,他們不遠千里萬里來到上杭,尋找自己祖先的足跡,緬懷着祖先開疆拓土的業績。 [1] 

瓦子街地方

上杭舊照片:街道景觀 上杭舊照片:街道景觀 [2]
上杭於公元994年(北宋淳化五年)置縣,是汀州府較早置縣的縣份之一。境內山川秀美、肥田沃土,江河縱橫、灌溉便利,雨量充沛、氣候宜人。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利於農耕經濟,適於客家先民休養生息;汀江和它的主要支流舊縣河、黃潭河縱貫全境便於發展航運,宜於客家民系播遷發展。在唐末和宋代是客家先民夢寐以求的風水寶地。
從客家族譜中瞭解到,在唐末至兩宋的幾百年間有幾十個姓氏先後開基上杭。客家先民帶來了中原先進的農耕技術和先進的中華文化。憑藉他們勤勞的雙手,自力更生,開山造田,興修水利,建設家園,開發上杭的山區資源,促進經濟發展。“邑之金山,康定(公元1040年)間產金,至皇祐時(公元1049~1053年),中書備對貢金之數一百六十七兩”,至明清時“煙紙兩項為出產大宗,舊時歲入總百數十萬”。人口也遂年增加。宋元兩朝上杭無人口記載,但汀州府的人口數可以為我們作個參考指標:汀州府在公元1085年(北宋神宗元豐八年),有81456户,公元1253~1258年(南宋寶祐年間)增至223432户534890人,在170年間户數增加了2.7倍。文化教育事業也得到很大的發展。宋朝建縣時就設有儒學公署,官府派遣教諭、訓導教育學生,民間捐送和官府劃撥學租田地,用收取的地租扶助貧困學生和獎掖優秀學生;社會也興學校創文會大力發展教育事業。民間著書立説、吟詩作畫、山歌傳唱、龍燈木偶成風,客家文化日趨繁榮。《汀州府志》説上杭:“衣冠文物,頗類大邦;禮樂詩書,實多濟美”。

瓦子街街道結構

瓦子街全長420米、寬36米,集文化、旅遊、休閒、娛樂、購物等多種功能於一體。街區文物資源豐富,不僅有流芳牌坊、紅四軍八大會址太忠廟、王陽明《時雨記》碑,還有福建省保存最完好、迄今787年曆史的文廟和丘逢甲師範傳習所、紫陽書院、丁狀元舊居等古建築。 [3] 

瓦子街街內景點

瓦子街流芳牌坊

瓦子街景點:流芳牌坊 瓦子街景點:流芳牌坊
流芳牌坊立在瓦子街的中央。牌樓高8.46米,寬7.35米,設有3個門,謂之中門、左側門、右側門。它建於公元1514年(明正德九年),採用樑柱式結構,選取堅固耐用的青崗石材,利用當時滸的斗拱結構形式精雕榫鉚相接而成。單檐雙披,分上、中、下三層。上層脊部雄獅座對,守望藍天,披間四條活潑生動的鯉魚高翹尾部匯聚而來,寓鯉魚跳過龍門;中層和下層脊部,雙龍吐珠,寓皇恩浩蕩;披間檐角高翹,如彎弓觸月;下層橫樑南北雙面各精雕龍馬龍鳳,寓龍購呈樣、馬到成功,其圖案晰晰如生,雕鑿技藝非凡。上層正方兩面分別豎刻“恩榮”“流芳”四字,中層橫披刻“南京户部貴州清史司郎中吳湘”字樣。
流芳牌坊是當年明王朝明武宗皇帝時,為了表彰明誥贈奉議大夫、南京户部郎中吳谷用及其子南京户部貴州清吏司郎中吳湘在科第功名上的建樹,由時任地方官員建立,以昭示朝廷的恩榮。 [1] 
這座牌坊雖歷經近五百年的歲月,仍基本保持當年的面貌,可以稱作上杭“古建築奇葩”。站在流芳牌坊前,遊客欣賞流芳牌坊時,會產生屬於自己的聯想。

瓦子街時雨記碑

瓦子街景點:《時雨記》碑 瓦子街景點:《時雨記》碑
在流芳之後,是《時雨記》碑。《時雨記》碑,是公元1558年(明嘉靖三十七年),上杭建文成公祠時,立於祠內的一方石碑。碑文由王守仁手書。立《時雨記》碑是紀念明代著名的哲學家、教育家王陽明。
1517年(明正德十二年)王陽明奉命駐紮在上杭縣城以便平定漳寇之亂。他進駐上杭之後,辦了二件深得民心的實事:第一件,是建浮橋。他看到百姓過往汀江極不方便,於是選擇了南門的一個渡口下方(現陽明門附近)建起一座浮橋,史稱陽明橋。第二件,是為百姓祈雨。這年三月當地恰逢大旱,他替老百姓祈雨。果然,“雨日夜,民以為未足,逮四月戊午班師,雨,明日又雨,明日又大雨,民乃出田。”喜雨之後,他應鄉紳之請,欣然將行台內“清風亭”改為“時雨堂”,並作《時雨記》。當他登上城南之樓,看到百姓忙着春耕,田野是一派繁忙的春耕圖後,心情大悦即賦詩《上杭喜雨》三首。其中一首寫道:“山田久旱俄逢雨,野老歡騰且縱歌。莫謂可塘終擬險,地形原不勝人和。”從詩中,遊客可以想像出當時他興奮與激動的程度。
王陽明雖然在上杭駐紮時間很短,大約才三個月,給上杭百姓卻留下的“仁政”影響卻是長久的。“政聲人去後”,王陽明的名字在上杭瓦子街長久地留了下來。2009年3月,由廈門大學民間歷史文獻研究中心主辦、上杭縣政府承辦了《王陽明與上杭》的學術研討會,馬來西亞歐亞大學副校長王琛發、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員陳進國等專家學者出席了研討會。王陽明為民辦實事的品行在上杭得到了推崇與發揚光大。 [1] 

瓦子街其他景點

瓦子街景點:太忠廟 瓦子街景點:太忠廟
漫步瓦子街,還可以遊太忠廟、孔廟、客家族譜博物館等景點。遊客可從瀏覽這些景點中,得到屬於自己的體會。
太忠廟,又稱大忠廟(客家話中“大”和“太”諧音),是為祭祀唐朝開元年間進士張巡而建的。張巡(公元708年-757年)唐代河南南陽鄧州人,是“安史之亂”時期著名的英雄。張巡祖籍蒲州河東(今山西芮城),出生於河南南陽鄧州。安史之亂時,張巡誓死守衞睢陽(今河南商丘睢陽區),屢次擊敗叛軍,後終因寡不敵眾,戰死於睢陽。安史之亂後,唐肅宗下詔褒贈其為揚州大都督,詔封為鄧國公。因他曾被詔封為御史中丞,故史稱“張中丞”。後人為紀念張巡,在各地為他建立祠廟。上杭太忠廟,也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建立的。
孔廟坐落在汀江河畔的縣城東門學坪,故稱學宮、儒學,又稱文廟,始建於公元1223年(宋嘉定十六年),迄今已有七百八十多年的歷史。整座孔廟端莊雄偉,巍然壯觀,佈局嚴謹,氣勢宏大。廟宇高閣飛檐,殿堂金碧輝煌,其建築與雕塑技藝極為高超,有“古建堪稱‘世孤例’,宮體殿式臻造極”之讚譽。上杭孔廟系福建現存的歷史較悠久,保存尚完整的古建孔廟之一。2001年1月公佈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由此可見,孔廟的價值得到了重視。
客家族譜博物館是上杭政府投資1.2億元人民幣興建的。該館融合了客家族譜、建築、生產生活風俗習性、客家繁衍生息及考古等元素,是具有豐富客家文化內涵的客家族譜收藏中心。遊客可從中瞭解與客家人遷徙相關的各種信息。 [4] 

瓦子街文物保護

2021年4月,入選福建省持續安排資金支持的歷史文化街區名單 [5] 
參考資料